楼主: 紫月儿

[初中音乐教学] [推荐]音乐趣话

103
回复
1064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5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gywypzzl在2005-11-5 8:22:00的发言:
谢谢紫月儿!丁丁音乐驿站将全文转载!
不用谢!资源共享!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琴先生韩畕

清初的韩畕,字石耕,宛平(今北京大兴)人。生于北方,但从小就随父亲辗转于吴越之间。他善于诗文,很有点才气,以善弹古琴而闻名江左。

他最擅长弹奏的琴曲是《霹雳引》,有人形容他弹奏这首曲子时“直使山云怒飞,海水起立。”气势之磅薄可想而知。而这往往不是演奏家的技巧高,而是他的才华和胸襟的表达。最有趣的一点是,他弹奏的《霹雳引》是没有节拍的,大约他把此曲的节拍溶化在乐曲的感情表达之中,而达到了随着艺术表现的需要而随心所欲的地步。一次,他游山阴,“蔡君子庄悦其声,而恶其无拍。”指的是他弹奏的琴曲《霹雳引》。这位蔡君希望能够用节拍来规范一下琴曲,于是在韩畕演奏时,常常用手掌打拍子。韩畕于是勃然大怒,推琴而起,大声说道:“此不足与言也!”觉得完全不值得与蔡君一较短长,韩畕的自负可见一斑。

生性耿介的韩畕,最讨厌趋炎附势一类人,对于达官贵人们,他从来不肯屈膝折腰,更不轻易为他们演奏。有些人把他请到家中,待如上宾,陪着笑脸,也难得听他弹上一曲。即使肯于弹奏,如有人在听琴时精神不集中,小有谈笑,他就会拂袖而去,再也不肯弹奏。钱塘县有一名监司(官名),想请他教琴,他对来人说:“可以,但非执弟子礼不可。”监司听如此说,再也不敢登门求教了。远近都认为韩畕是矜持自负、桀骜不训的人。韩畕的作法固然有“过之”的成份,但更主要的是反映出他品质的优秀部分:一方面是对琴曲艺术的执著的追求——无怪他自诩为“醉琴先生”,另一方面是对那些不学无术,而又要附庸风雅的达官贵人们的极端藐视。

像韩畕这样的人,当然不会为封建社会所容,也不可能得到上层的理解,尽管他有杰出的才华,又如何能得到施展呢?因而他一生贫困潦倒,只能寄住在兄长家里。一张琴和两筐诗文是他唯一的财产,而诗文在他贫病交加时已用来烧火做饭、糊墙垫铺,损失殆尽,他死时只有四十三岁。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蒋文勋与《二香琴谱》

清代琴人蒋文勋,号梦庵,吴县人。在所有的琴家中,他大约是与古琴最有缘份的一位。他从小就喜欢听琴,十一岁时见有人抱琴路过他家,他直追上去,求人弹给他听。当然,这样小的年纪也未必能听懂。十六岁时,开始学琴,也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第一次上课,老师给他弹了一首《平沙落雁》,他觉得简直像弹棉花一样,听得直想打瞌睡。后来,他学弹了一首《良宵引》,再听这首《平沙落雁》,则“迥异前日焉!”觉得很好听。他于是悟到:“不得其门,登其堂,入其室,未由知其中之无尽宝藏也。”

后来,他又师从韩桂,字古香学琴。这位韩老师誉满天下,虽已年过六十仍虚怀若谷,不断地苦学。听说有好的琴曲,“必虔诚请授。虚心习练若初学者。”当然,练习既熟,定然是“无不青出于蓝。”他向韩老师学习自然心得不少。

他的另一位老师是戴长庚,字雪香。这位老师五十岁才开始学琴,但他早已精通律吕之学。由于他的素养高,又是一位很好的评论家,能够经常为蒋文勋“指摘瑕疵,评赏佳妙”,这些对提高蒋文勋的艺术水平都是重要的。

由于他有机缘得遇这二位良师,因而他的琴艺很快提高,成为遐迩闻名的琴师。

他的两位老师名字都有“香”字,为纪念二位老师,他把自己编的琴谱取名《二香琴谱》以表示对老师的教导之恩永志不忘。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清朝晚年,在中国发生了举世闻名的“戊戌变法”鼓吹变法维新,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兴办新式学堂等。像康有为就上奏朝廷“请废八股”,要摧毁害人的科举制度,主张“令乡皆立小学”“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对于数千年来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来讲,不能不说是在敲响丧钟。变法七君子之一的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也讲:“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废科举,办新学”的思想却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最早认识到音乐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努力普及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就是沈心工先生,李叔同说他是“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确实是十分恰当的。

沈心工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就是在新式学堂中推广“乐歌”,后来乐歌在各个学校蔚然成风,人们就称之为“学堂乐歌”。

沈心工在日本东京留学时就开始研究学校歌曲的编写与创作。他的著名歌曲《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他在东京时的习作。歌词是这样的: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

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

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

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得身体好,

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这首歌在当时流传相当广泛。

1903年,他归国后,立即在任教的南洋公学附小开设唱歌课,在这以前学校是没有这门课的。唱歌课的开设一扫学校中的沉闷空气,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欢乐气氛。

因为学生们是头一次学习唱歌,当然学起来很困难,沈心工就尽量做到表情生动,时不时地加上些表演动作,使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教授乐理时,也力求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比如简谱的唱名do、re、mi、fa、sol、la、si,学生们不易记住,他就用上海方言编了一句诗:“独览梅花扫腊雪”与七个唱名对照教学生唱,使学生很快学会、记住。要知道,开创的工作是多么艰难!

