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紫月儿

[初中音乐教学] 初中备课室教案专帖!(欢迎一起收集!)

355
回复
10171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教版《金 秋》音乐活动课 教学设计

作者:无锡市波尔卡173

一 、设计前言: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我一直思考:怎样把初一音乐课上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来。所以,在每个单元后面我都安排了比较有个性化的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从文本课程中走出来,让音、舞、画、器等综合艺术结合到每一个主题里。让学生也走上讲台、舞台,让老师也做做学生、观众、听众。从而将音乐艺术的范畴拉得更宽,面涉及得更广,师生的音乐视野更开阔……

二、总设计思路:

根据金色的秋天的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结合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围绕《课程标准》,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即“感受与鉴赏”——听教师弹奏《秋日的私语》及分析同学创作的词曲,“表现”——同学进行配乐诗朗诵及表演、唱、奏创编歌曲;“创造”——分成四大组进行词、曲、乐器、绘画的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秋天的各种文字、音响、图片资料,创作秋叶画、秋豆画,最后在同学创编的歌声、乐声、节奏声中结束全课。由于创作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我强调分工与协作的体现,将原有的八个活动小组重新整合为四大组,相互依托,共同提高。

三、设计总目标:

1、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

2、能力:(1)通过活动,培养大家随着音乐的起伏,有感情地朗诵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自制打击乐器、自写词、谱等培养大家的表演、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鉴赏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组员之间的分工、协作能力。

3、知识:通过实践,让学生感悟到旋律是乐曲的灵魂,节奏、节拍也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写歌词要注意简明、押韵;并让学生了解制作的材料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也不同等知识。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教具:节奏谱、乐谱、电子琴、钢琴、成品图、录音机(含录音带);

2、学具:铅笔、小刀、文具盒、易拉罐、矿泉水瓶、剪刀、胶水、彩色水笔、电子琴,各种颜色、形状的豆和树叶,各种以秋天为主题的文字、音像、图片资料。

3、环境布置:A、板书:“金秋”,“金”用黄树叶、“秋”用红树叶拼成。

B、墙壁:将搜集的明信片上墙公布,并且每上完一个班再将该班的绘画组作品也上墙公布。

C、座位:合并成四大方阵,便于分工、协作。

作曲组:原声乐、小品组。 作词组:原戏曲、相声组。

绘画组:原绘画、摄影组。 乐器组:原器乐、舞蹈组。

六、教学过程:

1、预备铃响,同学按照新座位坐好,音乐播放笛子独奏的《扬鞭催马运粮忙》,通过视、听,让同学强烈地感受着秋的气息。

2、进行上课礼式,介绍活动课内容。

3、请同学展示自己搜集的各种反映秋天的资料,引导他们说说对秋天的感受。(有语文书上的诗歌、散文,自己拍摄的收稻情景,克莱德曼的CD,树叶明信片等)。

4、教师说说对秋天的感受,并自然过渡到钢琴弹奏《秋日的私语》。

(1)要求:同学边听音乐边看书P.25页沈尹默的《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

(也许原版CD的音响更好,但老师弹奏既可增加亲和力,又为下面正式朗诵做了灵活机动的准备,因为文章并不长,所以,实际上老师自己弹奏的效果更好。)`

(2)对文中有疑问的字词进行注音,校音。

恶(è)、打折(shé)、蓼(liáo)、吹折(zhé)

(3)四组分工,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有感情地配乐诗朗诵。

(全文共5个自然段,选四名代表可采用先齐读一段再各读一段的办法,也可问同学怎么办,由学生拿出方案。有些班选择了再派一名代表的办法,也比较好。)

(4)生生点评,评出“最佳朗诵”人选,并为其他同学指出不足之处。

5、老师点评:朗诵时的节奏成了各代表上台朗诵时到位传情与否的关键,为了将下面的创作进行得更好,一起来做个节奏练习。

6、节奏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1)老师用电子琴打击乐完整地打出节奏型。

(2)听第二遍,并请同学把放在课桌上的节奏型找出来(三个选一个)。

(3)听第三遍,全班统一意见。

(4)全班模拟该节奏型,并告知这就是小学里学过的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的节奏型。

(5)同学边击掌边唱词。“拾稻穗的小姑娘,赤脚走在田埂上……”

(6)老师点评并导入下一环节:歌颂秋天的歌曲很多,除了这首和书上介绍的《西风的话》,好像一时还不能想起其他的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创作吧!

7、布置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并提要求:节奏型就以刚才的为主,歌名为《摘石榴的小丫丫》或《采柿子的小姑娘》,作词组只要写四句并可参看P.7的两首歌词,乐器组的自制打击乐器做完就模拟该节奏型。绘画组可采用叶子或豆子作画。

8、分组创编,课间音乐以《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独奏曲为主反复播放。

9、老师给予各组同学适当帮助:

作曲组:提示可拿现成的曲谱改编节奏,也可将自己喜欢的旋律改编节奏。

作词组:提示看一下P.7页每一行的最后一字有什么特点。

乐器组:体会材料不同,音色还相同不相同?

绘画组:提供一些装饰画的参考复印件

10、词曲结合并进行表演唱。

(1)选出一、二份词并请该同学将词写到黑板上,并写上“×××作词”。

(2)选出一、二首曲由老师到钢琴上弹弹,征求大家意见后再做些简单的修改。

(3)对黑板上的词进行集体点评。

(4)选择一份最好的词与旋律配起来唱,并在“×××作词”下面写上“×××作曲”。(也可以每首词都唱,比较后再选出琅琅上口的一首。)

(5)乐器组也加进来表现,可以用自制打击乐器,也可选用电子琴打击乐。

(6)全班热情地演唱《采柿子的小姑娘》或《摘石榴的小丫丫》。

11、总结性提问。

作词组:写歌词时,要注意点什么?

作曲组:节奏、节拍对乐曲旋律有什么影响?

乐器组:打击乐器发出的音色不一样,是受什么的影响?

绘画组:你创作的这幅画,受什么启发,是和谁一起合作的?并展示豆画、叶画作品。

(提问可请每组组员,也可请采用他们词谱的同学来回答。)

12、总结与进行下课礼式。

作业:思考课间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如何来设计律动和扮演角色?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月儿真是有心人啊,谢谢你啦!!!
 
