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人音版教案 课件 集

407
回复
18926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007年4月18日)上传了7课教案,分别在10至11页(第 148 楼——第 155 楼) 音乐鉴赏试卷168楼

2、(2008年3月2日)上传了<非洲鼓乐>(第196楼) 以及[人音版] 《音乐鉴赏》全套课件下载地址 (第 198 楼——第 203楼)

3、今天(2009年4月17日) 上传的教学设计 请到286——296楼下载(第20页)

4、本贴经常更新,请关注



[人音版] 《音乐鉴赏》目录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
第十五节:贝多芬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三十课:祖国赞歌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第一单元 第1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zOKhHdPO.rar (9.14 KB, 下载次数: 1965)




课件请到这里下载:http://www.phyy.cn/


(很难进入,请多刷新几次或过几分钟再登陆 时间7:00-22:30


http://yy.dgjyw.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7 22:07: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31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单元  第2节  高亢的西北腔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南菁高级中学  马俊燕




[ 课    题 ]:高亢的西北腔

[ 课    时 ]:1课时

[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 教学内容]



一、《上     一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



                   二、《刨洋芋》(山西民歌)



     三、《脚夫调》(陕西民歌)


[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三、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 教学重点 ]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 “花儿”与“信天游”。


[ 教学难点]



一、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刨洋芋》这首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在表现主题时用叙事的口吻,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在写实的基础上含蓄地表露了劳动者——也是歌唱者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是借景抒情的一首佳作。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rdn0PsVF.rar (8.44 KB, 下载次数: 118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1 23:03:0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单元  第4节   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单位: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姓名:缪丽君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邮编:214431





个人电话:13771266737











学科:音乐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


起讫页码:28页至33页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如高一开设美术,也适用高二年级)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源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不断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5、拓展与探究






(1)、第2题、第3题已在前面学习、欣赏中结合完成。


(2)在第1题、第4题、第5题中根据自己选择完成其中两道题。


(3)一起完成第5题。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只完成“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或采用老师给节奏,学生创作旋律的方式,适当降低难度)。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单元  第6节  鼓乐铿锵

萧山六中 俞霞

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本课选取了“打溜子”与“鼓吹乐”两首清锣鼓为重点欣赏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⒈通过欣赏,感受鼓乐的非凡魅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⒉掌握“打溜子”“鼓吹乐”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了解“螺蛳结顶”和“对偶”的创作手法。



          ⒊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教学重点:“打溜子”“鼓吹乐”概念的掌握。


教学难点:关注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变学习方式。


设计理念:1、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演奏、创编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鼓乐之美,加深对民间音乐的体验,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以“鼓”为主线,从听鼓——赏鼓——用鼓——玩鼓四个方面进行授课,综合美术戏曲舞蹈等姊妹艺术,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拓宽学生艺术视野。3、通过为寓言故事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打击乐器(鼓 、锣 、钹 、排鼓等)   座位设计:三排半圆形


教学过程:

1LpwVHsU.rar (7.37 KB, 下载次数: 10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1 23:06:0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单元 第9节 现代京剧
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九节 现代京剧


江阴市澄西中学音乐组


教学目标:1、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


             实践活动积极性。


2、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了解唱段内容,感


   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


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


教学重点1、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为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


             识。


          2、京剧知识在唱段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MP3播放器,音响,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学们知道这个唱段是选自哪部京剧吗?这个唱段跟上节课欣赏的京剧有何区别吗?(引进了交响音乐,生不刮须,净不构脸)(导入现代京剧)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现代京剧?(书P64)


2、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


(1)、介绍作品(《红灯记》的简单剧情)


(2)、欣赏作品(提问:这个唱段主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绪)(3)、分析作品(分段介绍参照教师用书P57)


(4)、请学生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如二黄导板,原板……)


      这是什么意思呢?                        


3、介绍京剧音乐(见书P64页)


4、提问:京剧中除了音乐很有讲究以外,她还有一个很大的              


   特点,京剧的行当,知道有哪些行当吗?(生,旦,净, 丑)


5、介绍京剧的行当(提问:李玉和是属于哪个行当?接下来


   请学生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


    当?)


