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声练习

7
回复
84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6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程来了,新理念也有了,让我们的音乐课焕然一新,多了些生气,少了许多的专业味儿。

过去上音乐课,发声练习是必备环节,非常的专业化的训练。也曾看不顺那些转不了调,弹不了练声曲的老师们。

然而,现在不同了,一切都弱化。在我的音乐课中,专门提出来的练声环节从未出现,我的对象不是专业的声乐学员,面对的只是音乐普教对象。

    但是,

    常常在开课的时候还是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新歌教学之后,应当是用自然啊、有弹性啊、连贯啊等等这些声音去表现歌曲。

    可是,

     学生就是表现不出来!!

    练声,倒底该如何去做?!全盘否定?融入课堂?另辟蹊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6 15:30: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16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唱出来的效果,让她们进行对比,练习.另外,教师的范唱很重要,要多引导他们.
 
发表于 2006-3-16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发声练习在课程开始还是非常需要的。关键是,怎样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发声练习。而这个设计好的发声练习,要对即将讲的课启到一定作用。

    上唱歌课,我们不仅让孩子学习歌曲,欣赏音乐。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学会用怎样的方法唱。并不是没有方法的胡唱,例如:喊、嘘、不会用气息等等,这些都要在上课中得到解决。

    一年级的时候,也许让学生注意节奏。二年级,则要初步认识音符了。三年级的孩子们应该会用呼吸。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运用一种发声方法了。五年级学生能够很快分开二声部。六年级侧能够流利带有表情的演唱。

    在每个年龄段,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如果是平时上课,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发声训练。看似一个很小的环节,决定了学生将来如何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歌。

 
发表于 2006-3-17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豆在2006-3-16 16:32:00的发言:

    关键是,怎样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发声练习。

大豆的观点我有所相同也有不同。

======“关键是,怎样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发声练习。”======

    这个观点我非常的欣赏。记得在一次的市公开课上,课题是《梅之韵---踏雪寻梅》,为了处理中间“响叮当”富有弹性的声音去演唱,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我就把发声练习融合在这句歌词的演唱上面,效果还是不错的。

=====其实,发声练习在课程开始还是非常需要的。=====

    我不知道大豆在哪工作,反正在我们江苏南通,单独的MI MA MAO什么的发声练习我们的课是不会出现的。在课的开始发声练习是没有必要,好的开始是课成功的一半。这一段时间不会用在发声练习上去的,可以变为其它的环节用于为整节课服务。

    以上,只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点滴思考。发声练习已经沿袭多年,占了音乐基础教育很大的份量。我想在现在还是有其实用价值的!关键我们去如何改革,如何变通,为我所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发声练习都是像游戏式的,适合一二年级

用问答的方法。还要经常换问题,让他们不得不集中精神

 我觉得还是训练他们的音准比较重要

 
发表于 2006-3-17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对一年级用的问答的方式,象:小猫怎么叫?喵喵喵之类的,高年级的有时候针对新课来调整,但我不是每节课都练声,呵呵,有时候有点懒~~~~~~~~师兄,不要笑话我哦.

 
发表于 2006-3-17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北京的一所小学当音乐教师。在学生发声训练这个环节,我做得比较多,也有了很大成效。因为,接触很多学生后,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唱不准。孩子,最怕自己唱歌走调,并被别人取笑。其实,这也是唱歌好坏的最大区分之处。

    但是,我却相信每个孩子唱歌都不会走调。因为,我的老师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你见过说话走调的人吗?”我想,大多数没有任何问题的人,说话都很正常,不会走调。那么我相信,我教出来的学生一个走调的都没有。其实,我就利用说话来练习发声,让孩子说出音高位置,达到唱歌不走调的目的。

    在平时上课中,我也曾试过一开始不做发声练习会是什么效果。确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唱不上去就喊、声音沙哑、没有任何积极性唱歌等等,课上下来,不论学生还是我感觉非常不好。如果,一开始就练习呼吸和发声,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非常好。不光学生喜欢好听的声音,就是老师听起来也是非常舒服的。

    我的音乐课很多时间在早上第一节课或者上午,很多学生的声音还没有完全打开,会停留在沙哑和不积极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非常需要老师在课的开始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开声、比如呼吸。让孩子能够有准备、教师能够有目的进行训练发声,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但,并不是单纯的mi\ma\mao 等音节这么枯燥。

 
发表于 2006-3-18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如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变换不同动物.大风刮来了,呜呜呜呜呜.唱不同调的音阶让学生边唱边作柯而文手势.仅是个人意见,请大家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