1927年他出任江苏省南汇县县长,除了尽职尽责做一个好县长之外,还常常深入到民众中去教他自己所编的歌曲。这样平民化的县长,在当地是前所未有的。他只当了125天县长就辞去了职务,但南汇县的人民却没有忘记他,每年秋天给他送去一盆菊花以表示敬意,沈心工有“年年愧见菊花来”的诗句,表现了他收到菊花后的心情。沈心工的推行乐歌,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了。

沈心工编写的乐歌有光绪30年出的《学校唱歌集》三册,民国元年重新编定《学校唱歌集》六册,次年又编《民国唱歌集》四集。这些乐歌的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比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代表性的作品有《黄河》、《爱国》、《从军》、《缠足苦》、《女子体操》、《地球》、《电报》、《赛船》、《竹马》、《革命军》等。他编的乐歌,大部分采用现成曲调填词,如《女子体操》的曲调采用莫扎特的《各种小鸟尽来到》、《缠足苦》采用的是《孟姜女小调》、《采茶歌》用的是《凤阳歌》曲调,他很注重使歌词与原有曲调的配合相得益彰。当然这样的歌曲,与现代的根据词意创作曲调的作法是不能相比的,但在开创的阶段,沈心工先生的作法已属难能可贵了。沈心工先生创作并推广乐歌,可以说是在为中国人一雪“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之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艺术家到弘一大师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艺术大师,他精于篆刻、文学、书法、演剧、音乐,他的一生展现出很高、很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也是少数几位最早把西洋音乐文化艺术介绍到中国来的人之一,因而在音乐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1906年,他27岁时,在日本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组织了“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在《茶花女》中,他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在《黑奴吁天录》中,他扮演爱米丽夫人,他们的演出居然轰动了日本戏剧界。这是中国人首次演出话剧,在此之前没有先例。归国后,他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主教绘画与音乐,许多著名的画家,如刘质平、丰子恺等都是他的学生。同时,他又能创作,如所作《送别》、《悲秋》、《忆儿时》等曲子扬名国内各地。如果说沈心工是用“依曲填词”的方式创作,那么李叔同已开始运用西洋技法作曲了,尽管他作的曲现在看起来比较简单,但那个时候他却是一个勇敢的开创者。

李叔同活跃在文化艺术界,可以算是一个很知名的人物,时人都把他看成是风流才子式的人物。然而就是他,在三十八岁时跑到浙江的虎跑寺皈依了佛教,法名演音,号弘一,由一个艺术家而变为虔诚的佛门子弟。据说,皈依之后,他的日籍夫人痛哭流涕,到虎跑寺要求见最后一面,但弘一大师始终紧闭山门没有见她。

弘一大师,当他活跃在文艺界时,他才华横溢,充满热情与活力;当他皈依佛门时,又是一个心坚如石的真和尚。在他48岁时,当地的政府有“灭佛”之议,李叔同当时在佛学界已是有名的高僧了。他立即下请柬,请来当地政府要员,以短简示来宾。席间,他婉言微语、潜移默化,然后默坐良久。出席者在席间读短简,个个汗流浃背,从此之后,灭佛之议顿息。短简中究竟讲的什么?为何有如此神奇的魔力?直至今天仍然是一大谜案。弘一大师潜心向佛可见一斑。然而,一个艺术家,也未遭受重大的打击和挫折,为何弃家从佛,也是众多研究者颇感兴趣的题目。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师如父母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有名的画家,又是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作为主要是编写了许多生动的普及读物,如《音乐入门》、《李叔同歌曲集》、《儿童唱游》、《小朋友唱歌》、《幼稚园读本》等等,许多当时的年轻人,读到他的书都受益匪浅,有些人还因此走上了音乐之路。

丰子恺在绘画、文学和音乐方面取得许多成绩,除了得力于他的才能、勤奋而外,也得助于他的两位老师,一位就是李叔同——弘一大师,另一位就是夏丐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1914年丰子恺告别家乡,来到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他的音乐、美术老师就是李叔同。丰子恺在《怀李叔同先生》一文中讲,李叔同老师“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作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这就是丰子恺眼中的李叔同先生。这位李先生是相当严厉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他上一个小时的课,要用半天时间作预备,他教钢琴一定要自己弹得很纯熟,然后,给学生示范弹奏后,才让学生回去练。还琴的时间往往安排在饭后的休息时间里,使丰子恺不得不养成快吃饭的习惯。在还琴时稍有错误,老师即会严厉地一瞥,表示通不过,下次还得重新来。所以,为了使老师满意,学生不得不尽量弹好,课余时间往往可以听到琴声。李叔同老师“从来不骂人,学生犯了过失,他当时不说,过后特地把学生叫到房间里来,和颜悦色地开导他,所以丰子恺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说:“用夏丐尊先生的话来说,他(弘一大师)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有‘后光’。所以,他从不威胁学生,而学生见他自生敬畏。……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我敢说自有学校以来,自有教师以来,未有盛于李先生者也。”由于先生治学严谨,而人格高尚,学生们都敬他、畏他、爱他,在背后亲切地称赞他为“爸爸式的教育”。

丰子恺的另一位老师是夏丐尊先生,这位先生具有独特的风格与个性。丰子恺在《悼夏丐尊先生》一文中说:“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美、不善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看起来,他真是一位待人真诚心地善良而又多愁善感的人。夏先生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也是当时文坛的知名人物。他提倡新文学,坚决反对腐朽的封建八股。他要求学生作文要:“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有学生作文写:“星夜匍伏奔丧”的句子,夏先生就责问他:“那天晚上你果真是爬去的?”以使学生懂得作文要写实。夏先生当舍监时,遇到看不顺眼的事就大声呵斥学生,管束他们的行为,但同学们都能感到其中饱含着善意和爱。假日,学生们出外玩,他都要追在后面大声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铜钿少用些。”由于他免不了有些婆婆妈妈,又长了个大脑袋,同学们在背后都戏称他“夏木瓜”,但这完全是出于爱,因为学生们一有什么要求就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有一个学生说:“我宁愿被夏木瓜骂一顿,李先生的开导真的吃不消,我真想哭出来。”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浙一师的同学纷纷把夏丐尊先生的教育称为:“妈妈式的教育”。