6、欣赏《家住安源》


(1)、介绍《杜鹃山》简单剧情


(2)、欣赏《家住安源》


提问:①《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


  ②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老师通过学生


  的回答分析作品)


7、总结所学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


8、聆听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及《当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三个唱段。


              提问: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中的哪个细类?其唱腔


                   属于二黄、西皮?


9、欣赏了很多现代京剧的作品,接下来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


   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男


   生)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女生)。要


   求学生尽量模仿演员的唱法,唱出京味。(学唱的片段可以


   选适合学生的)                                                            


三、课后讨论    


  1、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


  2、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3、课后欣赏现代京剧《我是中国人》,判断其中人物所属的行当和所使用的京剧音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06: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单元  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


三、新课
(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课件出示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第4题,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背景是一张印度音乐的演奏图)
    第一段:小提琴  优美、含蓄      第二段:二胡  柔美、深沉       第三段:?
    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子                        A                                 B
        西塔尔、萨朗吉          西塔尔、萨朗吉、鼓、铃          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                 抒情、柔美                        抒情、柔美                                  
    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
    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接下来,我们就来观看一段印度影片《兄弟情谊》片段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可以用手和脚等跟随一起舞动。
    学生回答: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出示课件,学生完成拓展与探究第3题)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
    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
    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
    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
    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许多现代音乐家,都热衷于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


(二)
    对于南亚音乐,同学们是否了解了呢?那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化区域的音乐呢?
    钢琴上弹段旋律(《樱花》),提问是什么音乐?学生回答。师介绍这首歌曲属于日本的都节调式:
    师哼唱正在热播的《大长今》主题歌《希望》,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学生回答是韩国。对了,它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朝鲜古老民歌《拮梗谣》。这首曲子和《樱花》,都是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而被民族化了,它们都属于亚洲哪个文化区域呢?回答:东亚。
    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蒙古国,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蒙古国却把马头琴的演奏和人声的演唱进行了结合。
    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回忆并思考(课件):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
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3、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1、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   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3、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三)
    这首采用“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具有东亚音乐的特点,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那么,属于伊斯兰文化的中亚音乐又有怎样的风韵呢?这首《巴雅提木卡姆》将给你们带来别样的风情。它的主奏乐器是流行于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课件出示图片: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西藏地区的卡曼贾称为“根卡”。(图片)
    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的片段,学生结合书本,感受中亚的音乐风格(调式、节奏和音乐情绪)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节奏变化多样,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我国新疆也有木卡姆,课件出示“十二木卡姆” 演奏图片,欣赏新疆“十二木卡姆” 片段并与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比较:前者是热烈奔放的风格。(结合拓展与探究第5题)
    最新信息提供:中国申报的“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荣列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纳入公约保护范畴,不仅是伟大民族的精神记忆,更能启迪和激发今人创造辉煌灿烂的未来。


(四)
    同学们,你们知道“千岛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学生回答:印度尼西亚
    (出示课件)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青山绿水,四季皆夏,故被称为 “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亚音乐的最普遍和最著名的形式是gamelan(甘美兰), 包括metallophones 、鼓锣和钉fiddles 与竹、长笛一起被定调的打击乐器合奏。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多用四句为一段,首尾押韵的“班顿”诗体,乐句节奏多前紧后松。
   《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一首情歌,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Sing Sing So”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欣赏《星星索》并思考:(出示课件)
1、全曲的结构如何?(师提示不同的伴奏音型)
2、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3、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总结:
1、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B+A1,首尾是用“星星索”伴唱,中间是“呜”声。
2、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3、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提示学生可以一边用手臂模仿划船时船桨起落,一边用“星星索”伴唱,老师唱主旋律……(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节奏特点的认识)
   《星星索》和《哎哟,妈妈》(师哼唱主旋律)、《梭罗河》(课前播放)等被列为印尼民歌的代表曲目,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请大家来欣赏我国的“女子国乐坊”用民乐演奏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表演的《星星索》。
    师:这是本堂课介绍的亚洲哪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歌曲呢?
    生:东南亚。
    师:很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够按照这张“亚洲行政区域图”总结一下本堂课欣赏的各个音乐文化区的代表乐曲和歌曲呢?
    生:东南亚           《星星索》                        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
        中亚             《巴雅提木卡姆》                  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东亚             《四岁的红鬃马》《希望》《樱花》   “呼麦”
        南亚             《欢迎》                          萨朗吉、印度音乐的丰富多彩
   (同时出示课件)


