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中文介绍资料(有超棒的在线视频哦)

10
回复
265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7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Wiener Sängerknaben)是由一群身穿藍色水手服的男孩所組成的,這項特殊的打扮也成為了他們的標記。他們以優雅而又輕盈無比的童聲女高音與童聲女中音,演唱著各式各樣的聖歌、圓舞曲、藝術歌曲、民謠與彌撒。

第一章    西元1498年 -> 西元1519年

      在維也納 ,皇宮禮拜堂音樂(Chapel Music)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西元

奧皇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阿布雷特.多爾(Albrecht Dürer)繪於1519年。該畫現藏於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圖一)

1359年即由魯道夫(Rudolph)建立一個能在 周六晚禱與周日晨間彌撒發揮作用的合唱團,直到1365年因為聖斯提凡斯(St. Stephans)的上任而廢止。消失了一整個世紀後,西元1498年,剛被神聖羅馬帝國加冕為皇的奧皇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 1459-1519)(圖一),因其極欲建立一個以維也納為首都的帝國,因而重新建立皇宮專屬的禮拜合唱團變的極為破切。1498年7月7日,馬克西米連一世親自下詔 命命主教傑歐格史拉柯尼亞(Georg Slaktonia 1456-1522)成立皇室專屬的樂團。當時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得到消息的男低音柏恩哈特(Bernhart)與另外六名歷史上記載名為 :亞當.封.路堤(Adam von Lutich)、柏恩哈特.封.柏根(Bernhart von Bergen)、馬太.封.克蘭布茲(Mathias von Krembs)、錫門.封.普魯克(Symon von Pruckh an der Leytta)、約翰.封.葛門登(Johannes von Gmunden)與史蒂芬.封.易布茲(Steffan von Ybs)等七人,旋即於同年7月20日抵達維也納。

 

      當時皇家財政庫允諾予每位孩童12弗洛林幣(fl.)作為置裝之開銷。而這六位孩童,即為皇宮禮拜少年合唱團亦即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創始團員。西元1500年4月團員增加為 十二位,1509年增加為二十位,而1519年馬可西米連駕崩不久,增加為二十一位。當時的皇宮禮拜團並非僅在帝國首都維也納演唱,也並非如前人Rudolph所設立時的僅 在周六晚間與週日演唱。而是隨者皇帝的腳步日復一日的隨侍在皇室身邊,所到之處,如: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奧格斯堡(Augsburg)、提耶(Triel)、弗萊貝格(Freiburg)、林茲(Linz)、康士坦茨(Konstanz)、沃爾姆斯(Worms)、柯布蘭茲(Koblenz)。

 

漢斯.柏格麥爾(Hans Burgmair)所作之木刻畫「馬克西米連的勝利隊伍」(Maximilian's Triumphal Procession)(圖二)

     有時為讓旅途更為順利,奧皇也會親自寫信下詔給駐守在各個城市的皇室成員、主教或各個城市的邊界關卡等,請求管理人員給予其合唱團自由通行的權利與不受任何干擾,由此可見當時 宮廷禮拜合唱團極為受到奧皇的信任與尊重。自然的,當時合唱團所需的一切費用都由皇室所支付。如根據歷史所載:1500年7月30日,當時的教會樂長(Kapellmeister)漢斯.凱爾納(Hans Kerrner)為了支付團員的服裝費用而代墊8基爾德幣(gulden),再由皇室一起支付稍後於同年9月21日團員的食宿費用,共33基爾德幣35克朗幣(crown)。1501年皇室因「某些不詳的原因」,支付給團員馬修(Mathius)4基爾德幣,同時給予兩名姓名不詳的團員44基爾德幣用以置裝與生活費用。1509年由皇室支付團員佛列德里西(Friedrich)與林哈特(Lienhart)兩位團員,由奧格斯堡至茵格斯達(Ingolstadt)的 各項費用共2基爾德幣。在團員變聲後,也會由皇室支付一筆獎學金,以供欲就讀大學者無後顧之憂。而從荷蘭來的團員如想離開維也納,甚至皇室將提供旅費與馬匹助其返鄉,如:前述的創團元老亞當與柏恩哈特 ,即在變聲後循此模式返回荷蘭,各自也得到了17基爾德幣。

1498年的木刻畫,顯示了奧皇的合唱團正在進行宗教儀式。(圖三)

關於宮廷合唱團平日聚會用餐的木刻畫。(圖四)

 

       有關於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最早的圖像之一見於漢斯.柏格麥爾(Hans Burgmair)所作之木刻畫「馬克西米連的勝利隊伍」(Maximilian's Triumphal Procession)(圖二)。在該畫當中可以看到隊伍之首由傳令官領隊,隨後跟著長笛手、鼓手、管樂手與銅管手,第三輛車上跟著當時被譽為全世界最 佳的的教堂管風琴師保羅.霍夫海曼(Paul Hofhaimer)。其中第五輛被裝飾的最為花俏華麗的車上,載著剩下的管樂手與兩名合唱團團員,而站在團員前面最前方的,則是教會樂長喬治.史拉柯尼亞(Georg Slatkonia)。該畫現藏於維也納艾伯特美術館(Graphische Sammlung Albertina)。 其他相關的木刻畫還包括了1498年的宗教儀式圖(圖三)與聚會用餐圖(圖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7 21:02:47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0-17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西元1519年 ->18世紀中

 

首次打擊

      1519年1月12日馬可西米連一世駕崩於奧地利的威爾斯(Wels),對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五百年的歷程而言,算是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分野。繼任者查理五世(Charles V 1500-1558)要求皇家財政庫嚴格省查各項關於宮廷合唱團費用支出的明細。當省查結果出爐後,查理五世認為宮廷合唱團的存在是為了前任奧皇私人(Personal)且放縱(Indulgence)的結果。因而查理五世命令宮廷合唱團立即解散,而擔任合唱團成

員的成人可以得到金錢補償,如果有意願,亦可由政府安排擔任國家神職人員;孩童則可以得到一筆獎學金協助其就學於維也納當地的大學。然而根據歷史所載,宮廷合唱團的孩童們一直到解散之後許久,都未曾得到過查理五世所允諾過的獎學金。上面這段歷史也指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五百多年的歷史至今,並非綿延不斷;週日彌撒,亦非如一般大眾誤認的五百年來毫不間斷。