发表于 2005-12-2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文学·月光

张家港护漕港中学 徐海娟

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

教学目的:通过乐曲和诗歌的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和文学艺术的相通之处,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教学形式:艺术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课前音乐—德彪西《月光》)

学生在音乐中进入教室。

二、探索与讨论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音乐你们有什么感觉?(提示:速度、旋律)

1:旋律非常安静。

2:速度比较慢。

师:很好,由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3:平静的水面。

4:月亮。

师:很好。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月光奏鸣曲》。其实这首曲子原名《幻想曲风的奏鸣曲》,后人听了之后感觉像身处明亮的夜色中,鼓称之为《月光奏鸣曲》。

实际上表现“月亮”的作品除了音乐的形式外还有很多,如:

用“月球”来象征自己民族图腾的(边说边播放图片《苏美尔人的月亮》

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月光的(边说边播放图片—鲁索洛《光之家》)

(放图片—畿米作品《月亮忘记了》),请说一说这个作品是哪种形式的?(文学)

三、感知与体验

1、配乐诗朗诵

师:配乐诗朗诵这种形式大家见过没?

生:(略)

师:巧了,老师这里有段音乐,请为这首诗进行配乐朗诵。

(出示诗句《举杯邀明月》,放音乐《高山流水》,学生练习)

13个同学朗诵,教师暂不评价。

师:我们来欣赏一个专业级的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

思考:片中朗诵的节奏、韵味如何?

(播放Flash《春江花月夜》)

生欣赏完后进行小组讨论。

师总结:节奏要有张有弛,情感要十分投入。那回忆下刚才的朗诵好不好?

生:不好!

师:那想不想来刷新自己的记录?

生:想!

师出示诗词《水调歌头》,播放音乐《渔舟唱晚》。

生自己练习。

13位同学分别表演。

师鼓励表扬性评价。

2、民乐欣赏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首同名古曲《春江花月夜》

(播放《春江花月夜》Flash

这首曲子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

生观赏。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哪种类型?

生:民乐合奏。

师:很好。里面的主旋律(哼唱)怎么样?

生:很好听。

师:想不想学?

生:想。

(学唱主旋律)

师鼓励性评价。

3、西方音乐欣赏

教师播放乐曲《月光》(德彪西),不告知曲名。

思考:1)写出(或画出)自己对音乐的印象。

(展示学生作品)

2)请为这首乐曲命名。

(学生回答)

4、总结

今天我们从2个方面来了解了“月光”,是哪2方面?(诗歌、音乐),很好,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是人类魂牵梦萦的灵魂,除了“月光”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课堂讨论)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直都被心中那难以诉说的情怀所牵绊,我们一直无法真正面对那变化多端的大自然的美景,只因为我们现在很忙。有闲暇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听一下真正从人心灵深处渗出的音乐?就象现在一样?

(师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发表于 2005-12-2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欣赏部分) 教案

1、情境导入——导课

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在今天这节音乐课里,我要带大家去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一会儿再告诉你们。先让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在欣赏的同时请你们带着我下面的两个问题边看边思考:这首歌曲写意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民族? 这个民族在我国的什么地区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比例最大? 好,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来欣赏下面这首由韩红带来的《天路》。

好,欣赏完了这首歌曲,现在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这首歌写意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啊?(学生答:藏族。)对,是藏族。那藏族在我国的什么地区人口占该地区比例最大?(学生答:西藏。)看来同学们地理知识学得都不错,在西藏地区藏族人口占了94.7%,所以藏族在西藏地区占的人口比例最大。好,今天呢就带大家走进美丽的雪域高原——西藏,领略一下西藏地区藏族人民的歌舞音乐。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雪域高原的欣赏课部分。

2、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音乐,这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藏族的歌舞音乐,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西藏的地理位置,气候和风俗。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也就是在我们大屏幕上右下角这幅地图的这个位置(点击显示“西藏自治区”)。我们来观看一段介绍西藏的片段。 (开始介绍气候):由于西藏处于高原地带,所以有着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这是西藏高原气候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也很明显地反映在藏族舞蹈中,我们下面来欣赏一段藏族舞蹈《藏秘香格里拉》,仔细地观察一下,藏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相比,有哪些地方是最独特的? 好,欣赏完了这段舞蹈,大家觉得藏族舞蹈有哪些独特之处啊?(学生回答:略)大家有没有发现,藏族的舞蹈总是有点弯腰驼背呢? 其实,这就反映了西藏地区的高原气候。由于藏族的歌舞音乐是源自民间,是在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中为了自娱自乐而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像我们现在那些艺术舞蹈,加以人工的修饰和点缀,所以藏族的舞蹈就反映出了藏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在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下长年生活,为了适应这样的低压、缺氧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弯腰驼背的这种生活形态,这就是藏族的舞蹈为什么会有弯腰驼背这个特征的原因了。 (开始介绍风俗)藏族呢还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献哈达,这是藏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主人跟客人献哈达时,客人应该鞠躬接受,主人双手合十是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在藏民族家中作客,喝酒前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祖先,然后喝一小口,主人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小口,再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酒杯中的酒喝完,这种礼仪才算结束。 西藏主要旅游景点是寺庙,藏族人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我们去西藏旅游参观寺庙时,要遵守藏民族的习俗。了解了有关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藏族的风俗,下面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藏族的歌舞音乐。

3、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都有各自特色的民族歌舞音乐,藏族同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西藏人民文化生活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部分。西藏的传统音乐一般是以民族来分类,其中,藏族人口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在西藏地区,藏族音乐是最主要的。而藏族音乐又可以细分很多种,为了大家清楚了解,请看下面的这个图表,这是有关藏族音乐的分类。藏族音乐根据流传范围可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其中以民间音乐最为主要。在民间音乐中根据形式和艺术特色可分为:民歌、戏曲、歌舞音乐、器乐、曲艺。而在它们下面又可以分为好多歌种和舞种。如藏族歌舞音乐中包括:囊玛、堆谢(谐)、弦子、果谐、伯谐等等。 我们今天主要来介绍一下囊玛和堆谢(谐)。

4、 那么“囊玛”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是以藏语言命名的歌舞类型,在藏语言文字中含有“室内”意思,可见这种歌舞音乐是在室内演出的。通常是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我们下面以一首藏族民歌《阿玛勒俄》为例来了解体会一下囊玛的旋律。 《阿玛勒俄》是藏族“囊玛”中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民歌。这首歌是用藏语来演唱的,所以有非常浓郁的藏民族风味。在“囊玛”的音乐中,都有很具独特性的囊玛音调,下面我们一起来结合书本上的谱例,欣赏一下这首《阿玛勒俄》,大家试着找一下,你们觉得哪里是最具代表性的囊玛音调? 好,欣赏完了这首《阿玛勒俄》,大家畅所欲言一下,觉得哪里是囊玛的典型音调呢?(提示学生:作为典型音调肯定是会多次重复出现的。)(学生答:略) 最具囊玛典型音调的就是这句旋律:re mi la do re。这句放在结尾处,更加突出了囊玛的音乐性。

