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lai

[推荐]幼儿个案记录、分析、评语集

27
回复
646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7 0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案分析

挑食

案例描述:

      镜头一: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坐在餐桌旁准备吃饭。妈妈今天做了清蒸昌鱼、冰糖肘子、炒苦瓜、紫菜汤小勇坐上椅子一见冰糖肘子,就高兴的喊道:嘿!真棒。今天有我喜欢的冰糖肘子。马上动手将盛冰糖肘子的盘子拉到了自己前面,拿起筷子一心一意地向冰糖肘子“进攻”。妈妈劝小勇多吃一点苦瓜,说苦瓜清火,小勇听也不听。爸爸将剔除刺的鱼肉放到小勇的碗中,也被小勇推到了一边。看到小勇只吃肉不吃其他食物的挑食样,妈妈在一旁直摇头。

      镜头二:青青家正在吃晚饭。看上去一家人好象吃得一点也不开心,餐桌上的气氛显得很沉闷。餐桌上摆放的是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鱼香肉丝,一碗青菜汤。青青妈妈介绍说:我们家的饭菜最简单,每天都是西红柿炒鸡蛋、鱼香肉丝和米饭,天天老三样。除此之外,青青一概不吃。天天都吃同样的饭菜,大家的胃口都不好,吃饭也没有情趣。

     镜头三:佳佳正作在餐桌旁,一手扶着碗,一手拿着筷子,慢慢地数着饭粒,碗中的蔬菜和肉都被捡到一边。爸爸妈妈坐在一旁紧盯着佳佳。

    爸爸说:佳佳,你今天必须将碗里的青菜和肉吃完,才能出去玩。

    妈妈说:佳佳乖,把饭吃了妈妈奖励你巧克力。……

    这顿饭已经吃了半个多小时了,饭菜早已经凉了。看到佳佳磨蹭着吃饭的样子,爸爸终于压不住火,一把抓过碗筷给佳佳喂饭。刚填了两口,“哇哇哇哇”佳佳将吃进的饭菜全部吐了出来。

案例分析:

    挑食、偏食的习惯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是责任却在父母。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它与家庭的饮食结构、家长处理孩子进食的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挑食、偏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吃饭场景,我们在许多家庭的餐桌上都可看见。的确,孩子吃饭挑食、偏食在今天非常普遍。比如,有的孩子只吃肉不吃菜,有的孩子不吃某些菜,有的孩子只吃才不吃饭,有的孩子不吃水果等。

    孩子挑食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营养不平衡,人类是杂食动物,单一的饮食结构必然会带来营养不平衡,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过剩的疾病。

    挑食、偏食的习惯表现在孩子的身上,但责任却在父母。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它与家庭的饮食结构、家长处理孩子进食的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挑食、偏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案例方法:

    1、带孩子一起到市场购买食物,请孩子帮你挑选今天要吃的菜。

    2、让孩子和你一道捡菜、洗菜,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诱发孩子对饭菜的兴趣。

    3、将食物切成各种形状,并给饭菜取一个好玩的名字。

    4、增加食物的种类、扩大食物圈。尽量变换饭菜花样。对孩子不熟悉的食物可采取先小量混合在熟悉的食物中一起做,让孩子慢慢习惯它的味道。

    5、鼓励孩子尝试新食品,但不要强迫。

    6、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改变一下制作方法,或许孩子就接受了。

    7、控制孩子的零食,尤其不要在饭前半小时给孩子零食吃。

    8、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吃饭,激发孩子吃饭的兴趣。

    9、不要强行要求孩子一定要吃多少饭菜。

    10、父母给孩子作出不挑食、偏食的榜样。

    11、不要将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手段。

    在纠正孩子挑食、偏食习惯时,家长要把握好度。既要给孩子挑选食物的一定自主权,又不能完全由着孩子自己来。在孩子吃饭时,父母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担心孩子如果不吃或者吃得太少会影响健康,为此而放弃原则。在这一点上,父母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孩子在进餐时间不吃饭,OK!给孩子自主权。你可以不吃,但要告诉他不吃饭的后果,如果不吃饭也得不到其他食物。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将家中可吃的东西藏起来。经过1、2次,孩子就会学乖,知道必须好好吃饭,否则会饿肚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名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案例现象:
东东是我班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肤色,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运动选手,都特别喜欢他。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观察一:早上进班级时,他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他会“咚咚咚”的边踢门边喊“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和午睡室之间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东东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当老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东东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案例分析与反思:
这样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针对东东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东东对汽车、飞机等等的交通工具特别感兴趣,根据他的特点,在区角活动时我为他准备了许多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画,让他也学着画,他十分感兴趣。每次我都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画得越来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动时,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东东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没来,入园时他还将自己回老家的情景讲给我们听。
  半年来,东东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坏事专业户"
                     -------三月份观察笔记
观察时间:2006、3                 观察地点:某某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乐乐                    观察着:某某
观察事件:
户外活动结束,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排队在盥洗室一个个洗手。辉辉拉着我的衣服着急地说:“老师,看,这里有块积木。”果然在蹲坑的便池里躺着一块红色的塑料积木,我怒气冲冲地质问是谁干的,立刻,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乐乐……"于是,我把乐乐"请"到了我的身边,可谁知不管我怎么"拷问",他就是不承认,而孩子们的一再指认倒让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小朋友会认为做坏事的肯定是他?于是,我暂时放下这件事,开始留心观察。
    终于,等我继续给孩子们洗手时,我果然看见另一个孩子将又一块积木扔到了便池。我故意间:"是谁又把积木扔到便池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又异口同声地说:"是乐乐……"此时,我想我不能再沉默了,我把事实真相告诉孩子们,并让他们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坏事"都是乐乐干的,还让他们向乐乐道了歉。
观察分析:
孩子是敏感的,教师对一个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该孩子在别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正因为最近乐乐平时经常因为做"出轨的事"被教师当众批评,久而久之,在孩子们心目中就形成了他专门做"坏事"的定势,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做坏事专业户"。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对策与措施:
我尽量不当众批评幼儿,而转为用一些较缓和、隐蔽的方式处理问题。渐渐地,孩子们对乐乐的印象转变了,不再把所有的坏事都强加在他头上了。我也经常提醒自己,千万别让哪个幼儿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做坏事专业户"。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