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你有帮助::) 潘安邦是谁?"台湾民歌王"。"澎湖"是他的家乡,《外婆的澎湖湾》是潘安邦创作给自己外婆的动情之作。 潘安邦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宝岛台湾歌坛"民歌运动"最活跃的歌手之一。他的歌曲所表达的感觉清新脱俗,飘逸潇洒,让人如沐春风。正是因为这种清新的曲风、朗朗上口的歌词让这首歌曲广为流传。 潘安邦曾被邀请到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和《跟着感觉走》,从此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记住了这个名字--潘安邦,都记住了中国有个澎湖,澎湖湾有一位慈祥的外婆。也是这一年,潘安邦激流勇退,离开了歌坛,离开了喜爱他的歌迷朋友,去美国经营服装生意。 2005年潘安邦再次带着他的《外婆的澎湖湾》回到了喜爱他的歌迷中间,并且开始了他的亚洲巡回演出,其中北京站的演出于9月9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本报在演唱会之后采访了这位昔日的台湾"民歌王",他的人正像他的歌一样,历经岁月经久不衰,依然青春爽朗。 采访中潘安邦讲述了他阔别舞台16年后再次与观众相聚北京的感受,他说:"歌手最大的幸福就是做自己的演唱会,离开歌坛16年了,再回来时,借新专辑和在各地做演唱会与朋友们见面,在现场碰到多年不见的歌友,在北京的演唱会就有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来支持我,北京、青岛的歌迷都有,今天我唱的大多是经典的老歌,如《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爸爸的草鞋》,也翻唱《兰花草》、《甜蜜蜜》、《我只在乎你》等等,很多朋友跟我一起唱,让我非常感动。" 感动的不仅是潘安邦自己,北京演唱会到场的观众以中青年为主,他们见证了他从当红到退出歌坛的过程。他的这些老歌伴随着这些观众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他演唱每一首歌曲都能在观众中找到共鸣。就像《外婆的澎湖湾》中提到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都已经常驻在观众的心田。 "小时侯,虽然不是和外婆住在一起,每天下课都会到外婆家,陪她去海湾走走。那时侯的澎湖湾就象歌中唱的一样: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外婆在菜市场卖菜,我下课以后就背着书包陪外婆卖菜。外婆对我说:男儿志在四方。19岁从学校毕业后,我就去了台北发展,对外婆常常思念,每天都通电话,我和外婆的感情非常好。后来做了歌手,场了几首成名曲,特别是《外婆的澎湖湾》更让澎湖人以我为荣。我再回去的时候,依然会跑到菜市场与外婆卖菜,外婆看到我就会特别开心,好象所有的菜都不必卖了,都可以送人了。" 潘安邦说正是这种他和外婆之间的亲情成就了这首经典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虽然现在外婆已经不在了,但每次他演唱这首歌,都会想起外婆,都会想起留在沙滩上的两对半脚印。他把今年的亚洲巡回演唱会取名为"再献外婆的澎湖湾"就表达了他对外婆深深的怀念。 在离开歌坛之后潘安邦主要居住在欧美国家,他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虽然身在他乡但是他还是对中国感情深厚。"欧美的感觉很单调,而中国更象一本很大的书,你可以慢慢翻阅它,在中国心会让你温暖。"在中国他最喜欢的地方是北京和上海,"感觉北京人直性子,上海人很柔美,各地风土人情不同罢。这次筹备北京演唱会期间,我第一次去嘉峪关长城,是非常特别又不一样的感觉。北京的小吃我统统喜欢吃,驴打滚儿、豌豆黄、馅饼、葱油饼等等非常好吃。" 游历世界多年潘安邦最后还是回到了炎黄子孙的故乡中国,在这里有他最最真诚、永远支持他的歌迷,有他难忘的青春回忆。 在采访的最后他深情说:我祝福《环球游报》的读者,祝他们有更多机会环游世界,去领略世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潘安邦的回忆让他重新回到了舞台,在舞台上他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曾经的辉煌。让我们也去领略中国乃至世界这本内容丰富书,为自己留下最美好的回忆!(文/本报特约记者 薄仕 图/ 王振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