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原创]我的论文请指正,要比赛!

11
回复
151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的论文在附件中,因为要参加比赛,请各位前辈指正。[em04] kmfOwbIl.rar (8.33 KB, 下载次数: 114)
 
发表于 2006-11-15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皋市东陈小学     

Email:  lifeng0419@hotmail.com          Tel:  13218836160

[内容摘要]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电子化、机械化的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无疑是网络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当今的年轻一代如果没有听说过“Internet”这个词,那么人们眼中所流露出的神情肯定会跟见到“UFO”一样。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网络   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   

不可否认,音乐课是孩子们“青睐”的课程之一,然而笔者发现:大部分孩子的喜欢并不是出于对这门课程的喜欢,而是因为这样的课堂缺少了孩子们平时所“习惯的”约束。这难道应该成为我们广大音乐教师沾沾自喜的理由吗?农村小学的条件目前虽然有所改善,但音像资料的缺乏、必需音乐器材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以至使得有些音乐课堂跟其它基础学科的教学没有分别,缺少生气,最轻松的也只能玩玩音乐游戏。然而,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如果加以适当地利用,应该能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这棵“枯树”焕发“青春”。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点滴体会。

一、    借助网络优势,充分挖掘素材。

    有人把网络比作一片汪洋大海,这个比喻一点也不为过,一言以敝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网络上的知识内容丰富,无奇不有。在面对音乐教材上的一些歌曲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的这一优势,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使之产生共鸣。

例如,苏少版小学第五册《木瓜恰恰恰》一课,经过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笔者发现这是一首印尼的民歌,歌曲反映的内容是印尼人民在水果丰收的季节,上街叫卖水果时的场景。歌曲难点在于:对于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学生一无所知;歌曲中的水果的名称学生同样是闻所未闻;“叫卖歌”这种形式学生从未见过。试问:这样一首歌曲对于学生又有何吸引力呢?针对以上的情况分析,笔者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首先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的图片和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软件制成了一部简短的介绍片,使学生对遥远的印度尼西亚有了一定的理解,并激发了他们对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的好奇心;接着,笔者结合从网络上搜集到的水果图片资料,对照从水果市场上买到的水果实物,并让学生适时地尝尝水果的美味,让学生体会到了印尼人民水果获得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最后,笔者用从网络上搜集到的一首中国的叫卖歌《卖汤圆》,让学生明白了原来“叫卖歌”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国产的“叫卖歌”比印尼的“叫卖歌”还要动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笔者的巧妙安排之下,本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切当然跟笔者的精心设计密不可分,然而反思一下,在此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又是显得何等的重要。如果没有网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那些生动的画面又怎能呈现?

二、借助媒体优势,渗透品德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常抓不懈地贯彻于各科教学之中。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因此,音乐课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去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和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或者说虽有所强调但教学方法和形式老套单一,使得德育游历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之外而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如何使教材中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出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在音乐教学中,如果仅以空洞机械的说教形式强硬灌输,从书本到黑板,由理论到理论,即使是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场面,也会显得空乏和苍白,以至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应有的热情。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形、光、色的优势,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就能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在感受音乐、走进音乐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学生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英雄气概很难深刻体会到。笔者就从影视中精心剪辑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画面、解放军战士在南京总统府升起鲜艳红旗的画面、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画面伴随着雄壮的《国歌》旋律,使学生融入了一个由声、形、光、色等凝成的音乐氛围中,整个心灵受到震撼。乐曲的旋律连同一幅幅悲壮的场景,定格在学生心灵深处,向先辈学习的情感油然而生,情感体验被推向高潮。无形中把德育内容化为自己的观念,把德育教育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教师只有把音乐形象中崇高思想揭示出来,音乐对学生才有意义。

三、    借助软件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虽然农村小学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但音乐课堂的教学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小学高段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年龄层次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跟低段组明显不同,他们能不时地迸发出初级的创作灵感:一段段朗朗上口的小旋律;一个个简洁明快的节奏;一句句富有想象力的歌词……笔者决定抓住契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惯例的音乐教学是教师伴奏,学生演唱。笔者打破常规,依靠“TT制谱”软件平台,让学生自己制作伴奏,自己创编的旋律,也制作成伴奏,自制自唱;改编好的歌词,就让学生教唱,比一比看谁写的歌最受同学的欢迎。让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了创新能力。看着学生们一张张洋溢着成功喜悦的笑脸,笔者知道,信息技术又一次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此外,有条件的农村小学还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图象、文字、音频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笔者的尝试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力争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直接给你贴出来了。别见怪啊!

[em04]
 
发表于 2007-2-28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很好,不错.

 
发表于 2007-2-28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如此现代化的设备在农村是否都齐全呢?是不是有点可望而不可及呢?我的观点是设备只是音乐教育的辅助工具,是属于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可有可无的那种工具。

 
发表于 2007-4-3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ucuo a 
 
发表于 2007-4-4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是那么上的,就那么写吧。

自己的体会是最真实的。

 
发表于 2007-5-6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摘要不够精炼,不够符合“八股文”的要求啊
 
发表于 2007-7-26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发表于 2007-8-2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好象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上看到类似的文章哦!记得不太清楚了.回去查查.
 
发表于 2007-8-31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我会加倍努力的![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请问有苏少版十一册的音乐教案吗?我的邮箱是zjh2004531@sina.com  有的话发我好吗?谢谢!

 

 
发表于 2007-11-20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教案我没有,真是不好意思.谢谢各位的支持.[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