      查理五世的統治範圍亦遠至西班牙等地,而1521年更欲將帝國的版圖跨至其兄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 1503-1564)所統治的德國處。幸而費迪南一世認為宮廷合唱團對於帝國的統治是必須的,因而欲重新建立宮廷合唱團。消失了8年之久的宮廷合唱團在1527年1月27日由皇帝下詔重建,而宮廷合唱團需包括:一名皇宮附屬教堂牧師(Chaplain)、四名聲音姣好的助手、一名管風琴師、九名成人歌手、十名孩童,以及管理孩童們吃、住與教育等問題的教會樂長。


      藉由一段1548年發給當時的教會樂長人佩特拉斯.梅森(Petrus Maessens)的指導守則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出:「給佩特拉斯.梅森……,每星期給予25基爾德幣商請一名教師教導孩童文法課程,一名管家、一名傭人、一名廚師來照顧16名孩童的飲食、住宿、洗衣與其他必要的事項。包括了其他特殊的開銷,如孩童的衣物、夏天與冬天的褲子、內衣、鞋子、皮帶、鞋帶等。而孩童們使用的拉丁文課本、音樂用書、紙張、羽毛筆、墨水與醫療衛生等所需之開銷,則按月給付。」又如:「給佩特拉斯.梅森,10泰拉(Taler)70克萊茲幣(Kr. Kreizer),作為一名不幸摔斷腿的男孩醫療所用。」佩特拉斯所關注的問題還有少年合唱團皆不可並免的變聲(Mutanten)問題,在佩特拉斯多方請求下,1558年2月傳回了好消息:「所有變聲離團的孩童每年可以得到31基爾德幣的『退休金』,共可支領三年,這項費用被用於照顧孩童吃喝、繼續求學與在耶穌會修道院住宿所用。」這項措施即使到了16世紀末皇室遷都至布拉格(Prague)後仍然繼續適用,離團的團員仍然持續回到維也納求學與居住。直到隨後幾年常有離團團員抱怨耶穌會修道院居住條件不佳後,合唱團團員才得以自由選擇居住處。由此可見,宮廷合唱團也曾因皇室遷移至布拉格而離開維也納許久,可證明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並非持續不斷的駐足於維也納。直到1612年馬特休(Matthias 1557-1619)皇帝繼任後,宮廷合唱團方又隨皇帝遷回維也納。馬特休任命的教會樂長為前任團員蘭貝提斯.沙維(Lambertus de Sayve)。在蘭貝提斯死後,教會樂長的位置也空了三年。這段期間則由克里斯多福.史特勞斯(Christoph Strauss)被要求照顧團員們的生活。


      克里斯多福對合唱團團員生活的改革頗有熱誠,然而其政治智慧卻顯然不足。他給奧皇的請願書中提到孩童的生活環境髒亂無比、充滿補丁的衣服、大小不合適的床鋪、嚴重缺乏書籍與紙墨筆等讀書用具。他要求皇室提供一筆金錢以改善上述的這些情況,此舉想當然耳的遭到皇室的置之不理。不死心的克里斯多福隨後又將原信件重新騰了一份給皇家財政庫,皇家財政庫將信件交給了奧皇後,這次則得到了友善的回應 ,隨後合唱團得到了一筆金錢來照顧當時為數約10至16人的團員。因為克里斯多福的報怨,皇帝下詔將1548年第一次提出的指導準則更佳詳細的條列出為:
      1. 教會樂長有責任指導與整頓孩童們日常生活或特殊情況的發生。
      2. 最重要的是教會樂長需要負責照顧團員們的飲食起居、照明燈具、衛生、衣服裁縫等需求,一個月的金額為4弗洛林幣50克萊茲幣。
      3. 孩童們應該得到所需的飲食;吃肉日應得三餐,吃魚日應得四餐。

          團員們應得適量的酒類,適量的定義如:每餐1.5品脫的酒,酒的種類應注意避免使孩童感到反胃。
      4. 孩童們每月可以得到1泰拉幣與每年可以得到14基爾德幣,每年並可得到6件新的內衣、3件褲子與2件緊身上衣(doublet),每月可

          得到一雙新鞋(當時衣物鞋褲似乎皆為消耗品),每名孩童達到上述裝備每年約需花費12基爾德幣54克萊茲幣。
      5. 團內學習的配備應有紙、羽毛筆、墨水與其它未述及之必要物品。每名孩童每月約需6克萊茲幣。
      6. 教會樂長應詳實紀錄支出明細,並於領取物品時由團員簽名。
      7. 孩童們應被教導有一顆敬畏上帝之心,上午與下午的時間應由教堂樂長教導團員音樂,並由指導教師輔導課業。
      8. 當團員們變聲時,教堂樂長應主動告知並支付予團員離團費用。

 

維也納史蒂芬大教堂(Wiener Stephansdom)(1905年攝)。(圖五)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然而好景不常,1619年新的奧皇繼任者費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1578-1637)旋即將克里斯多福解職,費迪南二世作為1618年開始的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 1618-1648)的主角,音樂在不斷的爭戰中自然式微。其實就算沒有戰爭的連年干擾,費迪南二世也可說是宮廷少年合唱團創團以來最大的敵人。作為狂熱天主教徒的他傾心義大利音樂,因而他在位期間任命了兩位義大利籍的教會樂長:1619年至1609年的喬瓦尼.普列里(Giovanni Priuli)與1630-1649頗有聲望的繼任者喬瓦尼.瓦倫提尼(Giovanni Valentini 1582-1649)。教堂有沒有自己的專屬的少年合唱團對費迪南二世來說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如果真有需要,費迪南二世也寧願使用史蒂芬大教堂(Wiener Stephansdom)(圖五)附屬的合唱團做替代。到了李奧波德一世(Leopold I 1640-1705)時期,雖然維也納音樂又佔了上風,然而當時樂壇流行的卻是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與閹人歌手(castrati),皇宮合唱團的角色可想而知的更加式微。


      直到查理六世(Charles VI 1685–1740)於1711年繼位後情況稍有起色,他命人向其報告關於皇宮合唱團的景況。在1712年4月6日提出的報告指出,如果要挽救合唱與聲樂的式微應當的作法是將變聲後的團員繼續留在團中,以增加男高音與男低音的水準。由此也可見當時變聲後的團員,只有極小部分繼續留在團內擔任成人聲部。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18世紀中 -> WWI

