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弄好了!我的论文,请大家指教!要比赛的!很急!谢谢!

15
回复
191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8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教学的静与动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玩,虽然他们知识面和想象力还不够丰富,但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特别是自我表现欲望非常强。在音乐课中,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容易手舞足蹈的"动起来"。闻乐则舞是中低年级的突出特点,"动"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而往往在课堂上,因为孩子们的"动",会被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太"乱",被认为是这堂课的"最大的失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生"乱"起来,课堂才更有效果。
音乐课的"乱"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不放不活。这样的课堂教学比较守旧,叫学生不敢"放"学生,怕学生"乱",又对学生非常严格,从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被抹杀,突现不出音乐课的特点。
2、 放而不活。这种"乱"是因为教师上了比较随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部吸引学生,因此造成学生课堂纪律松散,整个课堂乱糟糟,这种乱是混乱。知识最不可取的上课方法。
3、 活而不乱。学生被老师的激情所感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验音乐并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整个课堂的气氛欢快活跃,这样的"乱"恰恰是学生思维活跃,体验充分的外在表现,往往可以很好的体现出音乐课的精神。
在音乐课中,只有做到活而不乱。才能将整堂课的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要做到"活而不乱",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关系:
1、 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宽中有严。
"严"是有课堂秩序要求,各个环节衔接自然,不是教师对学生眼里,故意制造严肃的气氛,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甚至导致学生的反感,演变成不愿意上音乐课。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2、"宽"需要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动"。这样的形式往往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他们想上音乐课,乐意上音乐课,从心底里期待上音乐课。
而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那就应该:
1、放宽教师心态。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依您住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带动学生,让他们真正自由的驰骋于音乐中,从心中喜爱音乐。
2、师生互动交流。教师不仅仅是活动的操作者,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例如三年级教学中第八单元的《剪羊毛》,学生在演绎歌曲的时候,根据歌词的含义,分别充当各种角色。同学们分别戴上绵羊和剪羊毛工人的头饰,手中拿着自制的"剪刀",根据对乐曲背景的了解和对这首音乐的理解,随着音乐进行相应的律动和表演。在这样的一种"动"中,充分理解了歌曲的含义,同时在玩的不知不觉中,很好的掌握了歌曲。
而学生都很乐意与教师配合,使得整个课堂都是其乐融融。
可见,教师只有捧着一颗心与学生交流,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称赞和爱戴。
2、 发挥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也会不同。是那么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加上音乐本身是非语言信息,没有整齐划一的答案,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宽泛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看法,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期待、信任的态度,师生形成默契。教师要用鼓励的眼神和表情,或说句赞扬的话,他们就会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对音乐的体验也会随之丰富和深刻起来。
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纵,听之任之,否则就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放任式教学是一种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控制学生的行为,没有规范的要求,才与放养式,无原则的迁就学生,学生想唱(动)就唱(动),不想唱就算了。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学生形成无组织无纪律,放任自由、懒惰怕苦的性格。
   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大胆的"放",既要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把握住课堂的整体。
   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收放自如,就可以达到动静结合的完美状态。
   新标准教学中较注重的一点是课堂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多种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去学习、创造,但教师更要合理安排活动,不能从头到尾都种,要做到动静结合。
   另外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不是说动就可以动,说静就可以静。而是实现教师要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对活动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内容尽可能的形象一些、直观一些,高年级的内容就相应难度大一点、深刻一点。这样才会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
   要符合教学实际,活动不是为教学服务,那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学生纯粹是玩,不能在玩中吸收到知识和养分,那就是一种失败。
   所以,教师要从教学实际上去安排活动,体现它的教育价值,同时所涉及的活动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例如学生上《小伞花》后,让学生分成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如报纸、彩纸等等)集体创作,然后现场评比。可以想象让学生大胆去尝试、探索的场景,以及评比后的雀跃欢呼的场面,虽然有点"乱",但这样的课却极大的吸引着学生,你说哪个学生不爱上呢?
  在演绎歌曲时,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音乐的理解。"动起来"是提高小学生理解歌曲、演绎歌曲的好方法。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动与静的结合往往决定了那堂课的整体效果。只动不静或只静不动都是有一定的弊端。前者显得课堂教学乱而无序,无法控制;后者显得课堂死气沉沉,体现不出音乐课应有的氛围。只有充分的达到了动静结合,在吸引出学生的兴趣以后,带着他们,跟着教师事前设计好的思路活动进行音乐课的教学,那必将事半功倍,成为一节优秀的音乐课。
 
发表于 2006-4-18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是要比赛的!四月底要交!

刚完成!

请大家帮忙指教改正!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总结得不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各个论点最好有案例支持,因为我们一线音乐教师的优势就是我们直接面对学生,你既然能小结出来,背后一定由你的教学体验的。

实际的案例还是少了点。

 
发表于 2006-4-19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

这点倒是的!

再加点案例的话,会更丰富点!

但是,如果每一个都加的话,会不会有些繁琐?过去拖沓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再帮我评论一下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但是要注意检查用字和用词,自己多读几遍,做一些小改动.相信会更好.

 
发表于 2006-4-29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阿!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不错,但是感觉有点乱,再整理一下,从"动"和"静"上下功夫.

 
发表于 2006-5-4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和静?怎么写啊?不是都总结好了吗?再从哪里下手啊?

谢谢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谁再给点指导啊?[em0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生互动交流。教师不仅仅是活动的操作者,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例如三年级教学中第八单元的《剪羊毛》,学生在演绎歌曲的时候,根据歌词的含义,分别充当各种角色。同学们分别戴上绵羊和剪羊毛工人的头饰,手中拿着自制的"剪刀",根据对乐曲背景的了解和对这首音乐的理解,随着音乐进行相应的律动和表演。在这样的一种"动"中,充分理解了歌曲的含义,同时在玩的不知不觉中,很好的掌握了歌曲。

案例中没有体现教师的参与啊

文章有些乱

 
发表于 2007-1-22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npin_1984在2006-4-19 19:19:00的发言:

谢谢楼上的!

这点倒是的!

再加点案例的话,会更丰富点!

但是,如果每一个都加的话,会不会有些繁琐?过去拖沓呢?

案例多一些,只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能说明问题,不会显得繁琐和拖沓的,案例会让你的文章更加生动。
 
发表于 2007-6-1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7-6-11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属个人观点,请不要介意:我感觉您的观点在什么地方已经看到过,是不是再充实点。[em04]
 
发表于 2007-8-2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挺真实的.可是参赛的文章显得有点单薄了点.而且题目不够吸引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