就是有了如父母的严师,才造就了丰子恺、刘质平这样一些艺术家,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而如父如母的严师品格,是我们当今很应当继承与发扬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缘缘堂”的由来

1926年,在立达学园任职的丰子恺,有了新的住所,即校方在永义里建造的宿舍。这年的秋天,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恰好云游至此,师生见面,亲热之情自不待言。丰子恺提议李先生为他的新寓所命名,李先生思索片刻后说:“你在一些小方纸上写一自己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字”。丰子恺如命写好,李先生则将这些纸片团成小球,撒在释迦牟尼佛像的供桌前。两次拈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李先生为寓所起名为“缘缘堂”,当即李先生还书写了一幅“缘缘堂”的横额,丰子恺将它装裱后挂在寓所中。丰子恺对先生的这幅题匾爱惜备至,迁居到哪里就带到哪里,随同丰子恺有六、七年之久。1933年,丰子恺在家乡石门湾建了宅第,这个地方才成了名符其实的“缘缘堂”。如果把“缘”字看成是友谊的象征的话,那么丰子恺与李叔同的友谊是永不磨灭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统府的秘书

肖友梅先生被人们称为“现代专业音乐的奠基人”。他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音乐专科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为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蔡元培任院长,肖友梅任教务主任。从此之后,中国有了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肖友梅在学校提任乐理、和声、作曲、音乐史等课程。这么多的课程,在现在恐怕要有四、五位老师才能教得下来。肖友梅还创作了九十多首歌曲和钢琴曲,如合唱《春江花月夜》、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歌曲《国耻》、《五·四纪念爱国歌》、《卿云歌》等。由于他和一些人的努力,从此中国走上了音乐专业化的轨道。

作为教育家的肖友梅先生人格高尚,堪称后世楷模。

音专开办阶段,学校经费不足,办学是相当艰难的。肖先生生活十分俭朴,达到了克勤克俭的程度。他上班、下班从来没有乘坐过小汽车,总是步行或乘坐公共电、汽车。一次,教育部拨了一项专款给他作为购买小汽车用,他把这笔钱全部用来买了钢琴,解决了学校教学上的燃眉之急。他一向公私分明,从不以职权为自己、为朋友谋私利。青主是肖先生的好朋友,肖先生对青主也很器重。一次,他对青主说:“现在音专教务处缺人,想请你担任教务处长。”青主慨然允诺,还未到任上之前,黄自先生恰好从美国学成归国,愿和肖先生一起为刚刚起步的音乐事业培养人材。肖先生找黄自先生谈了一次话,第二天找到青主说:“黄自先生归国,我已找他谈过了,我觉得他担任教务处长比你更恰当一些,就让他当吧!”肖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笃实的事业家,从不以个人的感情爱好来代替工作需要。廖辅叔先生(青主的弟弟)住在学校的单人宿舍,冬天十分寒冷,日子很难熬,廖先生因而买了一个电炉作为取暖之用。肖先生知道后,立即把廖辅叔先生找到,对他说:“电是公家的,我们不要随便用,教职员工应当首先起带头作用。”然后,肖先生立即派电工,拆去廖先生房中的插座。虽然看起来肖先生确实有些不顾情面,但正是这样的不殉私情,使得肖先生在学校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大约就是因为肖先生具有这许多崇高的品质,才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好友,能够称职地当上总统府的秘书。

肖友梅先生1901年到日本留学,当时他还是一位热血青年,信仰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1906年,他加入了孙先生组织的同盟会。由于他为人正直、善良和孙中山先生又是同乡,关系十分融洽。为了掩护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他把自己的住所提供出来,供革命党人作为秘密会议的地点。孙先生举行会议时,肖先生常常带着廖仲恺先生的孩子在屋外玩耍,实际上是在给开会的人放哨,一有动静即可立即通知他们。在长年的交往中,孙先生觉得肖友梅是一位十分信得过的人,对他很器重。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任命肖友梅为总统府秘书,从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孙中山先生还赠给肖友梅一张个人照片,亲笔题写“友梅先生惠存”六个字。肖友梅非常珍惜这张照片,一直摆在自己的书房中。虽然已经从政,虽然与孙先生有着深厚的友谊,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却是音乐,当他听说有到欧洲学习音乐的机会,就毅然辞掉了总统府的职务,奔赴德国学音乐。此后,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文化事业,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中国学会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承前启后的音乐学家要算王光祈了。王光祈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着丰富的学识,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音乐专著大约有17种,音乐论文20篇,翻译西方音乐论著14种,像《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日本学者岸边成雄称赞他为:“东方研究比较音乐学的第一人。”

王光祈青年时代在政治上是相当激进的。他和当时的一批先进青年接受了西方一些新的思想,如“空想社会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等,决心“联合同辈,杀出一条道路,把这个古老腐朽、呻吟垂绝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国家改变为一个青春年少、独立富强的国家。”1918年,曾琦、李大钊、周太玄、王光祈等人发起成立了我国“五四”时期引人注目的先进社团“少年中国学会”,王光祈被选为执行部主任。

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学会的信条是:“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加入学会需要五个人介绍,会员必须具备三项条件:一纯洁,二奋斗,三对本会表示充分同情。思想品行有污点,对内*外贼麻木不仁,对学会缺乏热忱者不得入会。少年中国学会存在了六年多的时间,发展了120名会员,除国内,还在德国、美国、日本、法国、南洋等地建立了分会。毛泽东、恽代英、张闻天、赵世炎、刘仁静等都由王光祈介绍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少年中国学会确实拥有一批杰出的热血青年,对于抨击旧社会,传播新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王光祈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在日本武者小路等人的“新村主义”的直接启发下,他忽发奇想,要在中国建设一个“最美、最乐的自由世界”,这就是在中国建设“工读互助团”。王光祈设想:工读互助团先是要有带菜园子的住所,大约可以住十几个人,成员每天种菜、读书、游戏,还要与周围农家诚诚恳恳地周旋,开会演说、放留声机,快快活活地过日子。这个互助团的宗旨是:本互助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强者帮助弱者,智者帮助愚者”,实现“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王光祈认为如果按照这种想法推广开去,那么“要想改造中国是很容易的。”为了实现他的这个理想,他四处筹募资金,终于在北京建立起神话的世界——“工读互助团”。在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中国,广大老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世外桃源式的社会怎能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工读互助团宣告解体,王光祈这一“空想社会主义”式的试验当然也就失败了。尽管失败了,但它却是一次勇敢的探索,是对黑暗社会的冲击,它也反映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改革社会的强烈愿望与热情。王光祈是一个理想主义式的人物,但也是一位实干家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战群儒