      雖然在查理六世的手中維也納教會音樂得到了嶄新的發展,然而知名度遠甚其父的瑪麗亞.泰莉莎(1717-1780)如同費迪南二世般的醉心於義大利音樂,因而宮廷合唱團的從費迪南二世以來可以說是一直苟延殘喘的延續著。為節省不必要的開銷,瑪麗亞也任命史蒂芬大教堂樂長喬治.盧特(Georg Reutter)同時兼任皇宮禮拜堂的樂長。就這樣因為金錢的因素,史蒂芬大教堂合唱團與宮廷合唱團開啟了一段常常被人誤認為一的歷史。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皇室為了節省並維持宮廷合唱團運作所需的費用,也常命宮廷合唱團與史帝芬大教堂合唱團的團員互相支援。最著名的例子首推音樂家約瑟夫.海頓(Josef Haydn),他與其弟麥可.海頓(Michael Haydn)同為史蒂芬大教堂合唱團的成員,除了經常支援皇宮合唱團外,海頓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同時待過這兩個合唱團的團員。因此後人也不切甚解的直接將海頓認為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一份子,而忽略了這層典故。

 

維也納的孤兒
      前面所提到的喬治.盧特身兼宮廷合唱團的樂長,因而其職責之一即為照顧團員們的日常生活起居等事項,除此之外還得為孩童們尋找適宜的拉丁文與其他學科教師。稍後在瑪麗亞.泰莉莎的允肯下,宮廷合唱團才有了自己的鋼琴、小提琴與聲樂老師,就這點讓人難以想像原本的合唱團是如何運作下去。1772年3月11日,喬治死後皇宮合唱團的水準與聲望更是降到了歷史的新低點,儘管當時瑪麗亞有意復興教會音樂,並命當時的皇宮樂團指揮葛拉夫.封.史波克(Graf von Spork)四處招募團員,然而喬治死前的聲望似乎不甚佳,因而當時鮮有父母同意將孩童送往宮廷合唱團,葛拉夫希望招募至少六名孩童(三位童聲女高音與三位童聲女中音),卻是門可羅雀。兩百年前馬克西米連一世時期身為宮廷合唱團團員的優良福利,與人人稱羨的宮廷招牌至今已不可想像。早在宮廷合唱團成立之初,教會樂長即身負團員們的生活起居至今。1637年費迪南三世(1608-1657)更認為合唱團的孩童們除了接受教會樂長的訓練外,更應該和其他成人歌手與音樂家居住在一起,以利實行音樂教育。急欲在不受人民信賴的風氣中招募新團員的葛拉夫卻打破了這樣的傳統,他認為孩童的日常生活與教育應該在皇宮之外,由當時的耶穌會負責。為了招募團員,瑪麗亞.泰莉莎更同意大手筆的支付每位團員每年200基爾德幣的酬勞,課業表現良好的團員更可在變聲後由皇室支付獎學金於皇家大學就讀。


      但這幾項承諾未曾維持太久,1780年代約瑟夫二世(Joseph II 1741-1790)決定將耶穌會神學院關門大吉,1782年9月3日起,無處可去的團員們只好先委由當時城堡劇院樂長,同時也是男高音的伊格納茲.文羅夫(Ignaz Umlauf 1746-1796)暫時照顧團員們的起居。金錢仍然是最大的問題,官方為了節省各項開銷因而要求寄人籬下的宮廷合唱團除了為皇室表演外,亦需負擔城堡歌劇院的合唱演出。由此可見,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於1920年代改組以前,也並非僅為皇室服務而一直高不可攀。1795年伊格納茲死前不久,他向皇帝抗議讓團員們同時負責皇室與劇院的表演負擔實在過重,他的繼任者喬治.史班格勒(George Spangler)也持同樣的看法,因而在1801年宮廷合唱團總算停止了兼任城堡劇院合唱團。當時要維持宮廷合唱團大約要八名孩童,皇室有意將這八個名額全部由其他唱詩班的團員替代,喬治.史班格勒卻大聲疾呼反對意見,他說:「不斷更換的孩童,只會讓合唱團水準日益降低,解決之道唯有招募一定數量的長期團員,而多出來的部分再開放給來來去去的其他兒童合唱團。」而他的心願直到1805年才實現,當時宮廷合唱團的團員人數僅約十名。

 

1809年宮廷合唱團一份成績單,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名稱赫然再表格中倒數第三位。(圖六)

學業品德派?音樂素養派?

      1802年喬治.史班格勒死後,宮廷合唱團不可思議無人聞問的由其妻與兄代為管理一年之久,直到1803年5月5日才由政府負責安排寄居在市立寄宿學校(Stadtkonvikt)。不知因為何事為導火線,寄宿學校的校長法蘭茲.藍(Franz Lang)提出團員的選募應該首重學業與品德而並非僅僅注重其音樂表現。這樣的論點雖然和現代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理念逐漸接近,但當時的教會樂長薩里耶里(Salieli)卻對 此嗤之以鼻。1803年10月10日,歷史上第一次尋求新團員的公開廣告張貼問世。針對此點令人好奇的是,在1498年創團至1803年的首次公開廣告以來,這三百年來團員究竟如何收到招募訊息、測驗內容、評選及格表準為何?似乎一直是歷史上的一段空白。廣告張貼後不久,法蘭茲.藍與薩里耶里對於其中一位名為法蘭茲.威爾德(Franz Wild)的團員是否入選有了重大的爭執。姑且不論雙方爭執論點的對錯,可以確定的是法蘭茲.威爾德稍後將史無前例的在拿破崙面前演唱。

 

19世紀初團員們穿著的三角帽、深咖啡色的大衣(左肩上有金色肩章與鈕扣)、老式背心、褲腳束緊長及膝部的褲子與飾釦,據說此人即為舒伯特本人。(圖七)

      1808年,一次招募合唱團高音部兩名空缺的試唱後,學業品德派與音樂素養派難得取得了一致的共識:毫無爭執的讓大名鼎鼎的音樂家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入團。終其一生苦難且被衰神的糾纏的小磨菇舒伯特自己曾說過,他一生中唯一快樂的日子,便是在宮廷合唱團的這段時光。舒伯特在宮廷合唱團時初嶄其音樂才華,他的指導教師曾讚嘆道:「我已經沒有甚麼可以教導這位孩子了,他自己已經從上帝那裡學到太多。」這點也可從1809年一份團員成績單(圖六)上看出,得到最多G(優良Gute Noten)的永遠都是表格中倒數第三位的舒伯特。和宮廷合唱團發生關係的著名音樂家除了舒伯特與海頓外:莫札特曾經為他們提供樂譜,並也對該合唱團有所評論;貝多芬稍後也曾特別寄送樂譜至宮廷合唱團;他們曾練唱德國音樂家克里斯多福.威利巴德.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剛撰寫完的歌劇;而安東.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更是常為宮廷合唱團伴奏管風琴。現代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分成四團所命名的四個音樂家名稱來由為此,而並非有些人誤解的四位偉大的音樂家都曾經加入過該團。