四、总结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并填写在“拓展与探究第6题”的表格内。
    下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07: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单元 第11节   非洲歌舞音乐
长泾中学    蒋一禾
课    题    非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本上的曲目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3、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和乐器“马林巴”的音色。


教学重点    1、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 
            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    节奏练习组合
解决方法    单个节奏打会、打熟,然后随教师口令由慢到快练习。
教    具    音响、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问:班上哪位同学会跳街舞? 
    学生答:某某某 
    教  师:热烈的掌声欢迎他来一段。 
    某学生:上来表演 
    教  师: 讲评 
    教  师:街舞之所以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发挥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学习非洲的黑人音乐
二、 新授     板书  非洲歌舞音乐
我们今天主要讲非洲的黑人音乐。从影视作品的印象中,我们思考回答一下,非洲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请同学们回答,如果答出来,就表扬;如果答不出,则引出下面的内容:看来,大家对于非洲音乐知之甚少,有必要来共同学习。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第一首乐曲,请大家注意两点:1、曲中大量运用了什么乐器?2、节奏变化程度?(教师不提供曲名),欣赏结束后,请大家归纳。
学生集体得出结论:1、大量运用鼓;
2、节奏复杂。
教师稍作补充:鼓是噪音乐器,它发出的不是乐音,但音乐作品除了使用乐音外,有时也使用噪音,非洲黑人音乐更是如此;非洲鼓的音色与中国鼓音色有明显的不同,形态也不一样;非洲鼓有几十种基本鼓型和几百种鼓的变型,大的象水缸,小的如茶杯,形状也希奇古怪,有的甚至象人一样。刚才我们大家欣赏的是布隆迪的《鼓舞》片段;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二首乐曲,没欣赏之前先学唱四小节旋律:
||: 2 1 6 6 | 5 1 6 6 |2 1 6 6 |5 1 6 6 :||
非洲有一种很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有点类似于白居易描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接下来请欣赏《门库尔雅》,注意乐器的音色,猜想一下它是怎么演奏的。 
    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回答:1、乐器名称?  (马林巴) 
                  2、怎么演奏?  (教师讲解,并看书上图片)
非洲音乐除了节奏、音色较特别外,它的功能性也很强,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所以,非洲歌曲的曲调音域一般较狭窄,乐句比较短小,较少使用装饰音,而且很少用变奏,常作多次反复。因为自娱性较强,有时夹杂着叫喊声。比如《非洲赞歌》
6.6 6 3| 5. 5 5 2 | 6.6 6 3 |1 1 1 5 | 6. 6 6 3 | 2 5.  | 3 6.  | 5 1. | 6 .6 6 3 | 2 5 5 ||
非洲人歌曲技法虽然不高,但不妨碍人们对音乐的喜爱,特别是对舞蹈,几乎是人人爱跳的。下面欣赏《男孩之舞》,同时,观赏P82页的舞蹈图片。
三、    练习与拓展
大家通过欣赏这四首乐曲,对非洲黑人音乐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他们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奏组合佩服不已。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多么复杂的节奏都是由简单的、基本的节奏组合而成的,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些非洲音乐的节奏。
第一部分:P80页《鼓舞》中的两 
     1、四二拍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要求:双手同时拍击自己的大腿。
讲评。
2、四三拍    ||:X X  X X  X  :|||:  X X  X X  X  :||
要求:先看老师用脚打一编; 
      学生跟老师慢速练习;
讲评;
逐渐加快速度。
讲评。
第二部分:P84页 
    学生自由练习这六条节奏,教师巡视、揪错、指导、讲评。 
    请同学表演。 
    讲评。 
    请熟练的同学一条接一条不间断地打,讲评。 
    选六个同学,在教师同一的速度指导下,合奏节奏,讲评。
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
1、  舞蹈伴随着歌唱;
2、  节奏鲜明而强烈;
3、  伴奏乐器是已鼓为主的打击乐器,马林巴也经常使用;
4、  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五、 课外作业
1、  非洲音乐为什么会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产生影响?
2、  非洲音乐对我们现代音乐有什么影响?

