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

1
回复
124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7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尤其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与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能力,强调从综合审美的角度实现多元智能的开发,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艺术学习领域课程就是为适应上述需求而设置的,它以艺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审美体验和创作设计为基本途径,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与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基础性和实践性是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重要特征。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合分一体的整体设计,既强调艺术学习领域内相关课程间的整合,又强调本领域课程与人文、科学和技术等其他学习领域的整合。艺术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各领域课程相辅相成,共同落实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要求,实现上海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本学习领域课程由分科的《音乐》(含《唱游》)、《美术》和综合的《艺术》三门课程组成,本指导纲要要对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中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编订与实施提供原则性指导。

2、课程理念

(1)提高艺术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感知、艺术实践、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过程,全面提高艺术素养。要重视创设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体验、领悟等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引导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开拓艺术视野,理解与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

(2)加强课程整合,发挥课程整体功能

加强课程整合,重视不同艺术课程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是当今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一

个重要趋势。为此,需要合分一体、整体设计分科和综合的艺术课程,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在体现艺术课程基础性和人文性等共性特点的基础上,分科的艺术课程要关注学生对绘画、

歌唱、舞蹈、演奏等艺术形式独特的审美感受和理解,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

握,并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动觉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在综合的艺术课程中,

要重视艺术课程的整体价值,在关注各艺术形式独特的审美实践和体验的同时,更加强调艺

术的人文特点,强调艺术的文化内涵。

(3)尊重个性差异,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艺术教育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丰富多样的允许选择学习的课程内容,使具有不同艺术兴趣、能力和需要的学生,都得到平等的艺术学习机会。课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在目标的制订、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发展,真正使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重视实践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与体验是艺术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对艺术产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要重视通过创设丰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领悟力和创造能力。要重视课程内容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学生的生活积累与社会实践为基础设计课程。重视通过多种手段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与表现,体验愉悦的审美活动。

(5)关注学习经历,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基于其艺术学习经历,以及对艺术的体验与反思。所以,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习环境和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丰富艺术经历。

要建立发展性评价观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艺术学习。要运用多样化、趣味性和灵活性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现,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艺术学习领域课程要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学生的创作设计与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全脑开发与多元智能发展,激发审美情感,促进人格完善。通过十二年艺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念。关爱艺术、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具有较敏锐的艺术感觉力和主动的探究精神,增强与人合作、与人和睦相处的意识,提高意志品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主动参与多种艺术体验和实践活动,初步学会听、看、唱、奏、演、画、设计等艺术学习的一般方法,从了解自身特点与社会需求出发,学习和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方法,了解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要领。

.初步掌握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审美基础知识,了解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了解一定数量的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文化现象,具有基本的艺术表现、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

2、阶段目标

(1)小学阶段(一至五年级)目标(略)

(2)初中阶段(六至七年级)目标(略)

(3)初中阶段(八至九年级)目标

在艺术分科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综合的艺术体验与实践,使学生能够:

.在多种艺术实践活动中能坚持发展艺术兴趣爱好,为逐步形成个性特长打好基础;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初步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与欣赏方面的常识,学会选择一定的艺术载体进行艺术表现;能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装饰并美化生活。

.初步掌握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逐步感悟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异同,主动拓展艺术视野。

(4)高中阶段(十至十二年级)

结合自身的兴趣或特长,有选择地参加艺术学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能够:

.学习和了解中外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和思潮,尊重多元艺术文化,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全面提高艺术素养。

.能根据实际,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性艺术的学习;在艺术活动中,拓展相关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和能力。

.主动体验审美过程,养成自觉感受艺术的习惯,掌握艺术表现、鉴赏和创造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三、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

本学习领域强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十二年一贯体现从基础分科到综合拓展

的合分一体设计。一至七年级,设置分科的《音乐》学科(一至二年级《唱游》,三至七年级《音乐》)和《美术》学科;八至十二年级设置综合的《艺术》学科,充分发挥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各自的优势。

2、课程设置的说明

遵循艺术学习的一般规律,本领域课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至七年级)为分科学习阶段。开设音乐和美术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

握音乐、美术的基础知识,及其表现与运用。由于分科课程的艺术实践途径相对较简单明

了,在课程实施中能很好地体现各自独特的审美实践和体验特点,通过良好的学习设计,能

够帮助学生对这些艺术门类进行逐步深入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小学初中阶段是学生视觉、