 

舒伯特的大衣
      在舒伯特前後的這段日子,因應住宿學校制服之故,團員們的標準穿著為:三角帽、深咖啡色的大衣(左肩上有金色肩章與鈕扣)、老式背心、褲腳束緊長及膝部的褲子與飾釦(圖七),1838年則換成長褲。1816年皇帝允准合唱團團員與音樂家在特殊慶典活動上換上新裝,包括:領上、袖口與口袋有銀色刺繡之有扣猩紅色禮服大衣、白色長褲、背心、銀色的配劍與無羽毛的帽子。而大衣上的釦子則繪上象徵皇室的皇冠圖像與宮廷少年合唱團的縮寫「k.k. Hofsängerknaben」,而特殊的慶典外,孩童們平時仍然穿著學校的三角帽與深咖啡色的大衣制服。到了1874年,猩紅色禮服大衣則改為深藍色。

 

宮廷禮拜堂四樓閣樓,圖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著名的指揮費迪南.葛羅斯曼(Ferdinand Grossman)在擁擠中指揮孩童。(圖八)

     直到一次世界大戰革命哨聲響起而哈布斯王朝日落前,團員們持續不斷的過著這樣的生活:每周二到三次的練習,有時為了即將到來的周日彌撒甚至得排練至深夜。周日一早,團員們得換上制服,稍後會有兩輛雙馬車載送團員從住宿的學校至皇宮禮拜堂,在皇宮禮拜堂位於四樓的閣樓(圖八)裡和其他的音樂家會合。彌撒開始時,孩童們會面向教堂的正前方站在指揮左右兩側,合唱團後面站著其他的男高音與男低音,在男高音與男低音後頭則是管風琴師背對著大家表演管風琴,隊伍兩旁則是剩下的管弦樂團。如果孩童們的表現良好,有時候成人樂手會自掏腰包買一些點心、糖果給孩子們;而如果表現的差強人意,指揮也會威脅要把孩童直接從閣樓丟到樓下的觀眾席。事實上,以往位於閣樓的樂團與合唱團編制較小,參與演出的孩童們約為十人左右,閣樓的空間尚嫌足夠然而現在閣樓動輒需容納三十多人,背對欄杆的指揮倒是的確有可能失足掉落。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WWI -> WWII (資料整理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哈布斯王朝的君主政體被共和國政府所取代,提到任何有關皇宮的事務被視為共和國政府視為眼中釘。1918年11月11日共和國政府正式將宮廷禮拜堂關閉,雖然在1919年以後宮廷禮拜堂又重新招開,然而宮廷少年合唱團卻從此一去不返,原本由孩童們擔任的女高音與女中音的部分,也變成維也納國 家歌劇院其他女性歌手的專利。而原本多采多姿的表演,例如:原本9月9日與10日為伊莉莎白女皇(Empress Elisabeth)所舉行的祈禱式(Vigil)與追思彌撒(Requiem)即遭取消。1921年6月23日所通過的一項法案,將皇宮大教堂的各項管理權限交到了教育部門(Umterrichtamt)手上,月底通過了一項管理大教堂的處理準則,裡頭詳述了成人樂手的工作內容與薪資,然而關於是否重設宮廷少年合唱團卻是隻字未提。留下來的成人歌手卻也未必好運,當時物價飛漲,很快的教育當局所允諾的薪水已跟不上通貨膨脹,因而成人歌手們連名要求調漲薪水,此舉卻引來了當局的不滿,1922年秋天,皇宮內各項的音樂表演都遭到了取消。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復興者約瑟夫.許尼特(Josef Schnitt),某年聖誕節攝於聖誕樹下。(圖九)

偉大的付出者

      皇宮禮拜堂的閣樓就這樣持續荒廢著,直到1923年年底,維也納一群熱愛音樂者成立了「維也納交響樂發展促進委員會」(Komitee zur Förderung sinfonischer Musik in Wien),在政府的資助下,他們計畫由委員會自身發起並支付音樂家表演費用,希望藉此復興皇宮禮拜堂內的各項音樂活動。創始這個協會的人中,出現了一位馬克西米連一世外,五百年來對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影響最重大的人物:約瑟夫.許尼特(Josef Schnitt)(圖九)可以說馬克西米連一世建立的宮廷少年合唱團,許尼特建立了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許尼特自從1921年11月起即擔任皇宮教堂理事長至今,他深信著如果要復興皇宮裡拜堂內的活動,少年合唱團絕對是不可缺少的。也因為這樣的信念,稍後我們將看到一名偉大的人物究竟能夠無私的為他人奉獻到什麼程度。

 

      許尼特下定決心後,找上了當時的宮廷樂長(皇宮禮拜堂雖然一片愁雲慘澹,居然還有宮廷樂長職司)卡爾.路慈(Carl Luze),在哈布斯王朝解體前,卡爾本身即為宮廷少年合唱團的一員。有了這樣的淵源,他自然樂見將少年合唱團重新復興。1924年2月2日,卡爾轉呈一封許尼特所寫的信件予教育當局,內容提到了:「許許多多奧地利有名望的音樂家皆出自宮廷少年合唱團,少年合唱團的復興是責無旁貸的。」卡爾也親自向教育當局的官員說明,他們並不奢望政府部門有任何的金錢資助,金錢的問題將由許尼特自己想辦法解決。除了金錢的問題外,當時所遭遇到最大的問題即是究竟團員的住宿地點應選在何處?許尼特心儀的地點為霍夫堡宮內的空房間,希望能在某委員會(Repartitionkommission)搬出後由少年合唱團進駐。幾個星期後許尼特再次寫信給教育當局,內容提到了:關於孩童的一般教育與音樂教育將由其全權負責;關於金錢的部分,他自己將提出5億克朗,來支援合唱團五年內的開銷。究竟為什麼許尼特當初提出了這樣的五年計劃?曾多次隨團來台灣演出的前任指揮佛特.陶許尼克(Dr. Walter Tautschnig)指出,應該是由於許尼特認為五年後等到共和國政府財政穩定後,應有能力以一國之力出資接手少年合唱團的管理。然而事與願違,歷史證明了往後的日子,教育當局很難再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盡太多的心力。除此之外,歷史上一直常有疑問的是:縱使當時物價飛漲,為何身為皇宮教堂理事長的許尼特,能夠有能力提出這麼一大筆金錢予少年合唱團? 唯一可能的解釋是,1918年許尼特自母親處繼承了一棟名為「十字石(Kreuzstein)」的旅館,雖然他對這棟旅館有著無以論比的情感,然而少年合唱團的復興對他來說卻同樣重要。因而出售該旅館後所得的價金,將全部被用以少年合唱團上。

