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湖北音乐文物:编钟·乐器(勿回复,请另帖讨论)

6
回复
193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31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概述:

  (1)乐器出土情况 曾侯乙墓的发掘,是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空前大发现。墓中所出乐器有9种;编钟、编磬、鼓、琴、瑟、均钟(律准)、笙、排箫、篪,共计125件。还相伴出有与部分乐器配用的击奏工具(如钟槌、鼓槌等)10件和各种附件;(如钟架、磬架,磬匣、瑟柱)等。乐器大部分出自中室,有编钟一架65件,编磬一架32件,鼓3件,瑟7件,笙4件,排箫2件,篪2件,共115件。出土时,它们基本保持着下葬时的位置和状态,编钟靠西壁和南壁立架陈列。多数钟依旧悬挂在钟架上,两根彩绘撞钟棒斜靠在钟架上。编磬靠北壁立架。尽管此墓因早年被盗,洞中泥土下塌,磬体被掩埋且毁损严重;但多数磬体保持着原来的悬挂形式和排列关系。建鼓树立在该室南部东壁旁,靠近编钟东端。瑟、笙、箫、篪和2件小鼓因椁室内积水有所漂移。但大体上仍可看出,这些丝竹乐器及小型鼓在当时,被陈列于钟、磐、建鼓所构成的长方形空间之内。三面悬金石,其间并陈丝竹,应是战国初诸侯宫廷乐队的基本建制及其演奏时的大体布局。乐队正对该室沿东壁陈放的镂铸精工的尊盘,以及蔚为壮观的鉴缶、联禁壶等礼器和东室的主棺,俨然是一座2400年前规模宏大的地下音乐厅。

  东室出土的乐器有瑟5件,琴l件,均钟l件,笙2件,鼓l件,共l0件。虽也因墓内积水而漂离了原来位置,但多数仍集中在主棺东侧,可看出当年的大致布局。这些乐器同被配置于东室,应为当时诸侯常用的另一种乐队——寝宫乐队的建制。

  钟、磬、鼓所用的击奏工具,多散乱漂移在所属各器附近。显然,当年下葬时,是有意识地按当时实际奏乐的情形安排的。中室和东室还各有l件竹笥,其中盛满备用的瑟柱。北室出土有供收藏石磬用的3件磬匣。

  (2)曾侯乙墓乐器的重大学术意义 曾侯乙墓乐器的出土,首先使人们对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周礼·春官·小胥》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辨其声。”“乐悬”实指钟、磬之类大型编悬乐器的配置,是周代礼乐制度中体现等级的重要内容。郑司农云:“宫悬,四面悬;轩悬,去其一面;判悬,又去其一面;特悬,又去其一面。像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悬;轩悬,三面,其形曲。”故轩悬又称曲悬,乃周代诸侯享用的钟磬之制。曾侯乙钟架两面,磬架一面,其布局正是文献所说的“三面,其形曲”的轩悬。而曾侯乙国君身份肯定,享用轩悬之制于礼制极合,这就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对于研究周代礼乐制度,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实例。

  其次,首次发现了一些久已失传了的或形制最早的古乐器。

  此墓出土的乐器中,有些乐器我们仅能从一些早期的文献,如《诗经》、《楚辞》中略窥一二,于其确切形制,已是不甚了了;有的甚至连其名称都早巳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墓中出土的十弦琴、均钟、排箫和篪,即是这方面的生动实例,它们已失传了2000年左右。

   西周的琴已是十分流行,《诗·关雎》即有“琴瑟友之”之类辞句。曾侯乙墓发掘之前所见最早的琴,是出自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的七弦琴。而此墓所出的十弦琴,则是另一形制的东西。它多出三根弦,将涉及到演奏手法、音乐风格、音阶韵律、琴的音响性能等一系列问题,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墓中出土的均钟,最初无人识得。它形如棒槌,器身狭长,岳山低矮,共鸣箱小到使乐器无实际演奏价值的地步。故以前暂定名为“五弦器”或“五弦琴。”经黄翔鹏先生考证,该器就是《国语》中所载“度律均钟”中的“均钟”,一种古代的正律器;也可以说是一件周代的律准,而并非是一种用于实际演奏的乐器。它身上多处彩绘12只一组的凤鸟,正是12律的象征。其颈背所绘珥蛇乘龙怪人,应为自上天得乐的夏后开(事载《山海经》)。琴面的黑漆素面部分,为取音之处,其正好占有效弦长的一半;以其五弦计,于此处恰可获取曾侯乙编钟律学体系的全部音律。它在中国乐律学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排萧 《九歌·湘君》:“吹参差兮谁思”中的“参差”即是指它。它的形象在汉代石刻、魏晋造像甚至隋唐壁画中尚能见到,往后便难觅其踪了。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实物正是由13根参差不齐的小竹管并列缠缚而成。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也曾出土过l件石排箫,形制与曾侯乙墓中的竹排箫完全相同,可见先秦的排箫确系如此。清儒根据古人“参差形如凤翼”等记载,顾名思义,制成长管在两边,短管居中间,状如双翼,外加一个双翼形木座的排箫,显为牵强附会的假古董。