1920年以后,王光祈到德国留学。在德期间,他的生活极为俭朴,每天都到工人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朋友们相聚,约他到好一点的饭馆,吃好一点的菜,他也坚决谢绝。而他在学习与研究上,却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常常因写作用功过度而晕倒在柏林图书馆中,有时头痛难忍,则以“左手抚头,右手作字,至痛楚无力时,工作终废。”他是以这样极度刻苦的精神来实践自己的理想。这也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恪守着少年中国的信条。当然,像他这样的情况,对于拿着大笔钱财到国外挥霍的纨绔子弟是深恶痛绝的。

1920年12月间,王光祈在上海《申报》上发表了一篇《留德学界之近况》的特约通讯,揭露有些留学生“每人每月有数千马克者,此种公子派头,非所谓于俭学。彼辈出入必坐汽车,早晨十二点钟始起,饭后又几圈麻雀牌,夜间则逛堂子”的行为。使这班子弟闻之心惊。他们群起而攻之,在一起聚会,要求王光祈承认报导失实、公开向他们赔礼道歉,并雇了一名德国律师,对王光祈进行警告,可谓掀起了一场反对王光祈的风波。对于他们的行动,王光祈毫不畏惧,他写了一封长达五千言的《致柏林中国留德学会书》,对这些人的言行作了义正辞严的驳斥。信中说:“……此种伎俩,只可施之志行薄弱之青年,始可以收恫吓之效,若王光祈者,则举全世界一切团体以反对之,或举全世界之刀锯斧钺以加之,王光祈仍秉诸良心,行之若素,此则可以告慰于贵会诸君也。”表现了一位正直、诚恳的人不畏强暴的气概。在信中,他还说:“诸君驰书骂我,我必不怒;诸君持刀杀我,我必不怨,惟引‘洋大人’以自重,则吾泪涔涔下矣!曾不料吾中华民族之堕落竟至于此。”又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痛恨崇洋媚外的可耻行为的心情。虽说王光祈在信中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但并没有打动他们的心。1927年3月,这些留学生在柏林又聚在一起开会闹事,并找到正在柏林开会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告状,要求惩罚王光祈。但蔡元培深知王光祈的为人,对这些留学生们的所作所为不以为然、置之不理。这些人才自觉脸上无光,风波也才算平息了下来。这场风波历时数月,在留学生中影响甚大。从王光祈先生笔战群儒,自始至终坚持真理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高尚的品质、坚强的性格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以别开生面的艺术构思和精雕细刻的艺术语言,歌颂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真挚的爱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多少佳句已成为千古绝唱。

元人白朴和清人洪升以《长恨歌》为题材,创作了戏曲剧本《梧桐雨》和《长生殿》,可见白诗的影响非同一般。

在近代又有人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这部作品以历史为题材,借古喻今,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部作品的作者就是我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

提起黄自先生,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花非花》、《思乡》、《玫瑰三愿》、《南乡子》等等许多作品,都是他创作的。

黄自先生是一位刻苦好学、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有着坚实的专业音韵的基础,在毕业音乐会上,他的管弦乐作品序曲《怀旧》,得到音乐界很高的评价,许多外国的艺术家十分惊叹这位中国青年所具有的音乐天才。摆在黄自面前的路是很宽广的,但他的心永远和自己热爱的祖国联系在一起,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效力的路。1930年,他担任了上海国立音专的教务主任和教员。他一面教学,一面悉心创作。他一个人要开设十几门课程,讲稿都要自己写,还有大量的教学行政工作,他终日忙忙碌碌,有时要干到深夜,工作几乎占去了他全部的时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黄自以一个音乐家的身份投入了抗敌的斗争,这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抗日歌曲《抗敌歌》、《赠前线将士》、混声四部合唱《旗正飘飘》等。《长恨歌》也是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有着他艺术上的追求与探索,也有着政治上的讽喻,亦即借唐明皇及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点出由于君王不顾国事,沉迷于奢糜的生活,导致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灭顶之灾,讽喻当时国民党政府“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的状况,因此,在政治上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长恨歌》由韦瀚章作词,全曲共分十个乐章,每个乐章大都以白居易的诗《长恨歌》中的一句命名。但全曲中的四、七、九三个乐章,黄自先生虽有构思,却没有写成。

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是一首混声合唱曲,歌词中有“羽衣回雪,红袖翻云”、“菡萏迎风、杨枝招展”的句子。这一乐章是描绘唐宫中轻歌曼舞、侈华糜废的景象。

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是女声三重唱和男女声二重唱。钢琴作为背景音乐描绘着轻风吹动着树叶,歌声则轻柔地唱道:“风入梧桐叶有声,银汉争光净,夜色如梦。”描画出一种诗情画意。这时,代表杨贵妃的女高音唱出:“怕红颜老去,却似秋风团扇冷。”的句子,表达了杨贵妃的凄凉、忧郁的心境。代表唐明皇的男高音则唱:“仙偶纵长生,那似尘缘胜。”他们彼此的唱和表现出真挚相爱的感情。

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是男声四部合唱,展现出干戈突起,直逼京城的紧张气氛。

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是一首男声合唱曲,曲中唱道:“怨君王没个主张,堕落了温柔乡,好生生把锦绣山河让,乱纷纷家散人亡。”很显然,这愤怒而哀怨的歌声,一针见血地指出刀兵相向、家破人亡的混乱局面是君王造成的。