 

1926年2月2日演出之海頓藥房風波(Der Apotheker),由右至左分別為德特烈夫.邁茲納(Detlef Metzner)、?、馬修.許奈德(Mathias Schneider) 、凱普令格(Kepplinger)、愛羅.佛里切克(Alois Woliczek)。(圖十)

     1924年3月傳來了好消息,官方已經同意將霍夫堡皇宮內的房間作為合唱團的根據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許尼特旋即在維也納當地的日報上刊登廣告求才。同年5月24日的徵選考試選出了三十位孩童,其中最有成就的莫過於愛羅.佛里切克(Alois Woliczek)(圖十)(圖十一)(圖十四),即研究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歷史不可或缺的參考書「Wir Sind Keine Lipizzaner Geworden」的作者。在他所撰寫的書中,記載了所有參與徵選的孩童都被要求在卡爾.路慈彈奏後,即席演唱其所彈奏之音程與歌曲。其中也包括自選曲,愛羅自己選擇的歌曲是「柯爾發茲的獵人(Ein Jäger aus Kurpfalz)」。當時選出來的三十位團員中卻只有兩位能夠視譜,其他的團員們在6月1日起展開了密集的訓練,由前任宮廷少年合唱團的鋼琴教師海音利希.米勒(Heinrich Müller)教授鋼琴與小提琴,而由管風琴師喬格.瓦克(Georg Valker)教授教導孩童們皇宮禮拜堂表演時需要的聖歌。在九月中旬的測驗中,再由三十人中選出十二位正式團員。而第二次的團員徵選則是在1924年年底,這次到底有多少團員入選並未明確記載,此次選出的團員中最出色者為德特烈夫.邁茲納(Detlef Metzner)(圖十)

 

初試啼聲初次亮相

      1924年年底機會終於來臨,11月14日在維也納第八區約瑟夫城(Joseph Stadt)裡的一家劇院中,孩童們擔任了蘇東.瓦納(Sutton Vana)的戲劇「穿越(Uberfahrt)」中的合唱部,這是復興後的少年合唱團首次公開表演。但正確而言,少年合唱團在這場音樂會上初試啼聲卻並非初次亮相,因為該劇的表演形式,少年合唱團僅僅躲在幕後為該劇演唱,觀眾們此時尚無緣與少年合唱團見面。11月中,在一系列紀念音樂家布魯克納的音樂會中(布魯克納亡於11月)有一場在皇宮禮拜堂內舉行,其中幾位團員有幸參加該次的演出。三天後在許尼特私人沙龍上,亦有一場名為「安東尼.布魯克納的美景(Die Landschaften Anton Bruckners)」的紀念音樂會,團員們演出了布魯克納的經文歌。同年12月11日,許尼特寫信詢問官方,既然周日在宮廷禮拜堂所舉行的彌撒與少年合唱團關係如此密切,是否能讓團員們正式登台演出成並為固定演出者?時來運轉的少年合唱團得到了當局的首肯,而在1925年2月1日(確實是周日)登台演出,當天演出的是莫札特的麻雀彌撒(Spatzenmesse K220),獨唱者則是馬修.許奈德(Mathias Schneider)(圖十)(圖十一),馬修於1924年11月進入少年合唱團,他的才華令所有人自嘆弗如,而一致通過讓他擔任合唱團中的高音獨唱,天賦異秉的他稍後也將成為少年合唱團創下其他精采的歷史。此後每星期彌撒日都可以聽到少年合唱團的演出,彌撒季(1924年至1925年皇宮禮拜堂周日彌撒季結束於5月底)結束前不久,在5月21日還有一場特殊的小小彌撒,為了慶祝七位被確認的最後名單:魯道夫.巴德(Rudolf Bader)、德特烈夫.邁茲納、約瑟夫.奧斯拉(Josef Oslsla)、阿佛雷德.熱德拉克(Alfred Sedlak)、安德里.欣克(Andreas Zink)、愛羅.佛里切克和路德維克.佛里切克(Ludwig Worliczek)兄弟(不知為何無馬修.許奈德),而當天演唱的是海頓的尼奧遜彌撒(Nelson Mass)。皇宮少年合唱團雖然已成過往,但新的少年合唱團卻已然成形。當然,除了在皇宮裡拜堂的周日彌撒外,1924年底至1925年的少年合唱團不斷的參與演出各式各樣的音樂會,如:少年合唱團復興後的首次聖誕節後,12月26日、28日與隔年1月4日、6日在「同好之友(Gesellenverein)」會上表演了各式各樣關於聖誕節的戲劇。

 

1926年,莫札特的獨幕喜歌劇「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und Bastienne)」由左至右為愛羅.佛里切克、馬修.許奈德、凱普令格。(圖十一)

較晚期之牧羊人與牧羊女,由左而右為劇中人物Bastien、Herr Colas、Bastienne。(圖十二)

歌唱、跳舞與戲劇!

      如果將前面提到的18世紀末在城堡劇場與1924年底擔任劇場合唱 部的表演不列入計算的話,幾乎任何以少年合唱團為表演主體的音樂會曲目皆與宗教音樂脫離不了關係。1925年1月一項新的歷史要將這段傳統打破,起因於1925年初的謝肉節(Fasching, Karnival or Carnival 謝肉節為德國東正教之狂歡節,慶祝冬季結束而春天新生,在德國重要性僅亞於聖誕節),這樣重要的節日新興的少年合唱團自然認為是絕佳的宣傳時機。許尼特雖然希望少年合唱團不要表演太過嚴肅的宗教曲目但卻也不願意背離其宮廷合唱團的宗旨,莫札特的獨幕喜歌劇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und Bastienne)(圖十一)(圖十二)(此劇曾在1967年登台)成了最佳的選擇。有趣的是為了增加劇情的可看性與讓原本僅需要三人即可演出的歌劇改編為全部的孩童皆能同時演出,在前面提到的少年合唱團的鋼琴教師海音利希.米勒的改編下,以莫札特E大調小步舞曲為本,增加了一段原本歌劇中沒有的舞蹈,海音利希也特別在這段舞蹈加上了歌詞,讓不是主角的團員們也有機會演唱,團方還請來了兩 位在維也納國家芭蕾舞團的女舞者教導孩童跳舞。到了1925年2月21日表演之日,劇中所需的服裝與假髮等物品也都商請該芭蕾舞團提供。在該劇受到了廣大的注意後,為了避免市場的冷卻,隨後少年合唱團又陸續於1926年2月2日演出了海頓的藥房風波(Der Apotheker)(圖十)與稍後約翰.旋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的鄉村理髮師(Der Dorfbarbier)。