下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09:0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单元  第13节 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   罗永和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


2、  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3、  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美歌舞。


二、教学内容:1、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


              2、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3、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


四、教材分析:


             1、《告别》是一首安底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乐曲为G大调,4/4子,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乐句悠长且多下行。2、《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首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被称为“松”的歌舞曲,歌曲表达了男女青年间的爱情,旋律缠绵、优美、动人。歌曲为A大调,3/4拍子,采用七声音阶。3、《小伙伴》是一首阿根廷探戈舞曲。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节奏强烈,乐曲为g小调,2/4拍子。


五、教学重点:


1、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


              2、对探戈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六、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积极投入 创作活动。


七、教学关键: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拉丁美洲音乐。


八、课的类型:


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九、课时:一课时


十、教具:多媒体课件  钢琴   歌单等


十一、教学过程:


    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学生走进教室。


(一)   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


1、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啊?具有哪种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具有拉美音乐风格特征)


(二)   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


1、  让学生讨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历史、社会等印象。(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师言: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除了在人种方面,原住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设问:拉丁美洲这种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回答)


师归纳:混合性音乐是指印第安人(本土文化,欧洲和非洲)三种音乐文化的相混合,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感受与体验


(一)   赏析〈告别〉器乐合奏曲,秘鲁民间乐曲。


思考:1,这首乐曲情绪特点怎么样?(优美,气势雄浑)


1、  主要有哪些乐器演奏?(排萧、盖那琴、恰朗戈)


2、  教师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学生观赏乐器的图片。


3、  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双手轻拍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二)   赏析〈〈美丽的天使〉〉墨西哥民间音乐。


1、  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旋律平稳圆滑,缠绵美妙,优美动人,略带淡淡的乡愁。)


2、  请学生唱旋律,手拍节奏,感受歌曲节奏有何特点?(采用3/4拍子,节奏平稳一致,连续采用切分节奏)


3、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前部分是领唱,后面是合唱,中间间奏还伴有热情的的呼叫声)


4、教师简介歌曲的特点:


   这首歌曲是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前部分是领唱,,后部分为合唱,歌词用西班牙语,被称为“松”的歌舞曲。墨西哥民族歌曲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西班牙对墨西哥进行了统治,因此,墨西哥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深深地带有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而墨西哥是古代印第安文化重要发原地之一,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后的中心之一,这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是具有十分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征。这首歌曲就是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点之一。


3、  教师伴奏,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再次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创造与活动


(一)   播放探戈舞录像片段。


1、  提问:这种舞蹈叫什么舞蹈?节奏有何特点?(学生根据录象舞蹈动作和课前收集的资料相互交流)


归纳:这是探戈舞蹈,采用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2、  教师展示一些探戈舞蹈的图片,介绍探戈舞蹈特点。


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舞蹈,它是一种音乐、唱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探戈已固的格式,即兴花样翻新等,现代探戈的舞蹈风格是有深沉、含蓄、洒脱是特点。运用节奏变化多样,但切分节奏运用是最多的。


师言:拉美的舞曲音乐更为丰富,它以独特音乐风格和变化多样的节奏,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欢。它已经很好的融入了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之中。