5、 我们了解了有关囊玛的歌舞类型,我们下面再来看另一种类型——“堆谢”! “堆谢”和“囊玛”一样,都是藏语言里的说法。在藏文中,“堆”就是“上面”的意思,“谢”则表示“音乐”的意思。而在这里,“堆”是指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所以“堆谢”就是指雅鲁藏布江的上游一带的民间歌舞。 在“堆谢”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速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的“降谢”;另一类是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的“觉谢”。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辨别这两种类型的“堆谢”,我们下面来做一道题目。 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听下面这首属于堆谢的藏族民歌《正月十五那一天》,(这首民歌歌唱了唐代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时,藏族人民隆重欢迎的情景。)我们结合书本上的谱例,以及这首民歌所要描绘的情景,来听一下《正月十五那一天》,分析一下觉得是属于堆谢中的“降谢”还是“觉谢”? 听完了这首民歌,大家觉得是属于哪种类型啊? (学生答:觉谢) 对,这首《正月十五那一天》是属于“堆谢”中的“觉谢”。 通过刚才的体验,大家应该对“堆谢”这种歌舞音乐以及由它分出的“降谢”和“觉谢”两种类型有大概的了解了。

6、下面呢,让大家一起来动动手,看着大屏幕上的节拍谱例,跟着老师一起来试着打一下这些节拍。 (大家试着打碰铃的节拍后)我们刚才呢都试过了这种碰铃的打法,我们再来试一种“铃鼓”的打法,(点幻灯片显示铃鼓打法于碰铃打法的下行)我们现在来试着打一下大屏幕上红色字样的铃鼓打法。

7、

(同学试打节拍之后)我们刚才都试了一下屏幕上的两种乐器打法, 现在请一、二两大组的同学来试着打蓝色字样的“碰铃”打法,三、四两组同学试着打红色字样的“铃鼓”打法。请大家伸出手,根据我的口号来试着体验一下两种节拍的结合效果。 好,我们现在调换一下,由一、二两组同学来试打“铃鼓”的打法,三、四组同学试打“碰铃”的打法。 好,我们刚才大家都分别试了两种乐器的简单节拍打法。下面请每一组派一位同学来试着用乐器——碰铃和铃鼓来打这两种节拍。一、二组分别派一位同学用碰铃根据屏幕上蓝色字样的节拍来打;三、四组也分别派一位同学用铃鼓根据屏幕上的红色字样的节拍来打。我们大家都安静地听一下四位同学的合作效果怎么样。 好,四位同学都打得很不错,我们现在再来请四位同学,现在一、二

8、 两组再各派一位同学用铃鼓根据节拍来打;三、四组也各派一位同学用碰铃根据节拍来打。 大家对这两种节拍的打法掌握地都不错,现在我们来听一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把我们刚才的两种节拍打法结合这首歌,来给这首歌打节拍。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藏族民歌。 好,我们欣赏完了这首由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现在我们根据刚才的两种节拍打法,来试着为这首歌的旋律打节拍。我们先用“碰铃”的打法来配节拍。 好,我们再来试着用“铃鼓”的打法来打节拍。现在一、二两组同学来打“碰铃”的打法,三、四两组同学来打“铃鼓”的打法,大家一起合作。手里拿着乐器的同学就按自己乐器的打法来配节拍。 好,我们大家对藏族音乐的节拍有一定的掌握了,与这首歌也配合得很好。

9、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 在今天这堂课里,带大家了解了西藏的地理位置,气候,民俗风情等等;重点介绍了西藏地区藏族的歌舞音乐,了解了“囊玛”与“堆谢”这两种歌舞形式;我们还学习的藏族音乐的节拍打法,为《翻身农奴把歌唱》配上了节拍。 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藏族的歌舞音乐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

10、我们今天的“西藏之旅”就先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的热情配合,今天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学们再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21:13:4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3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湘版初中音乐教案集

流动的音符》教学设计(作者:谭平)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创编活动,明白音符是流动的;

2、学唱民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速记1-4首民歌曲调;

3、从民歌中探寻音乐的创作规律,掌握“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

教学设想

《流动的音符》是一节以创作为主的综合课。本课意欲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阶段的音乐课与小学音乐课相比.在同一时间单位里,应加大信息量,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所以,教师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抓住有效的切入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

2.出示课题:流动的音符

二、新课教学

1、同学们平时唱过很多歌,也听过不少乐曲,音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也许是音乐世界色彩斑斓,所以给人—种很神秘的感觉。其实呀!在音乐大家庭里,只有七个成员。它们分别叫什么呢?【出示图片】刚才大家欣赏的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就巳经告诉了我们。

2、这七个成员就像童话中七个神秘的小矮人,它们可以有干万种的组合。请看下面的乐谱【出示乐谱】,我们一起来哼—哼!

3、七个小矮人生来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调遣它们。让我们一起来摆弄摆弄这些小矮人吧。(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发一块磁性小黑板、音符小卡片等。教师在小黑板上写好四小节节奏,学生在下面或上面自由摆音符。)

(教师将每组情况作启发性讲解)

4、砖石组合不好,房子就会垮。音符组合不好,音乐就难听。怎样才能使音乐好听?其中有没有规则?平时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就来熟唱民歌三百首,不会写歌也会哼。好!我们就从学唱民歌开始。

【出示歌谱一】《我的家乡日喀则》西藏民歌

①听琴默唱:将歌词代入旋律中。(提示学生第二轮比赛是唱民歌。)

②分析歌曲的分句。

【出示歌谱二】《小白菜》河北民歌

①教师范唱,学主将歌曲进行分句。

②学生找出为主的音。

【出示歌谱三】《嗄达梅林》内蒙古民歌

①教师唱民歌,学生默记歌谱。

②学生找出两个乐句之间的特点。

【出示歌谱四】《信天游》陕北民歌

①教师唱民歌并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学生学唱

②教师提示,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结构。

③结这首民歌的创作手法取“名字”。

民歌中这种手法用得很多,如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哈萨克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等。

5、分组比赛

(1)唱民歌。看哪一组唱得好。

(2)听琴抢答下列哪几首歌曲是采用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小白船》、《两只老虎》、《共产儿童团歌》

