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与即兴伴奏]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

7
回复
175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21/22首钢琴奏鸣曲(关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数量,由于各种辞书或乐谱的纷纭众说),其中完成的只有11首。

钢琴奏鸣曲作品表(舒伯特的作品由奥地利音乐学家多依奇(Otto Erich Deutsch, 1883-1967)重新编号,以D为标记。):

奏鸣曲

第一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

D.157

1815

E大调

奏鸣曲

第二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2

D.279

1815

C大调

奏鸣曲

第三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3

D.459

1816

E大调

奏鸣曲

第四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4

D.537

1817

A小调

奏鸣曲

第五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5

D.557

1817

降A大调

奏鸣曲

第六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6

D.566

1817

E小调

奏鸣曲

第七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7

D.568

1817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八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8

D.571

1817

升F小调

奏鸣曲

第九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9

D.575

1817

B大调

奏鸣曲

第十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0

D.613

1818

C大调

奏鸣曲

第11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1

D.625

1818

F小调

奏鸣曲

第12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2

D.

1819

升C小调

奏鸣曲

第13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3

D.664

1819

A大调

奏鸣曲

第14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4

D.784

1823

A小调

奏鸣曲

第15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5

D.840

1825

C大调

奏鸣曲

第16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6

D.845

1825

A小调

奏鸣曲

第17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7

D.850

1825

D大调

奏鸣曲

第18 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8

D.894

1826

G大调

奏鸣曲

第19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19

D.958

1828

C小调

奏鸣曲

第20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20

D.959

1828

A大调

奏鸣曲

第21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21

D.960

1828

降B大调

版本推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15:39: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1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664 A大調鋼琴奏鳴曲

 

短短的三个乐章,我们就可以听到抒情、优雅、紧凑、与热情,紧密巧妙地结合在一块。钢琴唱出抒情的第一主题开始,整个气氛都出现了。单纯动人的主题,由右手呈现,左手的伴奏,搭配的恰到好处。左手的琶音上下起伏,据说弹起来可不像听起来那么轻松愉快,而且,似乎影响了后来的布拉姆斯。以双手八度音开始的展开部,给曲子带来小小的高潮。

第二乐章行板,大调的主题由沉重的重奏连音音型所组成,不是幸福,不是甜美,反而比较像是纯真,原始,带有憧憬,但同时又让人联想到死与少女的不安。转调发展之后,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凌驾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之上,彷佛要展翅高飞似的,不过略为激昂的心情很快就和缓下来了。转入主题第三次出现,这个时候,左右手不再是第一次的重奏,也不是分解和弦的伴奏,彷佛还未恢复过来似地不协调的卡农。最后一次主题出现,飞翔的梦似乎在梦境中实现了。

第三乐章快板,钢琴在抒情的第一主题与激昂的第二主题之间穿插。热情的乐段,让我联想到贝多芬,彷佛要一股脑地把所有的不安与困扰一扫而空的气魄。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959 A大調钢琴奏鸣曲

 

作于1829年,身后作为遗作出版。

4个乐章:1.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登场后,修饰再现,第二主题以E大调表现发展,呈示部最后以E大调反复。发展部以C大调始,以第二主题发展材料作和声发展,再现部则仍是A大调反复,第二主题也移成主调。尾奏利用第一主题,最后形成三连音分散和弦效果。

2.小行板,升C小调,三段体。主题表现后,以8度音程或以和声伴奏反复,进入C小调、升C小调快速音群的中段,再重复开头的表现。

3.谐谑曲,活泼的快板,A大调,中段为D大调。

4.回旋曲,小快板,A大调,结构为AA大调)—BE大调)—AA大调)—A’(发展部)—AA大调)—BA大调)—AA大调)—尾奏。

作于1829年,身后作为遗作出版。它是舒伯特晚年三部作中最晴朗的作品(第19~21號,序號為D.958~960),但这种晴朗还是没有能够掩饰去舒伯特晚年潦倒、窘迫的生活状况下的某种向往心态。D959的晴朗应该是一种克服了阴俚的超然。在表现出晴朗的同时应该留下让人隐约感受到的阴俚。第四乐章的音乐就是一个能够显现这种气氛的音乐:回旋曲最后的几个断续的优美旋律的组合就说明了这种现状与理想的矛盾。

舒伯特在人生最后时刻(死前两个月的时间里)写下的三部奏鸣曲大作无论是从演奏作品所需要的技术和作品的表现空间、内涵都是相当大,且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其中,就数这D959的演技要求最高。

第一乐章中略显强劲的第一主题和与之成为对照的略显柔弱的第二主题随后出现,并饶有兴味儿的发展下去;展开部是以第二主题为中心的,其中从C大调开始的转调部分显得惟妙惟肖;再现部显现出的幻想性格的内容确是感人肺腑……。

第二乐章略带忧愁的主部主题的旋律略有变化的四次重复犹如旋绕心头的歌声确实是感人;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半音阶的快速走句开始的幻想风格的戏剧性变化也是激动人心的……。