   亦仅见于古书记载。《诗·何人斯》就有“仲氏吹篪”之句。它的形制,可见于《尔雅·释乐>>郭璞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横吹之。”又见于宋·陈阳《乐书》:“篪,有底之笛也,横吹之。”但在见到它的实器之前,人们仅知它是一种似笛非笛的横吹竹管乐器。篪终于在曾侯乙墓中又与世人重逢。通过它的形制结构,可以了解到它独特的性能和演奏方法。篪与竹笛由于开闭管的不同,其音乐、音响性能,如发音原理、音色、音阶结构等均有着较大的区别。篪在历史上的消失,导致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知笛而不知篪,或知篪之名而不知其形。

   这种久已失传的古乐器虽非首次发现,但墓中所出的瑟在年代上是较早的,数量达12件之多,且大多保存完好,这在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尤其是这些瑟的造型、制作及彩绘的精美,更是以往出土古瑟中所罕见的。其尾端浮雕穿插交错的大蟒和两条相对的龙,周身髹深朱红色漆,首端和两侧的小方格底纹上绘有飞鸟图像。

   起源极早,一直流传至今。墓中的5件笙,是其较早期的形态。可贵的是,墓中还保存了带有调节音高的点簧物的竹制簧片。其舌与框的缝隙间,连发丝都难以插入,合乎科学的发音原理。

  木腔皮面鼓 中室出土了3件,即有柄小鼓、小扁鼓和建鼓。其中建鼓是首次发现的珍贵乐器。鼓面径达0.8米。用一根长木杆穿透鼓身,将其高高支于青铜座上,鼓座由数十条镶嵌无数绿松石的龙穿插盘绕而成,不愧为古代青铜冶铸史上的奇迹。这些鼓的发现,使人们加深了对这一类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使用最为广泛的乐器的认识。

  钟 磬 这两种乐器,在一些早于曾侯乙墓的古墓里已多次发现;但像曾侯乙编钟那样有完好的钟架,钟体井然有序地悬挂其上的;像曾侯乙编磬那样有精美的磬架,可以看出编列方式的,则前所未见。更不用说它们的规模是最大的,制作工艺是最高超的,音乐性能是最好和最完善的。其上数干字的乐律铭文,作为一部记载早已失传了的古代乐律学理论的先秦文献,是最为珍贵的。

  (3)先秦音乐艺术和音乐科学的高度水平 渊源极古的“八音”乐器分类法,早广泛应用于先秦。曾侯乙墓中所出125件乐器,已具“八音”中之“六音”。即除土、木两类缺项外,余金(编钟)、石(编磬)、革(建鼓等)、丝(琴、瑟等)、匏(笙)、竹(箫、篪)等“六音”俱备。它较之历次出土的乐器,是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一批。

  在音乐声学和乐器制造方面,当时的乐师和工匠们已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和高度的工艺技能。“一钟二音”构想的实施和应用,便是最生动的例证。这一现象,音乐学家在前几年考察西周钟时已有所发现;然而唯有曾侯乙编钟出土后,以其明确无误的标音铭文,才得以使人们确认,“一钟二音”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古代乐师一项辉煌的科学发明。

  墓中出土的瑟,其共鸣箱的制作方法有三种:一为整木掏制;二为主体以整木掏制,后嵌入底板;三是多木拼制。第一种是传统方法,二三两种是改进后的方法。第三种一直沿用至今,说明它符合科学原理。


 
发表于 2006-2-2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国宝曾侯乙编钟出土秘闻★

20年前,在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这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是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在过去的十十个春秋里,曾侯乙编钟那古朴、粗犷的千古绝响荡乇寰宇。1997年7月,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庆典音乐会上,“国之重器”编钟奏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强音。风雨沧桑,二十年,当年参与发掘的人们已是白发苍苍,忆起当年,他们无不为之振奋,那是他们生命中闪亮的时刻,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八十厘米千钧一发 国宝编钟险些被炸.