(3)“同头换尾” 的创作。四组学生分别在磁性小黑板上摆出结尾的两小节旋律,并唱出来。(教师与学生对摆出的旋律共同进行分析。)

三 、课堂小结

小结四个组的得分情况,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教案《壮丽的诗篇》

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 谭平

设计思路: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凡是歌颂和赞美党、祖国、人民、军队、领袖、英雄人物、壮美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歌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这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由开头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颂歌这种音乐作品体裁,在歌曲的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并能将自己的颂歌听后感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2、在听赏颂歌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与探究,寻找身边的或是曾经学过的颂歌,表演展示。

教学重点:

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特点和歌颂的对象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再唱颂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1、情景开课:背景播放《黄河颂》的音乐,学生进入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2、师: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度过这有限的音乐45分钟,希望我们今天的合作是愉快的。首先我们一起来听赏三首歌曲,请大家带着两个问题来听赏:(一)这三首歌曲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二)三首歌曲的情绪和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3、学生听赏音乐(出示三首歌曲片段:《黄河颂》、《欢乐颂》、《走进新时代》)

4、教师提问:A、谁来谈谈听后的感受?(生123

B、三首歌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情绪和特点?

5、从大家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首歌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生自由谈)

6、小结:都是对某一对象的歌颂和赞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颂歌(课件出示课题或板书)

[通过情景创设,直接用音乐将学生引入到新课之中,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互动参与,探究学习

1、音乐知识: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既然是颂歌,就必须有它歌颂和赞美的……(生:对象)

2、下面我给大家唱几首,看大家能不能听出我的歌声中歌颂和赞美了什么?

3、教师范唱

A、《祖国慈祥的母亲》B、《为了谁》C、《长江之歌》D、《精忠报国》

4、刚才老师给大家唱了几首,哪些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也来唱一唱?

5、请二至三名学生唱(先说歌名,然后唱一二句,再说歌颂的对象)

6、小结:同学们的演唱真精彩!我们歌颂的有党、祖国、军人、民族英雄、大好河山,这都是颂歌颂歌的范畴。(课件出示颂歌的完整概念及特点)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凡是歌颂和赞美党、祖国、人民、军队、领袖、英雄人物、壮美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借助音乐来表现黄河的气魄,从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自然过渡到新知识——颂歌的学习之中,无强加之嫌,也淡化了知识。]

三、分组合作,师生交流

1、师:我们刚才听了颂歌,了解了颂歌的知识,刚才有的同学还没机会展示自己,接下来请大家分小组合作,以颂歌为主题,设计你们的表演,只要是你喜欢的,你拿手的,都可以展示出来。

2、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歌颂的主题,搜集整理颂歌。

4、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大胆表演。]

四、才艺展示,评价小结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颂歌,可以先分小组,然后学生自由展示。(教师出示评价方式:评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歌唱小组、最佳演奏小组、最佳创意小组)

2、小结:音乐带给我们快乐和享受,今天我们学习的颂歌仅仅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请你们课后多搜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进行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让我们一起唱着《走进新时代》结束快乐的音乐课吧!

教师弹琴,学生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民团结一家亲》(作者:快乐老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体会歌曲的亲切、热烈的情绪,并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热爱红军的思想感情。和当今军民共建的鱼水之情。

2、简单了解舞剧的特点。

3、进行简单的配乐舞蹈表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看舞剧《白毛女》,说出表达的音乐情景。从而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道理。

二、教授新课

1、放新歌一遍。指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速度?表达的音乐情景?

2、师小结,并总结介绍歌曲内容。(出示幻灯片)

《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乡亲们慰问红军》中军民联欢时的一首以合唱为主的舞曲选段,它以亲切、优美、热情的旋律,描绘出乡亲们慰问红军的动人场面,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唱来感受军民之间鱼水般的深情。

3、 师范唱并指导生学唱新歌。

4、 弹琴解决重难点。

5、 听伴奏练唱。

6、 看视频,了解舞剧。

7、 师介绍,并出示舞剧有关图片。

8、 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表演(师放音乐生表演。)

三、课堂拓展

1、不管在旧社会解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随时都能找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事迹,199813亿双眼睛同时凝聚长江抗洪灾区,那惊涛拍岸撞痛了13亿颗心。然而,众志成城,百年不遇的长江特大洪水终于屈服在全民族团结一心的移山威力前。(这时观看放98抢洪救险的图片,配乐《为了谁》)尽管98抗险已过7年,但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谁能忘怀? 他时时激励着我们。让老百姓相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亲人子弟兵,因为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2、指导生:向人民子弟兵深情地说一句话。

三、下课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 谭平

今天是9月1日,参加工作已经是第十一年了,每年的这一天都是让我感到高兴和快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迎来了自己教学生涯中的又一批新生,又要接受新的教材,新的挑战了。

可今天,不知为什么,我却感到有点手足无措,因为今天是我市全面实施课改,在教学中实践推进的第一天。音乐课应该怎么样上好,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又该怎么样上,我一筹莫展。坐在办公室里,我先看了一下新课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七年级音乐书,红红的封面一下子使我激动起来,隐隐约约看到,大地一片通红,人们在勤劳地耕耘。是啊,每一节课都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一块需要开发的处女地,自己就象一个农夫,拿着犁铧站在田边,应该先想一下,该耕种什么?怎么样耕种?耕种会不会带来丰盈的收获?最后决定,先把书浏览一遍。本来暑假期间已经进行过新课改培训,可真正要付诸于实践,心里还是在不停地打着鼓。还不错,教材给人的第一感觉还可以,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吸引人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也预示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仿佛想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太模糊。接着看下去,《唱出心中的歌》、《零点乐队》,好啊,把流行乐队都搬上去了,《流动的音符》里面怎么会有《七个小矮人》?小矮人不是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那七个心地善良的小人吗?仔细一看,原来是把七个基本音级叫做七个小矮人,让学生玩组合的游戏。我眼睛一亮,初一学生刚进学校,由于各自小学的基础不一样,也不适合用什么发声、视唱,更不能讲音乐知识。就先给他们一点兴趣,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不是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吗?怎么做呢?就叫《七个小矮人》吧,请七个同学来扮演七个小矮人,给每人一个名字,反正学生上小学就知道了1(do)、2(ruai)、3(mi)、4(fa)、 5(sol)、6(la )、7(si),就这样给他们命名,然后怎么办呢?