听觉和动觉发展的最佳期,分科的艺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感知觉能力进行系

统的开发。

第二阶段(八至九年级)为初步综合阶段。以主题性艺术范例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巩固和深化前阶段所学的音乐、美术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展到戏剧、影视、建筑、书法等艺术门类,使学生对艺术美形成更为广泛的认知和体悟,并为高中阶段的艺术学习作好铺垫。

第三阶段(十至十二年级)为全面综合阶段。课程强化艺术范例的人文内涵及其表现的多

样性,重视学生参与具有综合性艺术特征的多种实践活动,拓展艺术学习的领域与空间,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陶冶审美情操,为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3、课时安排

(1)基础型课程部分的课时安排

基础型课程作为共性的基础要求,是必修课程,一至十二年级艺术学习领域各学科课程的基础型课程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艺术学习领域课程课时安排表

总课时 年级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普通高中阶段

学科

一至五年级

六至七年级

八至九年级

十至十二年级

唱游/音乐

340

68

美术

272

68

艺术

136

98

(2)有关说明

①各学科基础型课程部分的总课时是指令性的,学校要严格遵照本纲要提出的学段和课时总量要求开设课程。

②拓展型课程部分和研究型课程部分,由学校依据《J二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设置,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③一至十一年级新授课时间每学年按34周计,十二年级按30周计。一至五年级每课时按35分钟计,六至十二年级每课时按40分钟计。

四、艺术体验与与实践要求

实践是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原则。学生的艺术领悟与表现能力、技能和创造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获得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贯穿于艺术学习的全过程。艺术体验是艺术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和内涵。审美情感的培养、艺术感受力的提高都是通过艺术体验来实现的。

因此,实践性和体验性是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重要特征,在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建构和实施中要给予特别关注。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实践与体验要求可以从审美情感体验、表现与创作、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来考察。如下图所示.

艺术体验与实践要求

审美情感体验 表现与创作 合作与交流
获得艺术感受 创作的准备 沟通与了解
培养审美情趣 表现与创作 合作中学习
领悟美学价值 个人值任
1、 审美情感体验

(1)获得艺术感受

审美情感的陶冶离不开体验,而审美体验的起点则是感受。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感受来获得审美体验是艺术学习的重要特点。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品味、模仿和表现,体验艺术对象所蕴涵的审美意蕴,体验艺术的表现形式,并逐步获得艺术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体验是在反复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内省体察,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存在着潜在的审美情感“基因”,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投入,随感而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

(2)培养审美情趣

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从感官的直觉感受开始,获得审美的愉悦,进入艺术审美状态。在艺术实践和体验活动中,领悟和品味艺术活动与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取得艺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要重视学生艺术体验中直觉、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周边事物的感悟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愿望。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艺术教学的重心要放到学生审美愿望的培养上,切实唤起和激励学生的艺术审美冲动,使他们主动投入艺术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人。

(3)领悟美学价值

审美体验往往以美学认识为前提,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深层体验建立在对其相关美学价值体认的基础上。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要在学生审美体验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观,建立健康的审美心理,培育健全的人格。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的建构是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和亲身的艺术体验实现的,教师应避免纯概念的美学理论教育,要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审美体验的美学价值。

2、表现与创作

(1)创作的准备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是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而表现与创作是本学习领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但是艺术的表现与创作是以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现和创作活动,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学习、掌握各类艺术的基本技能,是艺术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艺术表现与创作活动的必要准备和前提。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防止单调机械的纯技术的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本身就是重要的艺术实践活动。要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学习放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实施,让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2)表现与创作

艺术的表现与创作是创造性的劳动,也是艺术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的理解力、迁移力、

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都在创作活动中得到高度融合和充分发掘,学生的艺术情感和体验能力也

在创作活动中被激活,因此,要充分认识艺术表现与创作的不同层次及其相应的要求。广泛

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关注艺术表现与创作活动的过程,不过分强调表

现与创作的结果,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表现与创作活动中得到协调发展,也使学生的创造力

得到明显的提高。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大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既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创造,又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发挥想象力,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要将艺术的表现与创作活动贯穿于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不能将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学习和表现与创作活动,看作两个截然分裂的阶段,而是要将这两者交叉融汇在学习