 

      牧羊人與牧羊女首次曝光後,同樣的劇碼少年合唱團在1925年又表演了12次之多,根據許尼特的日記指出其中有兩次是在私人的宴會上表演(根據愛羅.佛里切克的書中所列的演出表,應該是3月23日在布里斯托旅館(Hotel Bristol)與)4月25號在某學校(Realschule)),而在這兩次表演後,許尼特的觀念有許多的改變,原本他認為少年合唱團僅是為了維持宮廷禮拜堂的繼續運作而成立,金錢並不是表演的考量,現在為了讓少年合唱團能順利運作,有些改變似乎是不可避免。也因為牧羊人與牧羊女而使的少年合唱團真正的受到大注的注目,在此之後,許許多多表演邀請不請自來。其中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馬修.許奈德,他在5月5日登上了維也納國 家歌劇院,擔任瓦特.布朗恩費絲(Walter Braunfels 1882-1954)歌劇「綠褲子的唐吉歐(Don Gil von den grünen Hosen)」中的孩童,他也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自1869年建成以來,首位登台演唱的孩童。

 

克萊門.克勞斯(Clemens Krauss 1893-1954),離團後成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指揮,並與音樂家李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結為好友。此為最常被引用介紹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前軍服的圖片。(圖十三)

「Turris Davidica」

      1925年9月底原本是皇宮禮拜堂彌撒季的開始,然後財務問題又在從中作祟,禮拜堂內的音樂家對此時的薪資再度趕到不滿,集體要求將薪水由二十五萬克朗調到四十萬克朗,官方的補助卻只有八百萬克朗,原本一直居中協調的「維也納交響樂發展促進委員會」無法自行負擔這樣的數字。不甘心的許尼特請求音樂學院學生的暫時演出,然而10月4日與11日的音樂會顯然風評不佳,就這樣皇宮禮拜堂的一切活動宣告終止。諷刺的是原本戰後皇宮禮拜堂的復興將少年合唱團棄於門外,如今卻是有少年合唱團而無樂手。因而1926年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四處尋求表演機會而填補無皇宮禮拜堂的這段空白,1926年也是水手服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畫上等號的日子。當時帝國瓦解後,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原本穿著的軍裝成為了人們詬病的對象,雖然許尼特個人極為推崇繼續讓團員佩帶原本與軍裝團服做搭配的軍刀(圖十三),但終究基於避免惹上「復辟」麻煩的政治壓力下,官方斷然否決的這項提議。團內高層決定由當時孩童參加正式宴會常會穿著的水手服作為團服,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幾乎每個小孩家裡都有一套水手服,也可避免服裝添購的額外支出。此後深藍色的水手服被用作正式場合、下午的音樂會和大部分的教堂活動穿著,而白色的水手服則是巡迴演出時在晚間的音樂會所穿。如今似乎已經能證明水手服的選擇是正確的,事實上也由於水手服由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發揚光大,讓許許多多出自奧地利的兒童合唱團,都選擇水手服作為制服。除了水手服外,每每吸引樂迷注目的還有合唱團所帶的帽子。少年合唱團復興當時,許尼特將合唱團取了「Turris Davidica(大衛之塔)」這樣的名字,因而將帽子繡上「Turris Davidica」也曾被認真的考慮過,而如果要繡上「前宮廷復興後之少年合唱團」似乎又嫌太拗口,因而到最後決議繡上今天仍可看到的「Wiener Sängerknaben(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之名,也在此確認。

 

      除了和水手服畫上等號外,1926年對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是許多的「第一」,1926年1月3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在Radio Verkehrs AG (RAVAG)電台首次參與了廣播節目。同年,知名度最高的合唱團團員馬修.許奈德,也於1926年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畫下了嶄新的一頁,於聖誕節前夕在「Lind Ström公司」灌錄了該團成立四個半世紀以來的首張專輯,專輯的內容正是許奈德獨唱「Slovejk Songs」。其他的第一還包括了第一次的旅行演出與第一次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中擔任背景合唱。

 

「良藥入口」

      1926年1月12日下午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再次返回皇宮禮拜堂,然而這次卻是為了一場婚禮而演唱。皇宮禮拜堂的週日彌撒至今仍毫無下文,1926一場郵政儲蓄銀行醜聞(Postsparkassenskandal)導致許尼特的存款大多數化為烏有,在沒有政府資助的內外交迫下,許尼特體會了自給自足的重要性,1926年2月2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推出了第二齣歌劇 :海頓的藥房風波(此劇曾在1975年登台),希望能帶起如同前齣獨幕喜劇般的佳評。首演的效果想必引起了注意,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在2月7日至3月13日間又演出了七場藥房風波。原本主張應以皇宮禮拜活動為正業的許尼特,更加確信了四處表演募集資金的重要性。

 

      在藥房風波的成功後,許尼特又有了兩個新的目標:
1.恢復宮廷禮拜堂:事實上恢復宮廷禮拜堂和復興宮廷少年合唱團對他來說同等重要,因而他創立了「維持舊宮廷時代聖樂表演協會(Verein zur Erhaltung der kirchenmusikalischen Aufführungen in der ehemaligen Hofburgkapelle)」。在幾經波折下宮廷禮拜堂得到了政府的資助,且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本身也得到了教育當局發放的一筆款項。就這樣宮廷禮拜堂的表演斷斷續續的維持到了1927年12,當月「維持舊宮廷時代聖樂表演協會」支付給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最後一筆 金錢,因為此時政府終於決定接收宮廷禮拜堂一切管理責任與開銷。由教育當局所負責的整合中,每名團員與樂手都分別簽下了契約,內容明定了每年彌撒季需表演的場次數量與月數。原本「維持舊宮廷時代聖樂表演協會」贊助時代為八個月,而官方管理時代則改為十個月。無論如何,只要未來政府不再如同以往的常常突然撒手不管,現今的新制度對皇宮禮拜堂的維持絕對是比較有保障的。然而不知官方與許尼特是否私下曾有有任何協議,許尼特居然答應了三年 少年合唱團無需政府任何資助的計畫。