想了一会儿,决定分三步走:第一步,就请七个同学上台,分别叫1、2、3、4、5、6、7,然后教师弹琴,当弹到哪个音的时候,那个同学就把手举起来,接着其他同学一起唱出来;第二步,来个小矮人找朋友,将两个音连起来,弹到哪两个音,两个同学就握握手,然后其他同学一起唱出这两个音,当然,在这一步里,两个音之间跳度不宜太大;第三步,搞一个自由组合,任意出来三个音,由低到高,让学生自己唱唱,看好不好听,不行的话,老师就用琴弹一遍,多搞几次组合。在这三步里,首先让学生巩固了音符,也训练了听音,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刚入校,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也许就是音乐课上的这一次握手,会使他们成为好朋友呢!

游戏做完了,按常规该上新教材中的歌曲了,可这对学生而言,未必太没有新鲜感了。正不知道怎么办,手中的鼠标一点,出来一个动画片,细一看,不是《蓝猫淘气三千问》吗,湖南三辰影库出品的大型动画片,湖南?教材不正是湖南的吗,而且学生都爱看动画片,也看过这部恐龙大片,好吧,让学生欣赏一段。说干就干,就从网上下载了一段动画,对了,后面也有了,就唱这部动画片中的主题歌《地厚天高》吧!一时,有了内容,有了主题,心中豁然开朗,前面的模糊如同被拨开的云雾,让我感到一片光明。这一课就叫《快乐的音符》吧,以蓝猫为中心串成一节课,先做游戏,再看动画片,最后唱动画片中的主题歌。有了这节课的脉络,我就认真地在电脑上备起课来。不知多久,终于备完了,会有效果吗?我在心里问了一下自己。先用一用再说吧,我用软盘拷好,拿上书和光盘,向多媒体教室走去。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学生鱼贯而入,在座位上安静地坐好了,我微笑着看了一眼全班同学,响亮地喊了一声上课。接下来,做游戏,看动画,唱歌,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做游戏时不断举手,唱得也很有精神,看动画时,就更来劲了,都边看边议论着剧情,还不时被动画人物的幽默语言和滑稽动作逗的开心大笑。当听到要唱唱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歌时,我的话音还没落,歌声就已经响起了,我赶紧走到钢琴前,找到了学生的音高位置,十分愉快地弹奏起来。接着又唱了唱有几句还不太完美的地方,学生都很快认识到怎么样正确的唱,一节课就在学生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了。

下课铃响了,学生走出教室,我才发现自己已经汗流浃背了,回味着刚才的一幕幕,觉得这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擦擦汗,也走出了教室。

(写于2003年9月1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音版初二音乐教案讨论区!有好的教案请贴在这里!

《让世界充满爱》 (作者:心在冬季)

教材内容:人音版初二一单元歌曲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 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教学内容:1、《让世界充满爱》教学重点: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具: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教学过程:(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 非典事迹 B抗洪抢险 C美国9.11救灾现场 D 希望工程)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
、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 B跟钢琴演唱歌谱 C跟钢琴哼唱旋律)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 - -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要求:(1)声音统一 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 充满感情(四)爱心感悟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 速度 演唱形式 表情 风格 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
、得出答案:
曲名 速度 演唱形式 表情 风格 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慢板 领唱、合唱 柔和、抒情 现代流行
2
、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五)爱心创作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 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六)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 非洲的灵感-音乐教案

非洲的灵感
义蓬一中 马丹丽

教材分析:
一、 咿唷嘞啦:是一首刚果民间歌舞曲。中等速度,其显著特点是极富节奏感,但是,它的节奏和旋律颇具特色。
二、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一首中非民歌。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演唱。演唱形式为无伴奏女声三重唱。这首歌从头至尾都采用了领唱和合唱相交替的非洲传统呼应歌的形式。
三、 寻找朋友:是一首几内亚民间歌曲。演唱形式是非洲歌唱中常见的应答歌。演唱中,比较简单的旋律不断有所变化。
四、 非洲民间乐曲片段:由(西非民间音乐)、(巴玛亚)、(战士的舞蹈)等组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
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 二、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
能够根据歌曲情绪编配节奏型,并为歌曲演唱作伴奏。?
? 三、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
曲的风格特点。?
?四、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 五、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以介绍学习非洲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非洲音乐有初步的了解。由于学生对非洲的音乐较陌生,教材所提供的歌曲较难唱,因此教学重点可放在体验听赏音乐。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学
1、 出示一段非洲片段—非洲狮(见教学光盘),提起学生们对本堂课的兴趣。
提问:大家认为这是哪个地方?
回答:
讲述学生心目中的非洲,谈谈对非洲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示相应图片(非洲地图、风土人情等)
师:一讲到非洲,很多同学肯定会立马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失身人面像等等。非洲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神秘,那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感受一下那里神秘的气息。
二:深入教学
1、 听一段具有特色的非洲音乐。(课件音乐下载于爱听音乐网)
提问:这个曲子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鼓)
出示一些鼓的图片,并稍加分析。(课件图片下载于哄啸音乐教育网站及百度图片网)
让学生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试打节奏。在打节奏的过程中插入歌曲“咿唷嘞啦”的前八小节歌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此歌。也可有意识的带动学生在打节奏唱歌的过程中舞动自己的身体。
2、分析曲子:
《咿唷嘞啦》是一首刚果民间歌舞曲。“咿唷嘞啦”(yi-you-lai-la)是刚果民歌中一种欢乐的衬词,本身没有什么具体含义。
歌曲背景:在非洲刚果,每当夜晚,月亮出来,人们借着月光,边唱边舞。歌词多是唱一些规劝人们应该如何做事的话语,通过歌声向人们述说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经验。
3、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唱(领唱+齐唱)
4、 全、班再次演绎曲子的前八小节。
5、 聆听整首歌曲,为下节课教学歌曲的下半部分做准备。
三:小结(略)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在《咿唷嘞啦》的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回顾上节课内容:歌曲前八小节。
二:深入教学:
1、 练习节奏。根据节奏加进旋律并加入歌词“啦”。
2、 注意区分相似旋律。等旋律熟知以后,加入歌曲歌词,完整的演绎歌曲。
3、 欣赏《阿伊亚—非洲的灵感》(采用先听再讲解的方式)
1) 歌曲简介:《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演唱的一首中非民间歌谣。全曲没有语义性歌词,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表达了一种相互呼唤的情景。
2) 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它是属于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无伴奏女声三重唱)
4、根据已经听过的两首非洲音乐,可得出它的一个特点——一人领唱,众人应和,为多声部音乐。
5、欣赏《寻找朋友》出示马林巴、果拉琴图片。(课件图片下载于哄啸音乐教育网站及百度图片网)
6、 实践与创造二
三:布置作业:寻找有关于非洲鼓的知识。