第三乐章是一个节奏跳跃频繁、活跃的谐谑曲性格的三部结构的曲子,显得快乐和多彩纷呈……。

第四乐章带有民谣性格的主题在ABAA''''''''''''''''ABA格式回旋下显得更是让人心潮澎湃不已……

作品下载(MIDI):

UaiOqH8S.rar (33.06 KB, 下载次数: 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15:14: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960 降B大調钢琴奏鸣曲

 

与其它的二首钢琴奏鸣c 小调D.958 A大调D.959 皆创作于其病逝之年 - 一八二八年。在降B 大调奏鸣曲的末尾之处,记载着完成的日期:一八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一乐章,中庸速度的奏鸣曲式   /廖玫玲

覆着温暖光辉的第一主题在圆滑奏的指示下展开,在复诵的引导下,左手伴奏起活泼的十六分音型,将主题推向生动的发展,并在双手三连音音型的渐强安排下,为主题一的呈示告一段落。接着转入升f小调的发展,在这一段里,先由左手带出不同于主题一但风格近似的旋律,可被视为第二主题出现前的副题旋律。随着旋律在左右手的交互承奏下,在在展现既漂亮又自然的转调,最后转进F大调以迎接第二主题。有别于前一主题带有和风般的暖意,出现的第二主题在断奏的三连音音型主导下,显得非常的轻快。

进入发展部,首先会听见呈示部第一主题的音型,接着才出现令人熟悉第二主题的旋律。不久,在几经微妙转调的技法下,似乎推展出一段新鲜的发展,先后在右左手的交陈主导与反复下,展现出多彩的变化。接着以重现主要乐思为主的再现部,逐一唤出之前呈示部中各个主题的情景,首先是引导出原音高的降B大调的第一主题旋律,而后推展出易为b小调的副题旋律,最后转回原调唱出第二主题。至于开始的尾奏,则是取自第一主题的片段音型,简洁的作出结束。

第二乐章,优美行板的三段体

如同一首优美歌谣的第二乐章,在舒伯特精妙的编排下,绵密的情感倾流而出。A段在升c小调的铺陈,以及左手在低音部负责的附点音型伴奏下,慎重的引出主题旋律。随着进入中间B段,调性也跟着转为A大调,左手在紧密的伴奏下,由右手唱出柔和的B段主题。复诵则像以变奏的手法处理此主题,主导旋律的右手一分为内外两声部,内声部以三连音支撑起外声部的主要旋律,配着强弱分明的低音节奏,将主题的情感略微的向上提升。随后主题的推展,便在这些手法的混和使用与漂亮和声的搭配变化下,让情绪极其巧妙的起伏流连。未久,曲子再度回到A段,并淡淡的结束。

第三乐章,快板的诙谐曲

为延续上一乐章细腻的情绪,在第三乐章的诙谐曲,舒伯特便标示出优美的字眼,使其洋溢既优美又活泼的谐趣气氛。因此,依循着降B大调的安排,右手以快板的速度扬起轻快的主题旋律,随着主题降低两个八度音高,转交由左手复诵着。发展的副题旋律,则以装饰奏的手法,辗转的变化出跳跃般的趣味,进而衬托出主题的甜美。而整个A段在这两个旋律的交叉进行下,驰骋于高、中、低各音区上,显得十分快活且自在。在反复记号的标注下,返回第17小节的副题唱起至(第90小节)再进入中间的B段。主导旋律的右手在切分法的安排下,悠然的唱着安详的旋律,左手则以稍强的断奏与之相呼应,带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不久,再度返回A段导出爽朗的主题,经过数度的复现,最后结束在温和的和弦奏里。

第四乐章,快板的回旋奏鸣曲

为什么以回旋奏鸣曲式来解释第四乐章呢?这是因为所谓标准的奏鸣曲式应包括:前奏(Introduction可被省略)呈示部(Exposition发展部(Development再现部(Recapitulation尾奏(Coda),其中的呈示部、发展部、与再现部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三部份。但是在第四乐章,除了呈示部有三个不同主题出现外,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发展部不够健全,使得各主题在先后陈述时,相当趋近于回旋曲的性格,这也就是该乐章被称为回旋奏鸣曲的原因。

一开始的呈示部,先由左手导出一声和弦奏,随后交由右手引导出生动的主题A,接着以此旋律为基础,推展出更为灵活的乐句,A段便在旋律相互的追逐下,绽放明朗的曲调。进入B段,这时旋律依旧由右手在中高音区圆滑的唱着,随着轻巧的伴奏音型,彷佛延伸着之前错落有致的情绪。不久,在突然的强奏出附点音型下,以很有节奏感的态势迈入C段,随着伴奏转为16分音型的琶音,更加流畅的表露主题的性格。至此,贯穿终乐章的3个乐段,已陆续呈示而出,可算是为呈示部告一段落。

尾随C段出现的是A段,熟悉的主题再现,并未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便从顺着延展出新的乐段D,并随着三连音音型的出现,将乐思寄于热切的强奏中。未久,复现主题A结束不算长的发展部。进入再现部后,则是循序的再现ABC乐段,随着陆续引出主题A的片段音型后,突然增强并加速到急板的速度,进入最后的高潮尾奏,畅快的划下句点。