第六乐章“婉转蛾眉马前死”是女高音独唱,十分凄惋,表现了杨玉环与唐明皇诀别的哀怨之情。

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古朴清雅的音调,把人们带入一个幻想的世界,“香雾迷蒙,祥云掩映”,是描写唐明皇对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仿佛在神仙的境界中再次与她相逢。

第十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是混声合唱与男中音独唱,描写在凄风苦雨中,默默怀念杨贵妃的唐明皇,由于思念而写成了《雨淋铃》一曲,亦即歌词中所写的“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如今怕听淋铃曲,只一声,秋万重。”

唐明皇与杨贵妃相爱,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作为结束,而悲剧的症结又在于“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这样的针砭和指责,无疑对于有类似情况的统治者,是在敲响警钟。

《长恨歌》演得比较多的是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和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

黄自先生的这一创作,不仅在艺术构思、作曲技法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他爱国的赤子之心,针砭时弊的勇气,也足以作为后人的楷模。

六年之后,也就是在黄自先生三十一岁时,就与世长辞了。大家都十分痛惜他的英年早逝,而他早逝确实有积劳成疾的原因,因为在他身上音乐教育的担子太重,音乐创作的担子太重,而他又是那样执着,那样一丝不苟,那样地忘我。

黄自先生逝世了,他和他的作品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歌舞剧

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中国歌舞学校的创办者。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与歌舞音乐,在人民大众中影响相当广泛。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赵子岳在参加革命前曾在石家庄当过小学教员,所教的就是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在《麻雀与小孩》一剧中,他还扮演过老麻雀。五十年代初,我国著名的革命家肖华同志在访问匈牙利时,在下塌的宾馆的客厅里弹钢琴,所弹的也是《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插曲。我们的父母辈的人,许多也会哼哼几句这些歌舞剧的插曲,有的甚至还参加过演出,扮演过其中的重要角色。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大都采用童话的方式,向儿童传达真、善、美的道德情操,而其中的歌曲大都亲切、好唱、好记,再加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和真实的表演,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家都喜欢演、喜欢看。

黎锦晖创作的一个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是写三个小朋友陆续敲门进屋,用对唱、对舞来表示相见时的欢乐和礼节。这个表演曲情节虽然简单,但对于教育儿童懂得礼貌、礼仪也是大有好处的。

有一天,黎锦晖在一位女教师家中作客,忽听得有人敲门,接着清脆的童音唱起了歌曲的头两句:

这两个人边唱边走进屋里,原来是母女俩来拜访女教师,直到全曲唱完母女俩相抱大笑起来,黎锦晖和女教师也被逗笑了。

说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在三十年代家喻户晓,深入到市民生活之中,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我如何不想他?》

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但同时又是一位造诣很高的音乐家。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写作艺术歌曲,也写了一些器乐曲,如钢琴曲《偶成》等。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格调比较高,在音乐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这在刚刚开始音乐创作一、二十年的中国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他创作的《卖布谣》、《听雨》、《西洋镜歌》、《老天爷》,合唱曲《海韵》等等,都是很著名的。他的代表作是《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也是他自己最喜爱的一支歌。

这支歌的词作者是刘天华先生的哥哥刘半农,歌词是这样的: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桔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无限真挚的恋情。这种恋情是情人之恋,还是思乡之恋?赵元任自己说:“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但‘他’可以是男的‘他’,也可以是女的‘她’,也可以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是因为歌词是诗人刘半农当年在英国伦敦时写的,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歌曲的音调吸收了京剧的曲调,但我们从中根本听不出单纯的京剧音调来,因为完全揉合在作者创作的调子里,我们只觉得曲调新鲜、优美、动听,充满了诗情画意。像这样成功地吸取民间音调创作,至今仍是我们创作上应当借鉴的。

赵元任对这首歌曲是相当偏爱的,1926年在清华学校举行的一次师生联谊会上,梁启超唱起了昆曲《桃花扇》中的《哀江南》一曲,王国维诵读了一段八股文,而赵元任则唱了自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1981年,赵元任从美国再次回到自己的祖国,在许多单位的欢迎会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唱着这支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彼时彼地的他唱这首歌,就是表达对故乡、故旧、祖国深深的爱恋之情,而不是情爱之爱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主

青主,是我国近现代的著名音乐理论家,他的本名叫廖尚果,青主是他从事音乐工作六年中使用的名字。

年轻时的青主喜爱文学、音乐,更热衷于政治。1911年,18岁的青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曾亲手枪毙了潮州一个姓陈的知府,因而获得一块银光闪闪的“革命军人”奖牌。

1922年,他在德国度过十一个年头后回到祖国,又投入到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去,并且担任了北伐军总政治部的秘书。当时,他的思想是很激进的,有一次了发表文章说要在全国、全世界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7年,国民党右派策划了“清党”阴谋,制造了著名的“四·一二惨案”,铲除异己,青主成了他们的黑名单上的人。大汉*汪精卫一口咬定青主是:“著名共党”其实那时的青主根本没有参加共产党。幸好当时国民党广州市的负责人李济深网开一面,放了青主,使他得以死里逃生。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隐名埋姓,悄悄地去找留德时的老同学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肖友梅。肖友梅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人还是鬼?”因为许多革命志士、共产党人在那场反动派的大屠杀中都成了刀下之鬼。肖友梅掩护了他,他从这时起才改名为青主,从此改弦更张,远离政治,而专心于他喜爱的音乐。