 

1926年5月20日,一份標有德特烈夫.邁茲納、馬修.許奈德與愛羅.佛里切克演出莫札特歌劇魔笛中三男童的傳單。(圖十四)

2.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帶到其他地方演出:其實在1926年初,德國柏林即傳來了邀請,希望合唱團能將牧羊人與牧羊女和藥房風波這兩齣獨幕喜歌劇帶至德國,然而許尼特當時有其他的考量而未接受。隨後合唱團也曾計畫造訪匈牙利,但最後仍然胎死腹中,跨越奧地利甚至維也納的邊境對團員們來說似乎還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要調適。1926年5月團員們到了維也納近郊的拉森堡(Laxenburg),牧羊人與牧羊女和藥房風波在此地場場滿座,為了讓更多當地民眾能欣賞,在6月13日與17日再度加場演出。5月時德特烈夫.邁茲納、馬修.許奈德與愛羅.佛里切克更跨出了維也納來到薩爾茲堡(Salzburg)演出莫札特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中的三男童(圖十四)。幾個月後三人又再次登上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從此只要各大歌劇院有 需要孩童的角色,維也納少年合唱團都被列為優選。
 

丟掉你的票,改聽今晚的WSK吧!

      1926年7月他們終於嘗試出國演出,首選之地是和奧地利有密切關係的瑞士。根據許尼特的日記所載,在瑞士所辦的音樂會原本前幾天票房慘澹,音樂會進行前甚至有些觀眾直接坐在桌子上,好讓音樂會現場看起來比較多人。所幸最後幾天 的音樂會終於爆滿,工作人員也把桌子移走,以容納更多的觀眾進場。許尼特的日記中也提到路上兩名女性的對話。「你要去看今天晚上的戲劇嗎?」「你在想什麼啊!今天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最後一天的演出,把你晚上戲劇表演的票丟掉吧!」此次巡迴演出也到了因斯布魯克與薩爾茲堡,1498年宮廷少年合唱團由因斯布魯克而出,如今又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之姿再度回到了此處。而在薩爾茲堡的音樂會中,他們則參與演出了兩場薩爾茲堡音樂節(Salzburger Festspiele)的歌劇。
 

      從瑞士巡迴演出之後,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大部分的團員都已屆變聲期,因而許尼特在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上刊登了一封求才廣告:「10月1日起一項新的課程要展開,歡迎年齡介於8歲至10歲聲音姣好且音樂聽力無礙的男孩註冊參加。課程一個星期三次,每次兩小時,完全不用收費。參加的孩童們,除了聲樂訓練外還有音樂理論教育。一年的課程後最出色的孩童將被選為合唱團團員。11歲以下的孩童如果有足夠的音樂與拉丁文彌撒視譜能力者,也可以暫時進入學校。」

 

約翰.旋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獨幕喜歌劇鄉村理髮師(Der Dorfbarbier),站立者左六為愛羅.佛里切克,右一為吉爾格.提納(Georg Titner)。(圖十五)

1926年12月27日,在貝奇克的音樂中型廳表演鄉村理髮師的傳單。(圖十六)

理髮師登台

      1926年11月15日,在皇宮內的慶典廳(Zeremoniensaal)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上演了第三齣獨幕喜歌劇:約翰.旋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的鄉村理髮師(Der Dorfbarbier)(圖十五)。有了前面兩齣歌劇的經驗後,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此次信心大增,在11月的首演後,1926年底又陸陸續續演出了三次,分別是11月27日與12月12日在皇宮新廳(Neuer Saal)和12月27日在貝奇克的音樂中型廳(Bezrirk, Mittlerer Konzerthayssaal)(圖十六);藥房風波則也演出了三次,分別是在11月24、11月28日與12月8日;牧羊人與牧羊女則是在聖誕節當天下午在大型廳(GroBer Konzert-haussaal)演出了一次。12月17日則如前所述的由馬修.許奈德錄下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專輯。

 

      1927年4月3日與4月4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終於踏上德國領土,在德勒斯登(Dresden)與萊比錫(Leipzig)各表演一場牧羊人與牧羊女。這兩個城市皆以歷史悠久的少年合唱團所著名,分別是德勒斯登聖十字合唱團(Dresdner Kreuzchor)與萊比錫聖湯瑪士少年合唱團(Der Thomaner-chor, Leipzig 1212- )。兩者皆擁有七百年以上的歷史,而萊比錫聖湯瑪士少年合唱團更有巴哈擔任此地樂長的招牌加持。事實上於音樂會前夕,萊比錫當地的報紙甚至諷刺的說:「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何德何能,敢踏上此地與有巴哈加持的聖湯瑪士少年合唱團相爭呢?」維也納少年合唱團飽受的巨大壓力可以想見,首演後樂界評論果然不佳。當年一同參加此次演出的團員事後回憶道:「管弦樂團與合唱團音量完全不成比例,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規模,無法和龐大的管弦樂團取得平衡,底下的觀眾必定是很難聽的清楚孩童的聲音。」其實這樣的問題完全可以想像,聖湯瑪士少年合唱團內成人與孩童動輒五六十人,而與之相比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在當時卻也不過十餘人。4月5日、6日與8日則來到了柏林(Berlin),6日與8日分別表演了牧羊人與牧羊女和藥房風波。4月9日、10日、11日、12日來到了柯隆(Köln),牧羊人與牧羊女和藥房風波各在柯隆表演了一次。其中10日中午十二點在柯隆表演,然而晚上八點在多塞多夫(Düsseldorf)卻有另一場音樂會。14日下午五點回到柏林,錄製了史上第二張專輯,內容收錄了八首歌曲。晚間八點在柏林則另有一場音樂會,當晚表演了鄉村理髮師。藉由這樣忙碌的行程不難看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德國行絕對稱得上是成功的。

 

      德國之行結束後,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三位團員參加了「維也納音樂之友(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演出的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Elijah)」,這三位幸運的孩童毫無疑問的是特烈夫.邁茲納、馬修.許奈德與愛羅.佛里切克。鑑於去年五月在拉森堡所舉行的音樂會大受歡迎,團方今年更計畫擴大舉辦音樂會,表演的曲目分別是5月15日與6月12日的鄉村理髮師、5月22日的藥房風波與6月5日的牧羊人與牧羊女。在此值得一提的是,5月15日稍早晨在宮廳禮拜堂內表演的莫札特加冕彌撒(Cornation Mass),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一代天才團馬修.許奈德終於因變聲離團。此後許尼特也意識到了不斷招募新團員的重要性,在稍後的團員徵選考試中,由新任卻也即將死亡的宮廷禮拜堂指揮法蘭茲.協克(Franz Schalk 1863-1931)與許尼特共同主持,當天入選的團員吉爾格.提納(Georg Titner)(圖十四)日後提到這位指揮時,認為他平時和藹但訓練起來時又格外嚴格,大部分的團員都時分害怕這位嚴厲的指揮。

 

成名忘本?