第三课时
一:引入课题:
1、 谈话的方式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继续在非洲的音乐王国里漫游,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动作,结合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2、 复习歌曲《咿唷嘞啦》
3、 学生展示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教师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并为以下介绍非洲鼓的教学埋伏笔。)
二:新课教学:
1、战士的舞蹈》《巴玛亚》《西非民间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应用节奏的相干知识。
(1)战士的舞蹈 2 / 4 快
X·X X·X| X·X X·X| XXX XX| XX X|
(2)巴玛亚 2 / 4 快
X·X X X| 0 X X|
(3)寻找朋友2 / 4 快
XXXX 0XXX | XXXX 0XXX|
2、比较《战士的舞蹈》《巴玛亚》和以前所学内容,对非洲音乐的特征进行探讨。
应用比较法,以小组为单位。
3、实践与创造三
4、音乐DIY:为歌曲《咿唷嘞啦》编配节奏型或动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歌曲节奏型或动作,并进行简单评议,选出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方案,并按其方案进行表演唱。
三:小结:
非洲音乐的特征?
??第一,非洲有多种特殊类型的音阶,非洲音乐的旋律通常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骨干音而进行的,有时干脆只由某种音型的不断反复构成。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很少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和各种变奏。?
??第二,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经常可以看到两声部结构的歌曲和器乐曲,有的是主调式的多声部,也有的是复调式的多声部。?
??第三,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非洲音乐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非洲音乐节奏可分为自由节奏和固定节奏两种。前者无明确的、有规律的律动感,一些地区的哀歌、赞美歌和少数宗教、历史歌曲属于这一类;而后者则具有规则的律动,并且可以借助于拍手、跺脚和敲击乐器,将其律动结构体现和强调出来。非洲音乐的节奏有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形式。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它通过单线条和多线条的种种变化和乐器的音色的明暗对比,可以产生交响式的音响效果,并表达出多种不同的内涵。有时,甚至具有语义性,成为一些部落用以传递信息的鼓语。因此,可以认为非洲的节奏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现代的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艺术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的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湘版初中音乐教案集(作者:谭平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合奏《一只鸟仔》,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小结:我听了大家的演奏,觉得真不错啊,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达到这种效果,看来下去以后大家还是练习了,我希望以后能保持下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乐曲《雪绒花》。

二、感受与探索

1、教师出示《雪绒花》旋律谱,学生集体视奏。

2、试奏体验:教师安排声部,学生分组自由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弹琴,分声部试奏

5、试合奏,教师再指出其中应注意的地方,学生再练习

6、齐奏《雪绒花》

三、创作与表现——加花添彩

1、大家试奏同一旋律之后,动动脑筋,利用现成的乐器,为乐曲加花添彩。

2、打击乐设计:

双响筒 xcx’xcxxcx

3、自制打击乐器(可以课后完成)

4、为主旋律加花:根据乐器的特点,将全曲的主旋律进行恰当的分配,并填空加花,这就是最简单的编配。如:

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为乐曲配加花,然后一起演奏。

四、教师小结,下课。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的祖家是歌乡

课题: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民歌,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感,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歌舞导入、创设情景:

播放一段高山族的音乐《阿里山的姑娘》,并在背景音乐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然后教师提问:刚才老师表现的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生回答。然后教师小节。展示课题《我的祖家是歌乡》

二、学唱歌曲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高山族的风土人情,并简单的介绍《我的祖家是歌乡》作品。

2、播放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3、老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琴演唱歌词B、跟琴演唱歌谱C、跟琴哼唱旋律)

4、学生随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6、重点解决第二乐句:66 66 | 61 21 | 6 53 | 3--- | 3---|

7、再次跟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轻快有感情地演唱。

8、尝试用分组演唱形式练唱(分两大组,一组唱,二组拍节奏,反之)

要求:声音统一,气息流畅,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三|课堂拓展: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高山族的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那么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高山族的歌曲?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高山族人民不仅歌好舞也好,还有一种特有的“杵乐表演”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放资料杵舞)

3、然后根据资料学生自己给我的祖家是歌乡编排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教师小结,然后在歌曲《爱我中华》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附录:(这是我上课时的设计,请大家多指教)

师生 问好,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咱们都知道,我国的疆土辽阔,民族众多,那么谁能够回答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民族?(生回答,师总结)对,56个民族,有句歌词唱的好叫做:56个民族56枝花,这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有我们汉族,白族,高山族等等,这五十六个民族就象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一样,团结,互助,在共同建设和祝愿着我们的国家。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放一段音乐,做几个舞蹈动作,看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是哪一个民族的音乐,哪个民族的舞蹈。

表演完了,谁能说一下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环视学生)请举手回答。师:对,是高山族的,高山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勤劳朴实,热情开朗,用他们自己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装点着他们可爱而又美丽的家园。(此处播放图片,边欣赏边讲解)。

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欢快活泼而又带有舞蹈性的高山族的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板书放音乐。

歌曲我们听了一遍,这是一首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所谓排湾支系是因为这个民族由于居住地区和语言上的不同,又分为十几个支系,排湾便是其中的一支,我的祖家是歌乡便是属于歌舞类的一首欢乐舞曲,好,我们再听一遍这首歌曲,注意,提要求,带问题欣赏,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上是怎样的?生回答,师总结(具体学习这首歌曲,过程自己掌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同学们学的很快,也很认真,那么同学们在掌握了这首歌曲之后,还有谁能说一下,你们还知道哪些高山族的歌曲?师总结:同学们了解情况》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高山族人民不仅歌好,舞也好,还有一种特有的“杵乐”表演,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放资料/