亡命乐坛的青主,干一行钻一行,决心在音乐这个行当里做出一些成绩,因而整天埋头读书。1930年的一个暑假,他弟弟正在屋里看书,忽然青主来叫他,让他看看自己出的事故。他弟弟跑去一看,只见熨衣服板上的衣服已经糊得不成样子,有些地方还在冒着淡淡的青烟。原来,青主在熨衣服时,忽然进入了音乐的思维,他的想象力在不断地驰骋,竟忘记了手中的工作,以至把衣服烧焦了才猛醒过来。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也奠定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青主除了作曲外,还把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瓦格纳等大音乐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而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写的两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在这两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音乐美学问题,使他成为我国近代研究音乐美学的第一人。

1934年,在蔡元培和肖友梅先生的帮助下,国民党取消了对他的通缉令,他才又以廖尚果的名字在社会上公开露面。而从此之后,他又离开了乐坛,不再涉足其间。他的后半生虽然关心政治,愿意投身政治,但始终没有得到机会,他最后以在各个大学教授德文而终其一生。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贫·人格

刘天华是三十年代我国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著名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他对民间音乐也做了许多整理的工作,他的去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深入艺人之中,染上了猩红热而去世,终年只有37岁。

刘天华一生是相当清贫的,虽然他1922年以后就在大学任教,但那时常常发生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教师的生活因而也得不到保障。刘天华对于贫穷毫不介意,而一心一意地从事他的事业,他经常对妻子说:“大丈夫唯患事业之无成,家有贤内助,贫困何足虑!”

1927年的秋天,他的学生曹安和到他家去,看见刘天华的小女儿育和跟弟弟在门口玩。曹安和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学?”刘育和回答说:“爸爸说没有钱交学费,哥哥大些让他先上学,我们小些的要再等几天。”曹安和听后心中很难过,马上回校和同学们商量凑了一些钱,以交暑期补课费为名,给老师送去。刘天华向来在暑期给学生补课是不收费的,去送钱的同学怕挨骂,但也下定了决心,任老师怎样骂,钱也一定要留下。经过相当的周折,终于以“暂存”的方式,刘天华收下了钱,但暂存当然是要还的。

刘天华对待自己的学生如同对待子弟,是非常诚恳而且负责任的。学生不论聪明与否,他都认真教导,尤其是对于天资稍差些的学生更加煞费苦心。他从来不说“没有天才”、“学不出来”等等刺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对于后进的学生,他往往是说:“你某处某处练得很好,不过某处还须多下些功夫。如果别人练上一个小时,你便练上两个小时,使你的成绩和他相等,不必灰心失望。”有一次曹安和在刘天华面前发牢骚说:“我教的有些学生真笨,真教我失望。”刘天华听了之后,立即批评曹安和说:“天才高超的人,原不难无师自通,他学会本领,不一定是教员的功劳。教育的目的是将水准以下的人,引到水准以上,若是所有学生都在水准以上,那便不在乎要教员了。应该自己反省,将自己的教法分析一下,看为什么你教不会笨的学生,而不应该怨学生的笨。”曹安和当时觉得不服气,但过后想想觉得很有道理,她发觉自己在教学生时,的确缺乏耐心和细心,以后,她把老师的话作为座右铭,终身受用无穷。

1932年,有一名外国女音乐家约刘天华到美国去开音乐会,而他婉辞谢绝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回答说:“不去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点是因为我自己的技术还没有能达到顶点,我作曲的内容还不能算丰富。第二点是因为同行的异国人,她的钢琴和独奏技术并不出人头地,恐怕到了美国,不但不足以充分地代表国乐的优点,倒反带累了国乐,使它在国际间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十年以后,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去不迟。不去则已,一去必须使国乐在世界上占有光明的地位。”他为国乐的昌盛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清贫更衬托出他光辉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月儿,你真好!

 
发表于 2005-11-8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小agb8618在2005-11-8 4:59:00的发言:

紫月儿,你真好!

谢谢你的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慷慨悲歌歌一曲

张寒晖创作的歌曲《松花江上》至今仍为文艺舞台经常上演的曲目,它那满含悲愤的曲调,倾吐出了中华儿女的亡国之恨,同时也表达出中国人民抗日到底的决心。

一次,张寒晖在东北六十七军军部出版的《东望》杂志的封面上看到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的亲笔题词,那遒劲的笔体写着:

“我们何时能返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于水火之中?”

这连连的问号,击打着张寒晖的心,激起了他无限的爱国热情,他眼前仿佛看到了被火烧毁的田园,被毒打的老人,被糟踏的妇女,被残害的儿童……。他决心用歌曲表现出亡国之恨,表现出赶走敌人的决心。突然他捕捉到一个音调:

逐渐下行的音调,表现出内心的极度悲愤。他决定以此为基调创作一首歌曲,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琢磨,他终于写成了,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松花江上》。

1936年12月9日,恰值“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学生们(东北的)云集在张学良将军总部的广场前,高喊“打回老家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高唱着革命歌曲。当二中的学生唱起《松花江上》一曲时,在场的东北军战士都难过地低下了头。游行队伍行至东郊十里铺,张学良将军乘汽车赶了上来,他身着长大褂,快步登上路边的一个坟头,对同学们说:“你们的精神我非常感动,我对不起东三省的父老兄弟,我和你们站在一起。我一定把你们的要求转达给蒋委员长,一个礼拜之内,我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学生队伍中喊起了“拥护张副司令!”“打回东北去”的口号,同时又响起了《松花江上》的歌声。悲壮的歌声沁人肺腑,张将军的眼中闪动着泪花。当唱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一句时,张将军低下了头,急速地离去。这位戎马半生的赫赫武将,也不能不被赤诚的爱国之心所打动。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交响乐作品和第一个交响乐团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先生自1924年获准以官费到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两年后获得文学士学位。这时,他的留学期未满,还可以继续选修自己喜欢的专业,他选择了音乐——学习作曲理论和钢琴。在学习期间他遇到一位中国女留学生,也在学习钢琴,名叫胡永馥,他们两人兴趣相投,不久就建立了爱情关系。但事情并不总如人意,第二年,胡永馥先黄自归国,不幸心脏病突然发作,竟与世长辞了。黄自得悉噩耗,如雷轰顶,在精神上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为了纪念他的恋人,他在沉重的悲哀之后创作了管弦乐曲《怀旧》。