      1928年,無太大風波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繼續和皇宮禮拜堂的合作,但此時教會樂長與合唱團的嫌隙漸生,起因於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不斷的在外巡迴演出,往往荒廢了宮廷禮拜堂內的活動。1929年2月,許尼特通知教會樂長卡爾.路慈,由於至捷克斯洛伐克表演的緣故,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將無法參加3月10日與3月17日的周日彌撒。路慈無可奈何的只好在10日的彌撒上更換為成人合唱團與在17日更換為其他劇院的女聲合唱團,並且向當局報告此事。許尼特更於隨後因一連串的巡迴要向皇宮禮拜堂請從4月13日至6月,長達七星期的假。身為樂長的路慈建議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分為兩團,以同時應付不斷的巡迴與周日固定的彌撒。許尼特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1928年實施的「三年少年合唱團無需政府任何資助的計畫」讓許尼特維持現有的合唱團已經心力憔悴。許尼特寫信給當局表示不斷增加的團員,使得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沒有辦法繼續在原先約定毫無補助的狀況下生存。令路慈滿意的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於4月的巡迴演出,終於決定留下一半的團員應付皇宮禮拜堂的周日彌撒,這也是自皇宮禮拜少年合唱團成立以來的首次分團。

 

      巡迴結束後,意味著許尼特將面對不斷的金錢問題,稍早許尼特的抱怨當局傳來了答覆,由國家提供2,000先令,作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1929年在宮廷禮拜堂內表演的補助。這樣的數字在1926年就低的可年,更不用說物價飛漲至1929年。藉由一段當時的數據可以略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當年的經濟情況: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每位團員每月需要大約220先令的支出,意味著合唱團粗估每年需要30,000先令的基本開銷(奇怪的是當時的孩童數量大約為30人,80,000先令應該才是正確的數字),而在當時演出音樂會可以得到3,000先令,而一場廣播節目可以得到300先令,由此可見財務是如何吃緊。因而許尼特也曾認真的考慮要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託予政府管理,但重點卻是政府可沒意願扛下這個燙手山芋。因此許尼特提出了另外的建議:1.比照宮廷禮拜堂的其他成人樂手,官方支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每位團員一定的數額;2.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固定每年兩次的巡迴演出,以貼補支出。如此一來,官方每年僅需支付18,000先令予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自然的遭到官方的優先採納。雖然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泰半仍須自給自足,但其實政府大可撒手不管,回到無少年合唱團的宮廷禮拜時代。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WWII (資料整理中)

 

 

第六章    WWII -> 西元1997年 (資料整理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合唱團轉型成為了「非營利性的半國家機構」,於1948年舉團遷移至前奧皇狩獵時所居住的小屋:奧嘉登宮(Augartenpalais)(建造於16世紀),從此開始了真正你我所熟知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歷史。一連串堪稱專業的訓練, 和聲以及音樂演唱的技巧也在此時有著顯著的進步與定型。

 

      1957年,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參加了以該團團內生活為故事主架構的電影「野玫瑰」(Der Schönste Tag meines Lebens),該電影當時在台灣亦引起一陣旋風,此由當時電影公司甚至印製了書籤與傳單發送可知。而1959年參加演出了故事並不連續的野玫瑰續集「鐘聲響起」(Wenn die Glocken hell erklingen)。1962年,參加迪士尼電影天使之音(Almost Angels)的演出,演出過後迪士尼對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專業表現讚譽有嘉,奧地利政府因此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定為奧地利國寶,至此奧國政府亦定訂維也納國徽亦為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團徽。此電影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在眾多樂迷的建議下,迪士尼公司也考慮將該部電影重新發行出版。

 

      由於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約不斷,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便把百位團員分成了4大團:莫札特(Mozartchor)、布魯克納(Brucknerchor)、舒伯特(Schubertchor)以及海頓(Haydnchor),以應付忙碌的生活,並在世界各地輪流演出,使足跡得以遍佈世界各國。 

 

 

左上起順時鐘喬爾格.尼克爾(Georg Nigl)、馬克斯.艾曼紐(1976-)、班傑明.許密丁格(Benjamin Schmidinger)、泰瑞.魏(Terry Wey 1985-)。

第七章    西元1997 -> now (資料整理中)

      1997年後,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似乎再也沒有一位特別出色的獨唱出現,從70年初末期的彼得耶羅希茨(Peter Jolosits)、80年代初期的喬爾格.尼克爾(Georg Nigl)、1986年至1992年的馬克斯.艾曼紐(1976-)、1992年至1995年的班傑明.許密丁格(Benjamin Schmidinger)、1995年至1998年的泰瑞.魏(Terry Wey 1985-)(見右圖),各個年代都有灌錄過專輯與能獨當一面的獨唱,然而這條獨唱線卻似乎在泰瑞.魏離團後中斷至今。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1970年曾改編披頭四無伴奏曲目,2000年更錄製首張流行專輯,演唱瑪丹娜、席琳狄翁、羅比威廉斯等人的暢銷歌曲,這張銷售冠軍大碟獲奧地利阿瑪迪斯音樂提名。電影原聲帶包括美國1996年的《驚悚》、1999年的《異次元駭客》、 2001年的《長島迷情》以及日本2000年的《男孩唱詩班》、《小叮噹》。

 

      2003年首演的「絲路」是合唱團第三次演出世界級的音樂作品,其中還穿插著中國與烏茲別克民謠。2004年則首演德裔加拿大導演吉塔.派帝森執導的「海盜」,以葉門、英國、牙買加與拉丁美洲等地的歌謠唱出這個關於尋找稀世珍寶的冒險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object width="425" height="35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avZy1c1LJlg"></param><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avZy1c1LJlg"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25" height="350"></embed></object>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flash=480,360][/flash]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object width="425" height="35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avZy1c1LJlg"></param><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avZy1c1LJlg"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25" height="350"></embed></objec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7 20:56:4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7 21:00:2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