然后是自己的创编。老师提示。之后对他们的表演加以肯定。

最后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了解了高山族民歌的一些特点以及高山族特有的杵乐表演,无论那种形式的表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深的热爱,是的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就象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一样,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共同祝愿和发展着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中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国家,团结我们的各族兄弟姐妹,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加稳定,更加繁荣昌盛,在《爱我中华》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椰风海韵(第二课时)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者:箜篌)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体验《雨打芭蕉》及《八骏马》的音乐情绪,
2.听辨和了解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初步认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
3.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奏《斗笠舞》,尽力使声音间做到和谐、均衡,并能为《斗笠舞》的合奏即兴的编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初步认识并听辨出广东音乐与福建南曲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2.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相关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我的祖家是歌乡》及《五指山歌》,(过程略。)
第二课时:聆听《雨打芭蕉》及《八骏马》,初步认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能听辨出乐队中的主要乐器。演奏《斗笠舞》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民间音乐。
二、感知与鉴赏
(一)聆听《雨打芭蕉》
1.展示一幅下雨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一下在民乐当中有哪些乐器可以用来表现下雨?
2.聆听全曲,要求:听听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广东音乐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结合音色效果介绍扬琴,高胡,琵琶,月琴,横箫)
4.再次完整聆听音乐,注意音乐的情绪及风格特征。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引导学生通过流畅明快的旋律来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
(二)聆听《八骏马》
听完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广东音乐,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下福建南曲的魅力。
1.欣赏名画《八骏图》引出福建南曲中的《八骏马》教师简单介绍福建南曲的特点。
2.乐曲采用洞管的形式演奏。结合图片介绍《八骏马》演奏乐器: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
3.完整聆听全曲
运用表格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通过乐器,音色,旋律,情绪,节奏等方面与《雨打芭蕉》进行对比,从而领略两种不同乐种的风格特点。
4.分别找出两首乐曲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三、听辨训练
聆听几首乐曲片段,判断其中哪一首是广东音乐。说说是根据哪些因素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乐器、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考虑)
四、演奏《斗笠舞》
1.先一起学唱《斗笠舞》旋律,为准确演奏做准备。
2.分声部分别演奏,竖笛Ⅰ要注意旋律的连贯性、流畅性及句法;竖笛Ⅱ要注意时值的准确性。
3.合奏,要求两个声部要均衡,熟练后再加上钢琴伴奏。
4.引导学生为《斗笠舞》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在此基础上合作演奏。
5.引导学生发现《斗笠舞》与《五指山歌》的关系。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分析对比,初步了解了两种不同乐种的音乐风格特点,认识了它们的演奏乐器,从而更加地喜欢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音乐;又通过竖笛演奏,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训练,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今后还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少版《课题希望与你同行》(作者:何曾)

教学内容:

1. 欣赏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2. 教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力量。让学生由此有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与审美观。

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气氛的调动与把握。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视觉激发兴趣,引起共鸣与深思。

1. 通过学习让同学们的共同参与和在学校这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与共同生活引出“合作”的概念。

2. 学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让学生感受团结合作的精神与力量。

3. 在演唱《希望与你同行》时,再次让学生体会到在困难和危难时应精诚合作,大家拧成一股绳,是才坚不可摧的。

4. 提问引出“什么力量让我们能藐视一切困难?”“是希望.”

教学过程:

一、放磁带《希望与你同行》,

二、 各人朗诵《希望与你同行》

1.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歌词。

三、共同学唱歌曲.

1.找出自己认为难唱的地方。

2.解决难点,逐句教唱歌谱歌词。

四、合唱歌曲

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七、总结: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合作与成功。

作者简介:

龚耀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乐创作》常务副主编,并任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等。195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1963年毕业于本院作曲系,后在中国音协任职,30多年来共创作了各类声乐、器乐作品共1000余首,其中《雨花石》、《小鸟请到这里来》《国旗颂》等在全国颇有影响。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优秀青年创作奖”,近年来创作的《爱星满天》、《绿荫》等分获全国儿童音乐电视金奖。代表作品有:交响音画《哈纳斯湖》,歌剧《风雨花》等,并创作了影视音乐200多部。已经出版的作曲理论专著有《儿童歌曲作法》、《青少年学作曲》、《歌曲创作漫谈》等。从1985年起先后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作曲、配器客座教授。获得国务院颂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特殊津贴”。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音乐:

                 一个真实的故                               教学目标: 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同学们都听过故事吗?我们从小到现在应该听过很多很多故事了,这节课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__一个真实的故事.
新授:
1. 听赏<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 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听听这首歌讲了怎么的一个故事?
(播放音响).

 生:听后 谈谈讲了个什么故事?.

2. 再听:感受歌曲的速度是否有变化?速度的变化对歌曲情绪有什么影响?
3. 歌曲分析:

 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抒情委婉的诉说了一个凄美的故事>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歌曲:第一部分(听),它的旋律深沉流畅,用口语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歌曲的深沉意境.第二部分(听),它的曲调色彩变的明亮开阔,歌曲以拟人的手法,反问的语气谱写了一曲天地之间的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整个歌曲充满了人性美,音乐在流动的旋律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4.再次聆听歌曲,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可以跟着轻声的哼唱,可以展开你们的思绪,放飞你们的想象,去品味这优美的旋律,去体会理解歌曲给人的心灵启迪.

5.通过欣赏分析歌曲,谈谈你的感想?(作为生命体的人和动物在地球村是否应该平等?面对现今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6.再听,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诵独白,学生大声跟唱歌曲.
7.教师小结: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2>连接转入
师: 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图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
1. 听赏<爱的奉献>
2. 交流听赏感受
(1) 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
(2) 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奉献的源起.
(4) 情感的归纳
<3>老师承转
师: 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手拉手>.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1.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
2. 随琴视唱一遍. (难点节奏讲解)
3. 齐唱与课堂形式
<三>课堂小结
师: 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同学们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发表于 2005-12-7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月儿老师,辛苦了,这样大家找教案就方便多了!我看了看,几乎挺全的了!您真是细心人呀!
 
发表于 2005-12-8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5-12-8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的祖家是歌乡(作者:秋水望断

课题: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民歌,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感,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歌舞导入、创设情景:

播放一段高山族的音乐《阿里山的姑娘》,并在背景音乐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然后教师提问:刚才老师表现的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生回答。然后教师小节。展示课题《我的祖家是歌乡》

二、学唱歌曲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高山族的风土人情,并简单的介绍《我的祖家是歌乡》作品。

2、播放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3、老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琴演唱歌词B、跟琴演唱歌谱C、跟琴哼唱旋律)

4、学生随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6、重点解决第二乐句:66 66 | 61 21 | 6 53 | 3--- | 3---|

7、再次跟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轻快有感情地演唱。

8、尝试用分组演唱形式练唱(分两大组,一组唱,二组拍节奏,反之)

要求:声音统一,气息流畅,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三|课堂拓展: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高山族的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那么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高山族的歌曲?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高山族人民不仅歌好舞也好,还有一种特有的“杵乐表演”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放资料杵舞)