=========================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

仅管舒伯特降B 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有些特殊的地方,原则上它还是具有呈示部、发展部及再现部的奏鸣曲式。基本上它在呈示部三个主题的结构,然后与其紧密相关的半音紧张状态,再则在发展部的三度音程调性循环(Terzzyklus)都非常引人注目。一般而言,奏鸣曲的呈示部通常具有相对比的两个主题,而在调性的安排上,也都呈现相关,不是主调与属调的从属关系,就是主调与其关系调的配置方法,(而在再现部则是两个主题都是主调),然而舒伯特在D.960 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却别出心裁的安排三个主题 - 较为妥当的说法应该是在他以往的钢琴奏鸣曲常有此一现象,而c小调D.958 A大调D.959则较倾向于二主题的呈示部组织。

舒伯特在降B 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中,再次将其惯用的相差半音的调性关系及三度音程间隔的调性关系,做了一次紧密的融合,发展部的结构简略如下:

l18 小节-130 小节/131 小节-148 小节 - 呈示部之重复
131
小节-148 小节 - 过渡部份
131
小节-148 小节 - 过渡
149
小节-173 小节 - 本身之发展
174
小节-Z15 小节 - 过门导奏

其中的第一百三十一小节至一百四十八小节是呈示部第三主题的音型再加以变化而来,用以与之后的发展部份连接的桥梁,而这十八小节又可以区分为二个九小节之单位,一百三十一 - 一百三十九,一百四十 - 一百四十八,每个单位又可分为4 + 2 + 3 小节的结构,中间的二个小节为转换调性之用的小节。

发展部在第一百七十三小节达到它的高潮 - 音符d ,即d 小调,之后音乐即在过门平缓的游荡在d 小调及降B 大调之间,巧妙的造成和声上色彩的转换,然而舒伯特是如何将音乐由发展部中的降D 大调(一百四十九小节)转移至d 小调?在谱例六中所标示出来的各种调性,乍看之下,除了E 大调与C 大调闲的大三度及b 小调与d 小调问的小三度间距关系,并无任何关系,而且如果上述的三度循环说法要成立,那么在E - C 之后,应该是降A 大调,而非降a 小调。事实上,在谱例五中的一百六十六小节的第二拍及第四拍上,所出现和弦的确是降a 小调三和弦,而非是降A 大调和弦,如此一来,假设不是要被推翻?其实不然,舒伯特别出心裁的以降a 小调和弦取代大调和弦,并以此连接了接下来的小三度音程循环的b 小调及d 小调,怎么说呢?关键之处,即在于要把降a 小调改以升g 小调来观察,换言之,降a 小调和弦 - a 、降c 、降e ,可视之为升g 小调和弦 - g b 、升d

 

而就是因为舒伯特在应该出现降A 大调和弦之处(一百六十六小节)代之以降a小调和弦,所以音乐的进行在此 - a 小调和弦 - 也只是惊鸿一瞥的浮掠而过,不像征发展部中其它调性和弦,如E 大调、C 大调、b 小调、d 小调都有短暂数小节较稳定之停留(虽然仍是很短),巧合的是降a 小调和弦与降A 大调和弦亦只有半音之差。

 

第二乐章

B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呈现出舒伯特平时所喜爱的三段式艺术歌曲形式-ABA'-亦即是AA'部份插入一个与其个性呈对比的中间部份。这三个部份在乐句结构都非常清晰可辨,也都差不多等长,而且将经由A部份的尾奏及B 部份的导奏彼此相互连接。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结构构造与和声段落组成:(T为小节)

A T.1 - 17 (A1), T.18 - 33 (A2), T.33 - 42 (尾奏)
T.1-13(
c 小调) / 14-33(E 大调) / 31-42(c 小调)

B T.43 - 50 (B1), T.51 - 58 (B2), T.59 - 67 (B3), T.68 - 75 (Bl'), T.76 - 84 (B2 +B3'), T.84 - 89 (小过门)
T.43 - 58 (A
大调) / 59 - 60 (b 小调) / 61 - 62 (D 大调) / 63 - 66 (B 大调) / 67 -71 (A 大调) / 71 - 73 (a 小调) / 74 - 75 (A 大调) / 76 - 77 (b 小调) / 78 - 79 (D 大调) / 80 - 83 (B 大调) / 84 - 85 - 89 (f 小调)(c 小调)

A'T.90 - 106 (A'1), T.107 - 126 (A'2), T.127 - 138 (尾声)
T.90 - 102 (
c 小调) / 103 - 110 -118 (C 大调 - E 大调) / 119 - 122 (c 小调) /123 - 138 (C 大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15:21:0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留/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我忍不住回贴了,呵呵,你应该多预留几格啊!不好意思,破坏队型了,[em07])

 
发表于 2006-3-5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欣赏到舒伯特钢琴曲集《儿童情趣》,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