1928年,黄自转到耶鲁大学继续深造,翌年毕业,在庆祝毕业的音乐会上,校长维德·斯坦利亲自指挥耶鲁音乐学校和新哈文交响乐队合作演出了《怀旧》这首作品,得到很高评价,黄自因此又获音乐学士学位,并得到一笔赴欧洲进行学术访问的奖金。《怀旧》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交响乐曲。

回国以后,黄自又创作了许多器乐作品和艺术歌曲,如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旗正飘飘》,艺术歌曲《思乡》、《春思》、《玫瑰三愿》、《南乡子》等,都是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但他不满足于教学和创作,他的宏大志愿在于开拓、发展中国的音乐事业。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交响乐队,只有一个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全由外国人组成,因而常常受到一些不友好人士的耻笑,心中很感不平。他决心要建立自己的交响乐队,由于他全力以赴四处奔走,1936年11月,“上海管弦乐团”成立了,黄自亲任团长,而排练的第一支曲子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从此,中国人民也有了自己的交响乐队。虽然,由于战争的原因,交响乐团没有维持下去,但它犹如一束火光,点燃了民族的自信心,对今后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贫困和饥饿中顽强奋斗

冼星海——一位劳动妇女的儿子,为了学习音乐,不远万里于1929年到达巴黎,当时他身无分文,只好做各种各样的下役,像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西崽、看守电话的佣人等等,这样来挣一点钱学习作曲和指挥。有时,他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一直要做到晚上十二点钟,就这样他也只能过上半饥半饱的生活。一次,他去餐馆里端菜上楼,终因疲劳过度而晕倒在地,老板大骂了他一顿,第二天就解雇了他。又过了好几天,他没有找到工作,饿得快要死去,只好拿了小提琴到餐馆中拉奏、讨钱,恰好碰到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他不但不给予帮助,反而打碎了讨钱的碟子,打了他的嘴巴,并大声辱骂他。然而,冼星海心中的苦涩又有谁知道?他的远大志向又有谁能理解?冼星海只有在自己的床头写下内心深处的感受“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贫困和屈辱并没有压垮他,他更加刻苦地学习,终于赢得了有正义感的教师们的同情与帮助。他的老师奥别多菲尔不仅不收他的学费,而且将自己作品演奏会前排的票送给他,这些都给了他极大的温暖,鼓起了他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在生活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的一个寒冷冬天,他根据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感受写下了女高音独唱曲《风》,还有表达他思念祖国之心的《游子吟》、《中国古诗》等。《风》这首曲子立即得到巴黎音乐界人士的赞赏,在巴黎电台广播,并被列为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的节目。冼星海因此有幸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班。考试那天,老师宣布他得了荣誉奖,并询问他有何要求时,他只说了两个字“饭票”。

自此以后,他得到作曲班教授保罗·杜卡先生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技术,生活上也能够较为安定。

冼星海在回国之后之所以能够写出史诗般的宏伟作品《黄河大合唱》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真诚的爱国心,坚强的意志,高深的作曲技巧的总和。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家的傲骨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华之时,冼星海回到了祖国,他表示:“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用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的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的危亡服务。”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冼星海归国后,曾经应邀到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担任音乐指挥。在那个时代,工部局交响乐团是外国人出资办的,其中从事音乐的人也都是外国人,冼星海去工作,已经属于破例了。

一次,冼星海指挥乐团的人演奏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冼星海对演奏不十分满意,于是停下指挥棒说:“先生们,你们的演奏过于华丽和轻松了。为了表现贝多芬,我认为宁可粗犷些、坦真些,以体现出快板乐章的浪漫精神。”说完之后,乐队中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半晌,首席小提琴手说:“我们从来都是这样演奏的。”毫无疑义,乐手是应当服从指挥的音乐处理的,除非找到真凭实据的谬误之处,这位乐手的回答显然是在有意顶撞冼星海。但冼星海却耐着性子说:“我觉得,一个指挥对整个演出负有责任,这点你们是应该了解的。”这位乐手非但不反省自己,反而气势汹汹地说:“我们了解,一个不曾产生过一部交响乐的国家,能够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交响乐指挥。”

冼星海极其严肃而沉痛地放下了手中的指挥棒,毅然地说:“我和我的国家都不能容忍这种卑劣的侮辱,再见吧!先生们!”说完,他推开上来劝解的乐队负责人,大踏步地离开了工部局交响乐团。

冼星海能够忍受个人的屈辱,但他不能忍受对祖国、对民族的诬蔑,这就是一个音乐家的傲气,是他高尚品质的体现。

当然,这些人的话也激起了他要写交响乐的强烈愿望,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终于写成了《民族解放战争交响乐》,《阿曼盖尔达》和《中国狂想曲》等等,可惜因为环境和他身体的原因,没有来得及整理和最后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朵先生

聂耳原名聂守信,出生于我国云南省。他是我国近现代一名自学成材的音乐家,他创作的许多歌曲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无论在当时抑或现在都起到了鼓舞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比如大家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现在的国歌,是他为电影《风云儿女》配写的歌曲,这首歌当年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走向抗日救国的战场,直到现在人们唱起它来还会觉得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还有《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大路歌》、《码头工人歌》、《卖报歌》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聂耳待人诚恳,生性活泼,富有才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仅仅活到23岁,就在日本海滨被水淹死了,这对中国人民来说真是极其不幸的事。

聂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聂耳听力特别好,这可以说是音乐家的天份。他又具有演戏的天才,善于模仿各种人的声音和表情,在明月歌舞团的一次联欢会上,他不仅表演了黑人舞蹈,学各种人讲话的声音,还有一个精彩节目就是表演两只耳朵分别一前一后地动,这在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他的表演把大家逗得前俯后仰地大笑不止,从此他就在歌舞团出了名,成了大家公认的“耳朵先生”,除了表演耳朵的节目外,他的听力好,也是促成这个外号的原因之一。他自己觉得这个名字很富幽默感,干脆改名为“聂耳”,并在自用的便笺上印上了“耳、耳、耳、耳”,他的姓名便由这四个耳字组成。以后的人便只知他名叫聂耳,而不知道他原名叫聂守信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毛头与《卖报歌》