         3、教师简要说明国际标准体育舞蹈。


1)、拉丁舞(桑巴、伦巴、恰恰)学生观看录像,随录像模仿舞蹈动作。


(2)、摩登舞 (探戈、狐步舞、华尔兹)


a、观看国标华尔兹舞蹈片段。


b、学生随音乐表演华尔兹舞。


(3)、教师列举几种典型探戈风格的节奏,学生用拍手或身体动作分组做探戈节奏练习。


a、首先进行单声部的节奏练习。


b、逐步增加声部,从二声部到三声部。


 


x . x x  x∣x  x  x x  x∣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x x x x  x∣x .        x∣


哒哒 哒哒  哒   哒           哒


x   x   x ∣x   x x  x∣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教师简要小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


(二)   欣赏乐曲〈小伙伴〉


1、  思考:A:舞曲节奏是怎么样的?(连续使用切分节奏,探戈舞曲风格)


            B:舞曲情绪怎么样的?(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绪)


2、  教师出示乐谱,简要的介绍乐曲,学生轻声唱谱,教师伴奏。


3、  教师板书〈小伙伴〉乐曲的节奏。


4、 学生随录音带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易拉罐、沙袋,矿泉水瓶,教师提供部分打击乐器:手鼓、沙铃、铃鼓等随音乐模仿乐曲节奏。


5、学生根据《小伙伴》音乐节奏,即兴填词或教师提供歌词,教师击鼓敲节奏,学生有节奏的地朗读。


2/4  x   x  x   x ︱o x x x  x  x ︱x   x  x   x ︱o x x x  x  x︱


大  家 跟  着      我 的 节  拍走,    跳  起 一  段    轻 松 的 舞 蹈,


x   x  x   x   ︱o x x x  x  x ︱x   x  x   x ︱o x x x  x  x︱


即  使 我 们       慢 了 一  小  拍,  我  们  也 会     无尽 的  快  乐.


 


6、   请个别同学讲述或演绎探戈舞,教师指导。


四、评价与总结


1、师生共同回顾和交流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及其感受。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拉丁美洲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理解、体验了拉丁美洲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虽然拉丁美洲离我们很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存在,更高兴的是拉丁美洲音乐已走进了国际,已经很好的融入了现代音乐和国际体育舞蹈之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深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3、再次播放歌曲《生命之杯》,学生跟随歌曲演唱,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10:1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拉丁美洲音乐赏析
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


1.歌曲有什么特点?


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


归纳:


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飞驰的雄鹰


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演唱主题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


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


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


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


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


1.探戈


⑴.播放探戈舞曲


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


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


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


2.伦巴和桑巴


⑴介绍伦巴、桑巴


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同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下基础


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⑶结论


伦巴: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


桑巴: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


⑷由教师指挥,学生练习打节奏,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伦巴桑巴的特点,巩固教学效果。


(五)声乐曲《西波涅》


1.欣赏全曲思考讨论


⑴音乐中汲取何种舞蹈节奏?


⑵歌曲前后两部分由C小调转为C大调,有何用意,


表现什么?


巩固伦巴的节奏特点


在讨论分析中理解转调


在本歌曲中的的作用


2.归纳


⑴汲取伦巴的节奏,伦巴的优美抒情表现对爱的真情流露。


⑵柔美的小调——明朗的大调形成情绪上的对比。


表现男女青年表达爱意是由委婉含蓄变为明朗直接。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三种类型的作品感受理解体验了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虽然拉丁美洲离我们非常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已经很好的融入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当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11:2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单元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目标:


一、  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


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  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  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


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收集中外艺术歌曲。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马俊燕  2006.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14:0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要求: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课前播放《C小调练习曲》。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 《C小调练习曲》)


二、《C小调练习曲》


1、          简介作者:肖邦


A、        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


B、         老师补充。


2、         分部欣赏乐曲。


A、        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B、         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


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C、         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


(1)        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2)        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D、         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


(1)           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


(2)           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3)           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E、         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3、          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


