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花儿朵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国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演唱歌颂祖国、国旗歌曲,感受国歌和国旗的美丽、神圣,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2、在听赏中获得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用亲切、自豪的情感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参与自编歌表演、学跳新疆舞等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4、听赏一组具有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的歌曲,学习新疆风格的集体舞,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二、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3、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拓展了解与国旗有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崇敬的心情安静地聆听《国歌》,感受和体验乐曲雄壮的音乐特点和催人奋进的音乐形象,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通过对国旗、国歌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3、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增强。 4、学生能较正确地使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教学过程: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导入:教师边弹琴边唱国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轻跟着哼唱。唱完以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首歌你们熟悉吗?知道它的全名吗?接着再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的国歌,全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反映着我国人民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因此,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们 都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要以崇敬的心情来聆听。 (2)、初听一编《国歌》,让学生感受其鲜明的节奏,号角般的音调,催人奋进的音乐特点和雄壮的形象。 (3)、教师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多种画面,如: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天安门升旗仪式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再听歌曲《国歌》。 (5)、介绍国歌的来历,讲述作曲家聂耳的故事。 (6)、最后完整听赏一编。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聆听歌曲,可以随音乐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有关国旗的知识。 (3)教师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一遍,再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4)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 (5)学生跟着教师摸唱歌曲。 (6)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3、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集体拍手边唱歌,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情绪。注意引导学生拍出节拍的强弱。 (2)认识铃鼓和碰铃。 (3)让学生讨论如何用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演奏。 (4)教师再给出节奏卡片: X X 「X X ‖(铃鼓) X — 「X — ‖(碰铃) 学生分组按节奏先徒手练习,然后用打击乐器随音乐演奏. (5)分组发给碰铃和铃鼓,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6)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还可以随音乐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机评价,对学生的表演与展示,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同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2、唱《多快乐》 教学过程: 1、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引导: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的上空,,1949年,毛主席爷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时的天安门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声中,现得格外庄严和壮丽。 (2)初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欢快热烈 (3)教师出示ABA’的音乐三段体,引导学生用听相同段时站着拍手,听到B段时坐着拍手。 (4)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铃鼓)伴奏,用以加强情绪的感染力。 (5)完整听赏音乐曲。 2、学唱《多快乐》 引导:播放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国庆的欢乐场面,让学生知道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要为祖国妈妈唱支歌,以此引入歌曲《多快乐》。 (1)听范唱,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热情快乐 (2)配合播放图片,朗读《多快乐》歌词(有节奏地朗读) (3)听音乐,学生和教师一起轻声学唱歌曲(学生以听为主) (4)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5)鼓励学生自己创编音乐节奏为曲子伴奏,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6)学生自编舞蹈动作加强音乐的情绪。 (7)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多快乐》。 第三课时: 1、听: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 2、唱:《娃哈哈》 3、动:集体舞《娃哈哈》 教学过程: 一、听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在背景音乐中,请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或内蒙古风光图片、影象,感受大自然草原的风光特色;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跟着音乐,运用形体的动作表现骑马、甩鞭等具有内蒙古风格特点的动作。 听赏《小红花》,学生对小红花这首歌曲比较熟悉,请学生用“LA....”哼唱,并结合拍手,轻唱歌曲。课前布置学生自制小红花,课中带好并自编动作随音乐表演。 听赏《娃哈哈》,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并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为歌曲添彩。 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观看藏族风光片,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言或者形体语言,对高大的雪山、辉煌的布达拉宫等进行描述或表现,也可以描述西藏的服饰特征、模仿简单的祝福动作或祝福语言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西藏,并对藏音音乐产生兴趣。引导学生随音乐的韵律拍手或舞蹈。 二、唱《娃哈哈》 1、引导:中国是有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问:你们听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 2、听曲子。提问:这首曲子你感觉她是哪个民族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 3、向学生解释美丽新疆的风俗习惯个风土人情,并出示服饰图片和新疆歌舞场面,让学生在试听过去旋律中认识新疆。 4、教师用铃鼓结合舞蹈范唱曲子,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 5、要求学生试着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娃哈哈》 6、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7、用铃鼓、响板、三角等各种乐器结合起来,请学生敲打伴奏,力求做到能烘托热烈的场面。 8、尝试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为乐曲伴舞。 三:动:集体舞《娃哈哈》 通过跳集体舞《娃哈哈》,让学生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该舞蹈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维吾尔族舞蹈的录象、光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富有动感的节奏,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在初步感受歌曲韵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踏点步、旁点步、三步一台等基本动作。 (3)进行单一动作教学,使手脚配合协调。 可以学跳角参中舞蹈动作,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表演。教师鼓励所有学生参加表演,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相互团结协作的精神。 拓展: 小小赛歌会: 活动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书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有意识地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歌舞、音乐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举办一个“小小赛歌会”让小朋友尽可能多唱汉、蒙、藏、维等民族歌曲,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