说起20年前的往事,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时任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的谭维四教授白发颤动,仍激动不已;那真是“一波三折、千钧一发”。
1979年9月,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驻军,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雷达修理所扩建营房。在东团坡山岗上开山平地时,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径庭的“褐土”。该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并迅即向随县县委汇报。
县里派一位搞文化的同志去看现场,因缺乏考古意识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至1978年2月,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解所长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县委汇报。此次县里派出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懂考古学的王副馆长初步判定是座古墓,遂向原襄阳地区文化馆报告。是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率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
当勘探小组发现这片“褐土”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时,谭老断定:“褐土”之下必有奇珍的古墓难逃灭顶之灾。

.水中摸出中华瑰宝 一根木柱暗藏机关.

“开棺了,擂鼓墩要出大宝贝啦!”
考古发掘队完成现场清理工作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
围观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有的群众甚至带上干粮和被单,睡在部队营房门口,等逢开棺后亲睹祖宗留下的“稀罕”物。据负责考古现场保卫、物资后勤供应的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周永清老人回忆,当年县城只有4、5万人,可涌上墓区围观的群众就有两万之众。公安、民兵和解放军组成的人墙屡屡群众冲垮,直到空军派出直升机航拍墓区全景时,才说服部分群众暂时离开现场以便拍照。
起吊墓室椁盖板的难度主考古队员始料不及。47块椁盖板均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约4吨。部队支援的解放5吨吊在这些大家伙面前束手无策。情急之下,临时开来的黄河10吨大吊车上场应战,几经周折才得以成功。椁盖板揭开后,出现有人们眼前的并不是满是宝藏的地宫,而是一幅惨景——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3米深的浑水里,一些棺木横七竖八的浮在水面上。
当工作人员清理出这些浮棺并往外抽水时,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浑浊的水面下看不清是何物。这时,西半球青年发掘队员自告奋勇地爬上跳板,趴在水面上方顺着横梁往下摸。
“是编钟!我摸到一排编钟啦!”在小伙子兴奋地喊叫声中,人们惊喜万分。在场的考古专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们知道,在这么高的位置出现成组编钟,再往下走肯定还有“大家伙”。狂喜之余,人们谁也没有想到,在横梁旁轻轻晃动的那根柱子,竟让此次发掘留下了一个千古遗憾。

.木柱折断千古遗憾 秦汉盗墓望水兴叹.

在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中,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为之争论的疑团,也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因之惋惜的遗憾。
最早出现在墓室水面上的那根木柱,待到水落石出时竟酿成了此次考古发掘中的千古遗憾,原来,这根木柱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乐器“建鼓”的支架,木柱贯穿鼓身垂直于地面,因此人们看到水面上的木柱时,建鼓已在水中耸立了两千多年,当积水逐渐抽去时,由于巨大的鼓身脱离了水的浮力,受腐蚀的木柱再也无法支撑鼓身的重量折断倒地。这个极具考古价值的场景被当时考古发掘摄制组的“编外组员”随州市群艺馆摄影师余义明无意中拍摄下来,一直珍藏至今。
让考古学者争论了近二十年的疑团,源自曾侯乙墓椁盖板上的一个盗洞。在勘探之初,考古人员曾在曾侯乙墓中室上方的椁盖板上发现一个80厘米见方的盗洞,造成一根椁木塌陷和泥土涌入。根据现场遗留的一些盗墓工具分析,此墓大概在战国晚期至秦汉时被盗墓贼光顾过。曾侯乙墓中的文物是否完整、墓室积水是否因盗洞造成是考古学者争论的焦点。
前不久,湖北省博物馆、地质大学等有关专家对曾侯乙墓墓区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实地勘探研究,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曾侯乙墓所处地层位于地下水水平面之下,埋藏后不久地下水就已经渗入,千百年来保持了古墓室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位置,由于墓室内积水的形成是在盗洞被挖之前,所以可以推断盗墓贼当年无法进入墓室盗走文物。
说起墓室积水,不仅挡住了盗墓者而且还从加一方面保护了墓中的大部分文物。历经2400多年,总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除少数几件因积水、震动掉落地面,其余全部整齐地挂在木质的钟架上,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
  这恰巧验证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谚语“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钟乐绕梁举世无双 国际壮歌震惊东方.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考古工作者都被这前所未见青铜铸器惊呆了。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后音乐家黄翔鹏、王汀寺人闻讯赶来现场,日发继夜地对全套钟逐个进行测音。当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时,两位专家喜得手舞足蹈。经与考古专家们分析论证后,大家决定“只见其形、不闻其声”不算认识编钟,要敲响它,才能体现价值。
1978年8月1日。建军节。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日下午,历史上的第一场,也是唯一的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这是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忆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那场独一无二的音乐会,是担了风险的。重新组装复原后的编钟重达10吨。木质横梁在水中泡了两千多年如今能否支撑得住;尤其是部队礼堂的地板,能否担得起这前所未有的重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人们在礼堂舞台的地板下层层加固。
首次奏响编钟应该敲什么曲子?作为音乐会主持人的谭老经反复思考决定曲目要表现“古今中外”。于是,音乐会发《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反映共产主义的《国际歌》乐曲落幕。音乐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演出结束时,听从竟一时“痴迷”,停顿数秒,才掌声雷动,许多人泪水涟涟。
编钟是“国宝”,“国宝”当然不能随便敲击。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当年研究及复制所耗资金达百万之巨。

