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高中音乐课程各模块教材与教法浅析

1
回复
64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中的音乐课程应提倡“讨论--探索--实践--创造”的方法进行教学,构建一个平等、开放、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氛围。虽然每一模块围绕某一特定内容,以明确的目标,从不同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但从宽泛的角度看,各个模块之间在教学方式上都有其相通与兼融性。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将体验、实践、探究、比较与合作的方法贯穿始终。

    鉴赏模块: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体验方式。这是音乐鉴赏模块最典型的教学方法之一。音乐是一种直接的经验,必须通过直觉的方式去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强调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绝非一般性接触,而要深入音乐作品的内涵、音乐风格和广博的文化内容,对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有鉴别与判断的能力。音乐教育不谋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堂不是结束真理的地方,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说:不!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批评性思维(求异思维),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向着创新的终级目标转化。

    歌唱模块: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在具有艺术性、音乐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有机地渗透知识技能的内容,并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探究音乐艺术的真谛。在歌唱模块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合唱、重唱及独唱三种演唱形式。可见,从教学的角度看,这几种形式都是需要的,但为什么又要提出  “以合唱为主”的建议呢?合唱是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形式。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演唱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发展其表演潜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提出以合唱为主的原因之一。 歌唱天然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及情感交流特征,它有益于人际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而合唱在这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此外,参与合唱的人员远远多于重唱和独唱,学生受益的人数众多。这也是提出以合唱为主的另一原因。 较多地采用合唱这种表现形式,并不等于忽视其他的形式,尤其是对那些具有特殊爱好、又有一定音乐特长的学生来说,独唱、重唱等表现形式,对发掘、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演奏模块:演奏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选择学习,参加演奏课的学生所学的乐器多种多样,尤其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竖笛、口风琴、吉它和常用打击乐器最为普遍。他们通常都会形成一个小型的乐队。因此,对演奏中的技法、句法、情感表现、音乐处理手法等要有一定的要求。在演奏曲目的选择上,虽然有独奏、重奏内容,但以多声部的合奏为主,这与歌唱教学以合唱为主有类似的理由。

    高中演奏课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哪些?

    当学生选学演奏模块时,面临着学校都有哪些乐器的问题。特别是学校现有乐器与学生选学的项目是否一致,都会直接影响教学。因此,在选择模块时,一方面要精心指导学生使其适应学校的设备条件;另一面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带乐器进行学习。

   关于教材与学生所学乐器产生矛盾的情况。例如:乐曲中应有的乐器,学生中缺少演奏者;学生能够演奏的乐器,教材中没有安排配器。针对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应当根据乐曲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临时改变配器。

   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乐队的编制问题? 拥有编制齐全的乐队,大多数因为学校重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辅导力量,学生中具有多方面的人才。而编制不齐,应该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以便演奏课能够顺利进行。以下措施可供参考:虽然编制不齐,但已接近齐全的学校应尽量拨款购置需要的乐器。因为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种趋势。学校兼有多种中西乐器的情况下,可以组成混合乐队。只要将各种乐器合理地编排在乐队中,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拥有的乐器既不能形成齐全的编制,又不能组成混合的乐队,可以组成重奏组或小乐队。例如:由箫、笛子、扬琴、二胡、大提琴组成一个小型混合乐队,既可以为歌曲伴奏,也可以演奏丝竹乐。条件确实困难的学校,可以发动学生自带乐器参与演奏课的学习,也可以发动教师、家长、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协助学校自制乐器,以解决演奏课的需要。

    创作模块:高中音乐课的课时有限,任课的音乐教师也并非人人都有音乐创作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发掘课外音乐课程资源,将创作课延伸到课外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式的学习,值得我们重视。音乐创作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进行歌曲写作为重点的创作活动,即:尝试着为歌词谱曲。同时安排利用不同的音源材料,进行某一主题的命名创作,不仅避开了音乐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而且对激发形象思维、发掘创造性潜能十分有益。比如表现《暴风雨》,可以采用的方式有:1、以小组为单位,用常规打击乐器及非常规音源进行即兴创作:选择大鼓以表现雷声;选择马口铁不时地摇动以表现闪电声;选择沙槌或摇动畚箕里的沙砾以表现雨声;选择有木条的转轮,在转轮上铺盖橡胶轮胎片,由学生控制转轮的转动速度以表现风声……2、以小组为单位,用常规乐器进行创作:选择短笛、长笛、单簧管吹奏半音阶,用圆号、长号、低音提琴演奏和声以表现风声;用定音鼓、大鼓表现滚滚雷声;用小鼓表现雨点敲击大地的声音;用吊擦来表现闪电的霹雳声……  鼓励高中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即数字音序和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编辑和创作。

    音乐与舞蹈模块:音乐与舞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点和风格,影响着舞蹈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因此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鉴于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音乐、舞蹈的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如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练习舞蹈,有益于理解舞蹈的内涵,或在熟练动作的基础上,反复感受音乐,则会对舞蹈的艺术表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要注意舞蹈鉴赏、表演、创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在舞蹈鉴赏的基础上学习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的基础上进行舞蹈创编,同时融入舞蹈知识的学习。

     音乐与戏剧模块:戏剧艺术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从戏剧艺术具有“故事性”“表演性”和“综合性”的基础特征出发,把握音乐在戏剧表演中的功能。一般说来,创编、排演戏剧小品或课本剧的程序大致如下: ⑴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并撰写一个有积极的主题意义的故事,作为戏剧小品或课本剧的“故事蓝本”。 ⑵锁定剧中人物,分析并梳理不同人物的身份、造型、性格特征、行为动作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 ⑶设计和强化故事情节的戏剧性,突出人物性格与情节的矛盾冲突。⑷在确定主题、编写戏剧脚本的同时,选定有表演经验并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学担任导演。 ⑸进入排练。从演员熟悉脚本、对台词开始,通过舞台动作、演员方位的调度及各种表现手段的合成,到演员化装彩排,完成戏剧人物形象的刻画,凸显戏剧主题。⑹正式演出。邀请有关领导、师生、家长等观摩指导。⑺听取评论,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修改完善,使学生创编和排演的剧目更加精彩。高中生进行戏剧表演,应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及自身的知识结构出发,选择适当的题材、体裁、规模。配乐朗诵和戏剧小品是音乐与戏剧结合的常见形式,同时也是进入戏剧表演的初期阶段,比较容易掌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对音乐的感受,从音乐中体会和捕捉灵感,不必过于拘泥于表演的细节和动作的标准化、程式化,表演中语言要力求自然、流畅,符合人物性格和情景,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可引入反思和评价机制,师生互动互评,多肯定多鼓励,增强学生朗诵和表演的自信心。(来源:广州第七中学)

 
发表于 2006-9-13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带来的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