聂耳创作群众歌曲向来不是关起门来苦思冥想,而是很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比如他创作《卖报歌》就是这样。大约在1933年秋天,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周伯勋到霞飞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了,让周伯勋也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到一个小姑娘跑来跑去、忙忙碌碌地卖晚报。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躯上穿着打补丁的破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每种报纸的价钱,走路的人们都由不得回过头来望她笑笑。聂耳他们走过去买了几份报纸,并和小姑娘聊起了家常,知道她名叫“小毛头”,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还真的边唱边卖,自然她的报也就好卖得多了。这就是《卖报歌》的由来。聂耳早已去世,但那位名叫“小毛头”的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奶奶了。人总要离开人世的,但聂耳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聂耳与田汉

聂耳与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田汉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他们曾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在一起奋斗。聂耳结识田汉是在1931年聂耳在明月歌舞团的时候,当时聂耳只有二十岁左右,而田汉也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热血青年。之后,他们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田汉介绍聂耳参加了“苏联之友社”的音乐组。在这里,聂耳又认识了吕骥、张曙、任光、安娥等进步的作家、音乐家。

聂耳与田汉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32年秋天,当时联华影片公司正在拍田汉创作的《母性之光》,聂耳为影片谱写了《开矿歌》,这首歌的歌辞是:

开矿,开出来黄金黄,

我们在流血汗,人家去兜风凉,

我们在饿肚皮,人家在餍膏粱。

我们大家的心,要结成一板墙,

我们大家的手,要联成百炼钢,

我们造出来的幸福,我们大家来享。

聂耳自己扮演剧中的一个矿工,把脸上、身上涂得漆黑领唱那支《开矿歌》,这可以说是他创作的描写工人阶级的呻吟和呐喊的第一首歌曲。

1934年,田汉的剧作《扬子江暴风雨》公演,聂耳为剧中的主题歌配了曲,这就是有名的《前进歌》,他自己并扮演剧中的码头工人老王,当老王的孙子被帝国主义者开枪打死时,老王抱起他的孙子唱:

同胞们,大家一条心,

挣扎我们的天明。

我们不怕死,

(白)不用拿死来吓唬我们!

我们不做亡国奴,

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把强盗们都赶尽;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向着自由的路,前进!

聂耳唱得慷慨悲壮,使观剧的人无不热泪盈眶,从而激起了极大的抗日热情。

后来,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田汉这样进步的剧作家,不得不转入地下。他只能通过间接的关系与田汉联络。此时田汉又写成了话剧《回春之曲》,其中的《告别南洋》一曲就是由聂耳谱曲的。这支曲子在卅年代是作为舞台艺术歌曲经常演唱的。

《回春之曲》在上海大戏院演出时,田汉忍不住想去看看,但他此时被敌人通缉已不能公开露面了。左思右想,他想出了一个主意,穿起长袍、马褂、毛线衫、皮帽子,扮成一个有身份的阔人,而另一位女同志则扮作他的女儿,搀扶着他走进戏院观剧,但仍然被守候着的密探抓获。幸而这身行头救了他,敌人并未识破他的真实身份。

而此时的聂耳也将赴日转赴欧洲留学,田汉在狱中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交由聂耳谱曲,这大约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了。不久,年轻的聂耳就死在了异国他乡。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众歌集》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

质朴而豪壮的语言,直接了当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流行全国的《大刀进行曲》,它的作者是我们党的优秀干部麦新——又名孙默心。

这首歌是1937—1938年间写的,但在写这首歌之前,他早已参加到了救亡歌咏的行列之中。

1936年,孙默新与绶曾合编了一本抗日救亡歌集,取名为《大众歌集》。歌集中有聂耳遗曲,救亡歌曲,工农歌曲等,还有吕骥、刘良模、陶行知等人的文章。封面是一位工人高举飘展的大旗,旗子上有拉丁字母写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显然,歌集具有相当的感召力量。默心他们编好后去找印刷厂印制,但工作人员为难地说:“不好办,当局查禁很严,连任光等人写的《新莲花落》都被查禁了。”当他们找到另一家书店时,也遭到同样的拒绝。就这样,他们不知道碰了多少钉子,最后一家里弄小厂答应承印这本歌集。但全厂十几位工人,没有一个人排过乐谱。推来推去,谁也不敢应承。最后,有一位名叫克俭的工人终于答应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两首短歌排了下来,并且打出了小样,克俭也很高兴,因为毕竟工作还是有成绩的。等到晚上麦新拿起校样一看,不由得大笑起来,原来乐谱七扭八歪不用说,小节线也乱七八糟,整首歌曲不成样子。麦新把克俭排好的乐谱整理了半天,才得出这样一句:

麦新照着乐谱给克俭唱了起来,结果是一种闻所未闻的怪调,两个人不由得大笑起来,连肚皮都要笑破了。

之后,他们安静下来,细心地把错误百出的校样改好。临走前,麦新诚恳地对克俭说:“谢谢你的工作,第一次能捡排到这个样子很不容易,不要灰心,希望你继续努力。”

第二天,麦新看到改过的校样,原来的错虽已改正,但又出了许多新的纰漏。怎么办?麦新突然想起,如果能教会克俭识谱、唱歌,排起来不就方便多了吗?

此后,麦新和绶曾两人利用工间休息时间教克俭学唱、学识谱。不久,克俭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所排的乐谱校上一、两遍就可以用。不久,也就是当年12月28日的凌晨两点多钟,麦新他们终于校完了歌集的最后一页。第二天歌集就要付印了,他们为歌集付出艰辛劳动的人高兴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