4、          音乐知识:练习曲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三、《爱之梦》


1、         简介作者:李斯特


2、         简介作品


1850年李斯特把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成三首钢琴“夜曲”。原来的三首歌曲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地死》《爱吧》。改编后的三首夜曲被汇集成册,曲集统称为《爱之梦》。在这三首曲子中,以第三首为最好,流传也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实际上是《爱之梦》这部曲集中的第三首曲子。


3、         欣赏《爱之梦》(大屏幕显示主题旋律)


A、听音乐,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B、配乐诗朗诵,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四、总结


   本课的两首钢琴曲,表现了极不相同的两种情感。《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爱之梦》中的柔美、梦幻般的诗意令人陶醉,尽情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


                                         薛芝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14: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单元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乐的诞生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乐的诞生

 


教学目标


1、  聆听《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了解标题音乐的基本特征。


2、  在聆听、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柏辽兹。


3、  初步懂得与标题音乐有关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聆听《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理解标题音乐及浪漫主义流派风格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有鲜明的标题及虚幻奇想的戏剧性情节;有固定乐思,并随着情节变化而变化;突破传统交响曲的典型结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欧洲历史上看,标题音乐可追溯到14世纪的狩猎曲,直至贝多芬的《英雄》(第三)、《命运》(第五)、《田园》(第六)交响曲。但此前的标题音乐仅有标题,而没有帮助听者理解音乐的文字说明。


提问:有文字说明的标题音乐,当属哪一位音乐家的首创?


回答: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出示课题:标题交响曲的诞生



二、新课


1、    柏辽兹(1803——1869)法国浪漫主义的精华,可以说集中在文学家雨果、画家德拉克罗瓦和作曲家柏辽兹三个人的身上。在他们的作品中,糅合着种种矛盾的因素,有豪迈的精神和革命的激情,也有艺术家个人孤寂心绪的衷心倾吐和种种空幻的奇想。


柏辽兹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音乐,学习弹钢琴和吉他,12岁就为当地乐团作曲。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1821年送他去巴黎学医,但柏辽兹对医学不感兴趣,1824年获得医科学士学位后,断然改行。182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1830年的七月革命,激起了柏辽兹的革命热情。他走在街头,同群众一起高唱《马赛曲》,并将《马赛曲》编成带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作品,表明他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同年8月,他以康塔塔《沙达那帕》获罗马大奖。也是在这一年,他完成了代表作《幻想交响曲》。1830——1846年间,是柏辽兹的创作成熟期,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问世。1848年之后,柏辽兹的革命热情冷却,加以个人生活上的种种不幸,在创作上转向宗教题材,风格上转向平静而稳健。到晚年,由于贫病交加,儿子又死于哈瓦那,种种打击,致使柏辽兹在巴黎孤独地去世。


柏辽兹的音乐作品主要有3部歌剧、4部交响曲、6首管弦乐曲、25首合唱作品,还有歌曲和音乐话剧。他是19世纪法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的大作曲家,他把人物以“固定乐思”来表现,使管弦乐作品犹如戏剧般地发展,这是他对音乐的重大贡献。(可结合教科书上的内容,作简短介绍)


2、  介绍音乐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指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非标题音乐)相对应。有的作品只用标题作曲名;有的作品除了标题之外还另加文字说明。


标题音乐的演奏形式多为独奏、重奏、合奏等。


按内容区分有两类,一是戏剧性的,一是描绘自然景物或世俗风情的。


按音乐构思可分为三类,一是情节性的,二是描绘性的,三是哲理性的。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就属于情节性的。


   当然,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标题音乐就是在非标题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可请学生举例说一说标题音乐作品,如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3、作品分析与欣赏


《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


《幻想交响曲》副题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它用浪漫主义幻想的形象体现作曲家自身恋爱的体验,带有自传性。


(结合教材p125内容对第二乐章分析)


第二乐章  舞会   (作者打破了传统结构的四个乐章,写了五个乐章)


作者写道:“豪华的节日宴会喧哗声中,他在舞会上遇见了心爱的人。”