.二十春秋改革开放 沧桑中华情有独钟.

如今,曾侯乙编钟(原件)、尊盘及大量同时出土的珍贵文物保存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内。该馆共收藏了19件(套)“国宝”级文物,其中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8件(套)之多。但当年编钟从随州运抵武汉,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史。
曾侯乙墓考古的重大发现,轰动全国。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治秋从北京赶赴现场视察。根据国家文物法规,王老就文物的保管总是提议:“要赶快做木箱,放在一起集中保存。”此语一出,考古现场的“大管家”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周永清警觉地意识到,编钟很有可能运至武汉。他以上向县委汇报。
“编钟出于随州大地!理当留在随州!”这是当时随县人上上下下的朴素想法。为了留下编钟,随县采取了种种措施。作为县里考古现场“特派员”的周永清也反复同考古发掘队队长谭维四教授交涉,双方难免唇枪舌战。当时随县的一位负责人在讨论编钟去留问题时,激动之下对周老说:你就是坐在车头前,也要留住编钟!
然而,当时随县没有博物馆,无法保存这批国家文物,也无科技力量进行研究。最终,关于编钟是留在随州还是运往武汉的报告,摆在了当时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的办公桌上。陈丕显书记当即“拍板”,电令随县县委协助考古队将编钟等出土文物运往武汉省博物馆集中保存。
在省委指令下达考古现场的那个夜晚,谭维四与周永清这两位在编钟去留问题上的“对头”,坐在擂鼓墩的山坡上,推心置腹促膝长谈。仰望夜空,繁星点点。周永清双眼闪出泪花:“作为随州人,我对编钟有着独特的感情,作为党员,我无条件服从党的安排。”次日清晨,老周二话没说,亲赴大洪山为文物出运武汉准备包装木材。在100多天的考古发掘中,随县人心地高洁,功不可没。
编钟启运之日,细雨霏霏。数千人伫立随县街头目送车队缓缓驶去。有人泪洒衣襟,这表达了随州人对编钟的感情,也昭示着随州人对编钟的责任。
二十春秋弹指一挥间。“编钟故里”的随州人对编钟至今魂萦梦绕。不久,随州这块当年楚国的土地上,将耸立起一座编钟造型的博物馆,曾侯乙墓墓坑原址也将完成原地脱水保护,复原当年出土时的盛况。
编钟出土二十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风云际会,两千年后,编钟的身上映射出中国国运的沧桑巨变。在香港回归之日维多利亚海湾上空回荡的世纪强声,是编钟的声音,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呐喊。
编钟,是我们的先人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一个复兴的中华民族,也必将为世界贡献得更多。
 