3、然后根据资料学生自己给我的祖家是歌乡编排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教师小结,然后在歌曲《爱我中华》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附录:(这是我上课时的设计,请大家多指教)

师生 问好,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咱们都知道,我国的疆土辽阔,民族众多,那么谁能够回答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民族?(生回答,师总结)对,56个民族,有句歌词唱的好叫做:56个民族56枝花,这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有我们汉族,白族,高山族等等,这五十六个民族就象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一样,团结,互助,在共同建设和祝愿着我们的国家。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放一段音乐,做几个舞蹈动作,看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是哪一个民族的音乐,哪个民族的舞蹈。

表演完了,谁能说一下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环视学生)请举手回答。师:对,是高山族的,高山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勤劳朴实,热情开朗,用他们自己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装点着他们可爱而又美丽的家园。(此处播放图片,边欣赏边讲解)。

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欢快活泼而又带有舞蹈性的高山族的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板书放音乐。

歌曲我们听了一遍,这是一首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所谓排湾支系是因为这个民族由于居住地区和语言上的不同,又分为十几个支系,排湾便是其中的一支,我的祖家是歌乡便是属于歌舞类的一首欢乐舞曲,好,我们再听一遍这首歌曲,注意,提要求,带问题欣赏,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上是怎样的?生回答,师总结(具体学习这首歌曲,过程自己掌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同学们学的很快,也很认真,那么同学们在掌握了这首歌曲之后,还有谁能说一下,你们还知道哪些高山族的歌曲?师总结:同学们了解情况》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高山族人民不仅歌好,舞也好,还有一种特有的“杵乐”表演,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放资料/

然后是自己的创编。老师提示。之后对他们的表演加以肯定。

最后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了解了高山族民歌的一些特点以及高山族特有的杵乐表演,无论那种形式的表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深的热爱,是的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就象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一样,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共同祝愿和发展着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中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国家,团结我们的各族兄弟姐妹,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加稳定,更加繁荣昌盛,在《爱我中华》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  我是新手   还得向前辈们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05-12-11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呀.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了。现在可真是热闹啊!

谢谢各位传这么好的东东,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05-12-15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方便我们着这些音乐教师,谢谢了

 
发表于 2005-12-16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1、会唱《小鸟、小鸟》,能够运用正确,轻巧而活泼的声音表达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 怀。
2
、聆听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感受两种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作品的异同。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1、合唱曲《小鸟、小鸟》是作曲家刘庄为电影《苗苗》创作的歌曲,这首欢乐、活泼的儿童歌曲 ,是以平行三度为特点的童声二声部合唱,具有鲜丽、明亮的色彩效果。
2、《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描绘
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
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1、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
2、检查作业:分小组表演歌曲
3、歌曲《小鸟、小鸟》
A 齐唱,评价:
a段——使用后起拍,富有跳跃感,形象鲜明,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b段——第一乐句的六度大跳与a段对比,把歌曲推向了高潮。
B 学生指挥,集体齐唱(副歌部分用大三指挥,把歌曲的对比感觉表现出来)
C 指名学生领唱主歌,其他同学齐唱副歌。
D 各组设计动作表演歌曲
E 指名学生表演歌曲
4、欣赏《苗岭的早晨》
引入:《小鸟、小鸟》是歌唱大自然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来判断感受下面的歌曲是否也是赞美大自然的。
A 聆听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初听:感受作品描绘了什么情景
讲解:教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感受
思考:乐曲的结构,及每段的情绪
实践:用吹口哨参与鸟鸣;用分组拍手的方式参与歌曲的旋律
B、聆听口笛曲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思考:两种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作品的异同
5、教学延伸:
表演歌唱大自然的歌曲。

教学总结作业:
收集有关苗族的知识,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发表于 2005-12-16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教案都是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的~!~

 
发表于 2005-12-16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苗岭的早晨》

[年级]

七年级(上)

[课型]

单一课(音乐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表现和感受音乐中参与律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2、通过学习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享受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理解作者的意图。

[教学方法]

1、通过听、唱、动、议、创等一系列的参与活动,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多次的分组讨论,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3、运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苗族的风俗、服饰等资料,或去学学苗族的歌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一课已经认识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其中一个少数民族——苗族的风土人情。

1、请学生说说收集到的有关苗族的资料。

2、播放课件——有关苗族的资料。

连接: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苗族美丽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二)、讲授新课。

1、初听:完整地欣赏音乐,然后让学生畅谈感受及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描绘什么情景的。

2、提问:这么动听的乐曲是哪一位作曲的呢?(播放课件——介绍作者)

3、提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主奏?(播放课件——乐器介绍:小提琴)

4、分段听:乐曲是A、B、A结构,让学生看着课本的插图,每听一段,讨论一下,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用这三段音乐描绘的情景,各抒己见后由教师作归纳。(播放课件)

第一部分(一个较长的描绘性引子)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了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音调,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的春色之中。(学生视唱旋律,感受苗族“飞歌”音调的特点。)

接着,乐曲转为快速演奏。小提琴吸收二胡滑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鸣唱,钢琴配合鸟鸣回声,宛如山林晨曦中百鸟尽情欢唱的情景。(学生用头、手等肢体律动,模拟小鸟鸣唱、飞舞的动态。)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取材于引子的音调而加以发展,互成对比又互有联系的完整的段落组成。首先是在钢琴的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的欢快热烈的旋律。

第二个旋律在中音区奏出,情绪活泼,富有弹性。

接着在钢琴刮奏之后,第三个旋律在小提琴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带有劳动的节奏特点。

随后,这个旋律由慢渐快,并在高音区以更快的速度重复,此起彼伏,互相呼应,犹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情景。随着音乐在不断加快的速度中达到了高潮,戛然而止。

第三部分是短小的结尾段。音乐又转入了自由的散板,再现了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于这个再现有很大压缩,因而起尾声作用,与第一部分遥相呼应,使苗族山寨的秀丽景色又一次重现在人们面前。

5、再听:完整地再听一遍乐曲,要求学生按课本第14页中的第一个问题参与律动或吹口哨。(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可以为大家即兴表演)

6、欣赏口笛曲《苗岭的早晨》,把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个作品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我们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相信同学们这节课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板书设计:

《苗岭的早晨》

曲式结构

速度

情绪

音乐表达的内容

A

优美

抒情

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

跳动

活泼

山林中百鸟尽情欢唱的情景……

B

欢快

热烈

粗犷

幸福

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

A

优美

抒情

苗族山寨的秀丽的景色又一次重现在人们面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