复三部曲式  引子  弦乐弱奏震音,加上两架竖琴的华丽、装饰性的琶音,使人感觉到舞会的豪华与隆重。


①听赏引子部分


第一部    圆舞曲  音乐流畅、柔美,3/8[拍。




乐曲的中间部分表现主人公的恋人也来参加舞会。这时,表现主人公恋人的旋律已不是第一乐章的固定乐思,那个乐思已经圆舞曲化了,音乐显得非常典雅。




②听赏中间部。


  乐曲的第二部分基本上是第一部的再现。音乐十分的华丽、热烈,节日的气氛达到高潮。


③听赏再现部


  尾声,“固定乐思”由单簧管悠悠地吹奏,伴以长笛和圆号的长音。恋人的形象在舞蹈的旋风中一掠而过。


  这里作者更希望音乐本身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不是依*戏剧情节的构思来诠释音乐。


④完整听赏第二乐章



4、拓展与探究


①请学生谈谈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感受。


②《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引起不同的联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力,为这个乐章写一篇短文。



5、  教学建议


   ①将作品分两步听赏,先分段分析并逐段听赏,再完整让学生听赏,感受作品的情绪,联想音乐形象。这种分段过渡式的听赏,比先完整介绍再完整听赏的效果可能会好些。


②在听赏中,既要引导学生依据作者提供的文字说明聆听音乐,展开联想想象,也要启发学生脱离文字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联想想象,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③有关知识点,可融在分析、评价音乐的过程中渗透解决,老师的讲解一定要少而精彩。


④关于作者暗恋上女演员的情节,点到为止,不必过多介绍。


                     周维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15: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单元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  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  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3、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4、介绍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
     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作曲家。
     鲍罗丁是化学教授,并抽出时间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第二交响曲》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色彩跻身于19世纪最优秀的交响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海军工程师,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海军军官,后成为专业音乐家。其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潭》和歌剧《撒坦王的故事》,聆听其中的片段《野蜂飞舞》,感受用单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盘旋、时近时远的动态。
     穆索尔斯基(阅读书本139页文字)并说明课间的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启发,决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的内容,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5、《荒山之夜》
⑴  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
⑵  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  欣赏《荒山之夜》的VCD,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总结


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魅力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主义音乐,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作。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欣赏。


下课!


                 何留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7:16: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单元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  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  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3、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4、介绍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
     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作曲家。
     鲍罗丁是化学教授,并抽出时间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第二交响曲》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色彩跻身于19世纪最优秀的交响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海军工程师,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海军军官,后成为专业音乐家。其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潭》和歌剧《撒坦王的故事》,聆听其中的片段《野蜂飞舞》,感受用单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盘旋、时近时远的动态。
     穆索尔斯基(阅读书本139页文字)并说明课间的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启发,决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的内容,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5、《荒山之夜》
⑴  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
⑵  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  欣赏《荒山之夜》的VCD,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总结


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魅力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主义音乐,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作。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欣赏。


下课!


                 何留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8:05:0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单元 第23节 爵士乐
13单元23节爵士乐



教学目标:


1、 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2、 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音乐的风格特征。


3、 激发学生练习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爵士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爵士乐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二、导入---对比欣赏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乐”。


三、新课:


1、请大家谈谈对“爵士乐”的印象。


2、教师简介爵士乐的起源,解释“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3、常见爵士乐器的简介。


4、欣赏《南部之子》


  注意:a乐器演奏部分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引出迪克西兰爵士乐)


b伴奏部分强弱有什么规律(打破传统强弱规律)


5、欣赏《不知为何》,注意乐曲是否容易唱?(引出连续切分)


6、爵士乐的风格特征归纳。


7、学生用电子琴弹奏音乐片段,体会爵士乐风格。


8、学生分声部练习与多声部练习节奏。


9、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0、学生即兴表演舞蹈或律动。


四、爵士乐的价值及影响。


五、小结、下课。


资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词: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把他称为“南部之子”。


《不知为何》是一收由诺拉/琼斯演唱的爵士音乐。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诺拉/琼斯的演唱音色优美、清新亮丽。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被称为“爵士乐之父”。表演热情洋溢、诙谐机智。