★昭王有难奔随国鎛钟一尊谢曾侯

  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65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的,自成一体。这件 钟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钟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其形制独特,花纹繁缛,制作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鎛钟镇部镌刻有31字的铭文,其意思是说,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楚王熊章从西阳回来,专门为曾侯乙做了这件鎛钟,送到西阳,让曾侯永世用享。铭文的内容与其他钮钟、甬钟的铭文内容完全不同,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说明鎛钟与曾侯乙编钟无关,原本就不是一套的,可能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经研究,学者们发现,它把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挤掉了,将其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表示对楚国的尊重,楚国给曾国送如此厚重的礼品,说明曾楚两国的友好关系非同一般。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七雄中的强国,在楚怀王以前,楚国是相当强大的,所以苏秦说:“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支十年。”如此强大的楚国为什么会给小小的曾侯送那么厚重的礼品呢?
《史记》和《楚世家》都记载了楚昭王奔随这个故事:公元前506年(即楚昭王10年),吴王阖闾和他的同胞兄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国,五战获胜,最后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即现在的江陵)。当时,吴国手握军事大权的统帅伍子胥都参与了这次伐楚战争,占领楚国后,伍子胥和伯嬉嚭大夫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命士兵将楚平王的坟墓掘开,拖尸于棺外,用皮鞭抽打其尸体,然后曝尸于荒野。
破城之时,楚昭王慌忙从郢都逃走,逃到云梦泽时,被吴军射伤。这时,楚昭王急忙逃到郧国,郧国国君的弟弟认为楚昭王不仁不义,要杀他。于是,楚昭王来不及喘息,又急急忙忙逃到随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昭王奔随”。吴王阖闾听说楚昭王逃到随国,立即率兵赶到随国。这时随侯(即曾侯)禁闭城门,调遣兵力,加强防卫。吴王阖闾赶至城下对随侯说,周天子的子孙,分封在江汉流域的,都被楚国灭掉了,你随国(即曾国)迟早也会被楚国灭掉的,你还是早点把他交出来,让我杀掉他。吴王阖闾并且要率兵亲自进城寻找,随侯坚决不肯,并说:“随与楚国世代友好,你不要再说了,楚昭王不在随国,他已经逃走了。”吴王没法,只好带兵离开了随国,回到楚都郢去了。就这样,随侯保护了楚昭王,楚昭王因此而感激随侯。恰在这时,楚国的援军赶到了,将吴军打得大败,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见大势已去,自己带兵回到吴国自立为王去了。吴王阖闾得知这一消息后,慌忙带兵离开了楚国的郢都回到吴国。这时,楚昭王才得以保全性命,回国复位。
鎛钟铭文上的楚惠王熊章就是楚昭王的儿子,为了报答救父之恩,楚惠王才将这如此精美的鎛钟送给曾侯乙,以表达两国的友好关系。江汉诸姬尽灭于楚,唯曾独存,也可能就是因为曾、楚两国世代友好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6-2-2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曾侯乙墓文物—编钟·乐器

 


(编钟)

钮钟:

  钮钟 即上层的三组钟,分为6、6、7件,共19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出土时,仅上·一·3因横梁榫槽豁缺坠落,余均悬挂依旧。

  钟均为合瓦体,上窄下宽,铣边有棱,于部上收成弧形,亦如甬钟腔体。舞平,上有长方形单钮。除二、三组各钟钮部饰绚纹外,均通体素面无纹;无枚;色呈灰黑,钮和个别钟之局部可见暗黄色;表面均经磨砺,犹有光泽;均有铭文。沿钮、舞部至铣边有一道经过磨砺清理的范痕。腔内相对侧鼓部,亦有一条纵向凸带从钟口延至中部。钲中内面和腔顶正中(与钮部相对处)共有3个长方形凹槽(与短枚钟中·一·l、2、6内的凹槽一致),钲内的凹槽随体竖向,钮底的凹槽横向(即长边与舞修平行);各凹槽深浅不等,部分已透穿,或见一道缝隙,或呈不规则小孔。除上·一·l内腔和各钟腔顶外,各钟内壁和口沿均有程度不同的磨砺(其中上·一·2、3内腔受磨程度极轻,以致与上·一·内腔一样粗涩);在正鼓部近口沿处、侧鼓部的凸带上和两铣内角,皆有细细的擦痕。钟体内受磨面积和程度,一般为钟小者面小程度轻,大者面大程度大。
  各钟施铭的情况不一。上层一组及二组l、2号、三组l、2号共l0钟仅一面有铭,位于正面正鼓和侧鼓部;其余9种皆两面有铭,一面款式如前,另一面由钲中直书至正鼓部。除上层一组各钟外,余13钟铭文均错金。钮钟以上·三·l最小,通高20.2厘米,重2.4千克;以上·三·7最大,通高39.9厘米,重14.4千克。


(上层二组钮钟)


(编钟上·二·5正面)


(编钟上·二·5背面)

 
 楼主| 发表于 2006-2-2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甬钟:

  甬钟 45件。合瓦体,上窄下宽,铣边有棱,于部上收成弧形。舞平,上有长甬,甬下部有旋、斡。经X光检测,甬中空,内嵌泥芯,但不与内腔相通。甬、舞、篆、鼓均饰蟠龙纹。钲中和鼓部多有铭文。形制大同小异,体态大小不一。中层的3组钟,依钟枚的有无和长短可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甬钟属大型长枚式。

