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巴乌] 声声葫芦丝 再热北京城——“2007葫芦丝北京邀请赛”记实

3
回复
152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8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葫芦丝北京邀请赛”和谐快乐的大赛氛围,还深深地留在参赛人的记忆中, 2007北京邀请赛的信息又传到各地,葫芦丝爱好者们积极报名,认真准备、充满自信,并相互约定:8月在北京相见!

                                                    高涨的葫芦丝热

    在全国数百、上千名爱好者的热切期待中,“邀请赛”于8月14日在北京开赛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菲律宾的472名选手进京参加了复赛和决赛。总人数比2006大赛翻了一番。
    去年参赛并获中年组金奖的赵洪啸带着自己创新的演奏技法来了,深圳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研制的椰壳葫芦丝来了,不少选手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也来了;有着坎坷学习经历的盲人、残障人来了,培训大批青少年学习葫芦丝并义务教授贫困生及残疾学生的韩铁维老师也来了;平时常常聚会在北京天坛、陶然亭公园以琴(葫芦丝)会友的离退休老同志来了,新疆哈密五岁的小朋友也来了,更难得的是贵州、福建的选手,由于天灾,淌着泥石流、淌着水走了5公里才坐上汽车,他们也来了……。新老朋友握手相拥、分外亲切;参赛选手,盛装上场;赛场内外,葫芦丝声声。近500名选手几乎为同一个目的——展示才艺,交流学习,见世面、长见识而来。
    小小一件乐器,何以能吸引如此多人们的兴趣和爱好?“一名外国记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了竹笛演奏家王次恒的葫芦丝演奏后评价说,如果把钢琴比喻成西方一杯咖啡的话,葫芦丝就像东方的一杯顶极的毛尖茶”。告诉我这个典故的是湖北宜昌的一位先生,想一想,顶级的毛尖茶,清馨、带点苦涩的香味,喝一口清咧沁人心脾、叫人沉醉、回味无穷。葫芦丝的音乐不就是这样,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素淡、幽雅,优美动听,一旦学会,爱不释手吗?大概这就是葫芦丝艺术爱好者们选择它、喜爱它的原因之一吧。 
    一种民族器乐的单项比赛参加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参赛人员结构层次(年龄、性别、职业等)之多元,在过去举行的民族器乐比赛中是不多见的。这与近年来民乐艺术的大普及有关,人们对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民乐普及越来越深入,像葫芦丝这样吹奏简便易学,材料自然、环保,学习吹奏还可调整人的呼吸,对身体有利的乐器,自然成为大家的首选。葫芦丝来自民间,又走向更大范围的民间。

                                                    为学习与交流而来

    深圳市布吉中心幼儿园的刘光明老师教葫芦丝10年,前后发展了近千名学生及幼儿园、中小学音乐老师学习葫芦丝,他说:“葫芦丝人人听人人爱、人人学人人爱,家长支持,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中途停止过学习”,他还说:“一般的赛事我都不参加,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组织的比赛我一定要参加,它(指比赛)专业、规范,去年我的两个学生来参赛得了奖,还得到老师专家的指点,回去有了更高的目标”。
    来自甘肃天水7岁的小朋友拜彤说:“妈妈说拿不拿奖其次,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他的老师刘亮说:“学习葫芦丝对孩子们习惯的养成,自信心的增强都有很大的好处,这次主要抱着学习和交流的的态度来的。”
    来自广西桂林的唐曼萍差四个月72岁,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她学习葫芦丝一年多,,参赛曲目《竹林深处》等都是跟着光盘自学的,但演奏得流畅、自如 、细腻,音乐感觉很好,她说“比赛高手如云,来了以后学到很多,住在我房间对面从云南来的几个年轻人都是跟名师学的,吹得比我好,比赛让我大饱眼福、耳福,不虚此行”。
    在比赛中,有二三十个小朋友穿着同样印有“圆梦音乐教室”字样的演出服装,他们都是河南新乡王玉山老师2004年创办的这一“音乐教室”培训的,三年来,该“教室”从一个学生发展到120多名。这次来参加比赛的,加上王老师共30人,服装都是王老师花钱给做的,他说:“我们参赛目的很明确,一开眼界,二长见识,三缎练自己,我想这三个目得都达到了,孩子们一生都不会忘记。”

                                                    评委寄语  意味深长

    大赛组委会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证,特聘了民乐界高水平的专家担任评委: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笛子演奏家王铁锤和众多演奏家、作曲家严铁明何维青于天佑哏德全武长清朱润福李春华王朔焉铁华刘凤山张洪伟蒋远旭等。大名鼎鼎的评委们,赛场上严肃认真,赛场外为选手签名、同他们拍照,为选手们解答艺术上的问题和蔼可亲、不厌其烦。
    比赛中评委们整整工作了4天,虽然辛苦,但非常高兴,也被许多事情感动着。来自湖北三峡的49岁女选手陈惠科,复赛前一天在驻地小腿骨折,家属从宜昌赶来欲接她回家,但陈惠科说:“去年参赛得了优秀奖,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经一年的努力练习,今年如不参赛就回去不太甘心。”所以坚持比赛完再走,大赛评委会副组长何维青老师听到消息非常感动,于是在复赛和决赛当天,同王铁锤、朱润福、刘凤山、王朔等评委主动把赛场搬到选手宿舍,就地赛评。
谈到这次比赛,哏德全评委说:“大赛整体水平比去年提高了很多,并涌现了很高水平的演奏者,目前,葫芦丝人气很旺,演奏者成熟得很快,说明这个乐器是非常有希望的。通过比赛感到,师资力量还有欠缺,许多孩子虽然会吹,也能吹出高难度的曲子,但气息、口风、指法的运用还不是很好,特别是音乐的处理也不很到位,导致吹得不够美,我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王铁锤评委说:“葫芦丝在全国各地开了花:学的人多了,曲目广泛了,演奏水平提高了,乐器发音灵敏、音色纯正、高低音通畅,说明乐器制作改进了。今后需要考虑的,一个是应继续开办培训班、大师班;二是葫芦丝演奏者要加强艺术修养,要懂得各地方、各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才能吹出意境、吹出深度。”
    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维青说:“这次比赛再次体现了‘团结、友谊、交流、共进’八个字的主旨,短短一年中,葫芦丝在演奏技巧、乐曲创作、乐器制作等方面有很大进步。葫芦丝从云南大山雨林中被引至大江南北,在继承原有风格上加以发展,并在艺术上得以升华这是多么大的提高啊,比赛让我们看到了葫芦丝光明的发展前景,这正是我们举办比赛的目的”。评委们、老艺术家们的谈话言之切切、意味深长、令人思索。
    18日晚,举办了“展演交流”活动,选手自愿报名、积极参与,展示了一年来葫芦丝技艺的进步,当残障人小傅昊吹奏的一曲《迎春》结束后,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应选手们的要求,著名葫芦丝演奏家哏德全、李春华现场做了精采表演,让选手们赞叹不已。
    19日举行了颁奖仪式,学会副会长张殿英先生讲了话(全文另发),大赛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选手们兴高彩烈踏上回程。
    比赛得到天津静海盛兴乐器厂的大力支持,厂长王泽云带着技师为选手们免费修理乐器,受到大赛组委会的赞扬和感谢。 

作者:俊兰

 
发表于 2007-8-29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遗憾的是没有大书一笔洪啸老师的《野狼》!

 
发表于 2007-9-6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拉.不错
 
发表于 2007-9-13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这次的比赛确实很公正,进入复赛和决赛的都是有6个评委来评一个选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