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年度唱片、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年度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音乐来源于布鲁斯。布鲁斯是17――18世纪,黑奴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布鲁斯。


拉格泰姆钢琴音乐是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它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20世纪初,它吸收了“布鲁斯”音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奏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自由爵士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地发挥。它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协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音乐融合到一起,采用印度的西塔尔琴、塔部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以及大量的电子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迷的喜爱。自由爵士乐队20世纪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爵士乐在我国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那时主要是为舞厅伴舞。80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又增加几个课件:http://yy.dgjyw.com/

vMiyqON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8 21:41: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单元  第25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阴市要塞中学


 


 


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或整理古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杂志等方式查阅音响和书本资料。


2、相关教学用具:CD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播放古琴曲《流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魅力,引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


学生简述搜集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资料(教师补充)。


二、听赏部分:


(一)《扬州慢》


    教师提问: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引出姜夔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1、请学生朗诵诗词(感受其中意境)


2、听赏《扬州慢》。


3、完成书本174页: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等内容做简要的评论。


4、教师小结


(二)《阳关三叠》


1、教师提问:何为阳关?何为三叠?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古城关东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迹,其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遍地散落。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2、提问: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诗词含义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们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阳关以西还是贫荒绝域,自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贫荒的艰辛寂寞。因此临行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3、聆听合唱曲


注意哪个段落重复了三遍,区分上阕和下阕,并体验其音乐情绪。


三、实践部分:


学生学唱《阳关三叠》的上阕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拓展部分


学生听赏当代抒情歌曲《我爱你,中国》


比较与《阳关三叠》、《扬州慢》在风格上的不同。


五、总结下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8:06: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单元   第30节  《祖国颂歌》
第十七单元  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教案


江阴市璜土中学音乐教研组


一、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2、音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3、音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4、音乐欣赏:《祝酒歌》


5、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


1、钢琴、视听音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音乐光盘、电脑等音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片资料:全山石《娄山关》,群众歌曲类大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著名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首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这首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4、教师投影图片:全山石《娄山关》,请同学们对比聆听独唱与合唱《忆秦娥·娄山关》,体验用不同形式演唱毛主席诗词的不同艺术效果。并感受音乐风格是什么?(悲状美)音乐中心意境是什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欣赏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请同学们学习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以歌声抒发赞美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会之后,用卡拉OK形式来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这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家乡好、解放军好及解放区好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歌曲为一段体,六声徽调式。民歌风格)。


6、欣赏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祝酒歌》,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请同学们随着《祝酒歌》录音,小声地唱一唱,体验歌曲表达的胜利和喜悦之情。请同学们尝试用卡拉OK形式演唱《祝酒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学生歌唱的才能与乐趣。(教师: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其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又有新疆、西藏的民歌词,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在词曲中还运用了不少戏曲、曲艺的手法。这样确实能体现亿万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此歌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7、布置课后作业。教材P213页拓展与研究第五题,使学生们对本节的标题—祖国颂歌,有更深刻地理解。

8、本节课堂小结。(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祝酒歌》,学生在欢快、热情的音乐声中下课,走出教室)。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课件请到这里下载:网站有时很难进入,请多刷新或换个时间登陆。上班时间开放。

http://www.phyy.cn/Soft_Index.asp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管一大早给我们带来的一份厚礼!

给你鲜花!

 
发表于 2006-9-1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音版《音乐鉴赏》其它课教案请到这里下载:http://www.phyy.cn/bbs/list.asp?boardid=26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管把自己的电脑作成服务器了吗?
 
发表于 2006-9-1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谢在2006-9-1 12:17:00的发言:
老管把自己的电脑作成服务器了吗?

是的!因托管费太高,只好用自己的电脑做服务器。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无私啊,跟我们老大一样!向你致敬!
 
发表于 2006-9-2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管,不过课件要VIP的才能下载?
 
发表于 2006-9-2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兔子阿姨在2006-9-2 11:21:00的发言:
谢谢老管,不过课件要VIP的才能下载?

申请即可!免费的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