  短枚钟 即中层一组钟,共11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个别部位纹饰略有差别。出土时,中·一·1、中·一·6两件因挂钩断损而坠落,余均依旧悬挂。

  甬部为八棱柱体,上细下粗。棱脊光素,棱面以同一的单体伏卧龙躯重复密布,构成斑点繁复的表面,触之有棘手之感。衡面亦然。近舞处设旋,为一道环绕甬围的箍带,表面以浅浮雕蟠龙纹衬地,匀称地布有4个圆泡形乳饰。斡由兽形构成环状。

  舞部以甬底为中心,十字划为对称的4格,满饰繁细而密集的浅浮雕蟠龙纹。

  钲部以圆梗界隔出钲中及其两侧篆带,圆梗上亦有细密精微的阴刻蟠龙。钲中梯形,除中·一·l、2无斡面钲中之外,均有错金铭文。篆带之间缀有短枚,其三三并列为一区,每面两区,总共36枚。枚似实心螺壳,枚间素底。钲部周缘(不包括下边)和篆带纹饰与甬面同,均或向或背、或横或直地密布同样的单体龙纹,构成斑点密集的纹带。

  鼓部饰浮雕蟠龙纹,纹样整体若蝶翅状。均有错金铭文,施在正鼓近口和左、右侧鼓。

  钟壁厚度不匀,腔内相对侧鼓部均有一条带状凸起从钟口延至中部,形成4条分布基本对称的纵向凸带。腔顶面较粗糙,尚遗有溶渣未清;正中与甬相接处,可见—圆凹槽(仅中·一·4例外)。除腔顶外,内壁均经磨砺,以凸带和两铣内角以及正鼓部中心近口沿处磨砺程度较大,甚至现出较圆滑的凹槽。各受磨面均较光润,依稀可见道道纵向擦痕。中·一·l、中·一·6的腔内另有几个长方形凹槽,凹槽口沿四边均与中线构成坡

  面,截面若“V”、侧面似“)”状。中·一·1、中·一·2的凹槽各4个,对称地竖置于腔内钲中两边,槽未透空,但在无斡面钲部右侧中行枚间,可见一0.9X0.1厘米的细槽与腔内的一个凹槽相对。中·一·6的凹槽有2个,对称地布在腔内钲中,未透空。

  各钟纹饰大体一致,主要在旋上的乳饰、斡和鼓部有所区别。

  旋上四乳的区别:中·一·l与中·一·2一致,乳面素底,上缀两圈小圆点;中·一·6较特殊,呈实心螺壳状,似其钟枚而较小;其余各钟,皆由3个盘卧成双环状的小龙构成圆圈,正中为一圆凸泡饰,龙体随钟体增大而刻画得更细致。

  斡的区别:中·一·10斡部下半段为一兽形,系圆雕,身首肢尾俱全,并可见双耳双目,头顶正中侈一向后曲扬的独角,其大口衔咬着斡的下半段。余各钟的斡部兽形均饰在上半段,作蹲踞状,兽头无角。

  鼓部纹饰的区别:中·一·1~4一致,由伏卧盘绕的4条龙组成,左右各2条,其中二龙背向,二龙并向朝下。中·一·10、11一致,为8条龙组成,左右各4条,除中间2个相对的龙首外,余各龙还侈出长舌。中·一·5~9一致,由l0条龙组成,左右各5条,龙首朝向不一,有交相追逐之感。

  短枚钟以中·一·l最小,通高39.30厘米,重9.6千克;以中·一·11最大,通高71.8厘米,重26.8千克。

  无枚甬钟 中层二组11号,通高68厘米,重24.2公斤

  长枚甬钟 中层三组8号,通高75厘米,重32.2公斤

  长枚甬钟 下层二组1号 ,通高90.8厘米,重64.8公斤


(中层三组长枚甬钟)


(中层一组短枚甬钟)


(中层二组无枚甬钟)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NatsWZpW.jpg
曾侯乙编钟做工十分精美

 

mB5alHJw.jpg

每一个部件上都有铭文,说明此物品为曾侯乙专用器物。
因为不小心回复了,所以将功赎罪,希望您们的原谅……^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12:28: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20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一个编钟可以敲击出两个音级。不知是否真的。
 
发表于 2006-11-20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音乐文物:编钟·乐器(勿回复,请另帖讨论)[em46][em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