的全过程中,同行并进。

3、合作与交流

(1)沟通与了解

艺术活动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性,合作与交流是艺术课程学习的重要形式,而艺术课程又是学习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是沟通与了解,它贯穿于艺术体验与实践的整个过程。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丰富审美体验,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要给学生创设多种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发表不同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学习倾听别人,了解别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吸纳,共同进步。

(2)合作中学习

在艺术欣赏与创造活动中,应提倡合作学习。学生在艺术学习活动中,可以充分体验融入集体的需要和满足,学会合作,学会协调,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价值感。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决定各自的角色,了解同伴的角色,逐步掌握艺术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的分工和活动步骤,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分享成果。让学生在与他人共享成果的情况下,获得更高境界的体验。

(3)个人责任

艺术合作学习的成功依赖于集体每一个成员的个人责任,要强调协作意识与协作行为的意义,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实施指导时应注意: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艺术活动中集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重要作用,体验到促进和发展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艺术实践与体验的要求要贯穿于艺术教学的全过程。艺术课程教学的目标只有在艺术实践和艺术体验过程中才能实现。可以说,艺术实践和体验是艺术学习领域教学的核心和灵魂。艺术学习领域的总体建构、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均应将这些要求贯穿始终。

五、内容与要求

1、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部分

本领域课程在设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中,要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各学科特点,从知识与技能、欣赏与评析、表现、设计与创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并提出相应要求。

《美术》课程

(1)一至五年级《美术》课程

基础型课程部分 着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美术造型游戏。在内容上,涉及绘画、泥塑、版画、中国画、剪纸与各种纸造型等造型形式的知识与技能,及其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有趣的美术活动。体验和认识各种美术工具材料。掌握美术造型要素的基本构成规律。懂得造型的观察方法。运用简单的造型手段,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形成设计、美化和创作物品的基本能力。

欣赏中外经典美术作品和儿童美术作品,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了解祖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引导学生产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

拓展型课程部分 让学生尝试使用电脑进行简单的造型设计。尝试制作陶土作品。

(2)六至七年级《美术》课程

基础型课程部分 课程内容涉及中国画、版画、速写和动漫画等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了解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方法。将美术手段运用到班级、学校和社区的艺术活动中,并开展合作与交流等活动,分享艺术成果。

拓展型课程部分 让学生进行设计制作,以解决美化生活与环境中的相关问题。学会运用影像技术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思想情感。

《音乐》课程

(1)一至五年级《音乐》课程

基础型课程部分 从音乐游戏活动人手,注重对音乐的多种体验。内容上,包含感知、表现、鉴赏和创造四个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欣赏一定数量形象鲜明、形式多样、风格不同的中外音乐作品,感知并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感受音乐情感。初步具有歌唱、奏乐和表演能力。知道简易的读谱知识。即兴编创节奏型、旋律短句,即兴用肢体语言等表达音乐作品的情绪感受。

拓展型课程部分 初步掌握一种读谱法,担任简单的合唱歌曲指挥,按音乐旋律进行简单的现代舞动作的组合表演,欣赏中外优秀的通俗歌曲,学会搜索音乐网站。

(2)六至七年级《音乐》课程

基础型课程部分 课程内容涉及音乐的感知、表现、鉴赏和创造四个方面。通过多媒体手段,欣赏中外不同风格、流派、体裁及不同表现形态的音乐作品。感受节奏、旋律和和声等要素变化,形成唱、奏、演的基本能力。掌握一种读谱方法的基础知识。在规定的学习内容中,运用多种音响素材完成旋律的发展和变化,并能对歌、乐曲进行二度创作。

拓展型课程部分 感知音乐要素,了解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能较熟练地掌握一种读谱法,会视唱歌曲。学唱多声部合唱,学会第二件常用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用媒体进行歌曲创作。尝试戏剧、戏曲的片段表演。广泛接触并参与社会音乐文化活动。

《艺术》课程

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自然、艺术与人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艺术文化的角度人手设计内容与要求。八至十二年级《艺术》所涉及的艺术门类包括:音乐、绘画、设计、舞蹈、影视、雕塑、书法、建筑、摄影等。课程内容与要求的设计包括各个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艺术学习方法指导,审美观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1)八至九年级《艺术》课程

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要在一至七年级《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向其他门类艺术拓展。

(2)十至十二年级《艺术》课程

内容与要求,延续八至九年级以艺术范例教学为载体的设计模式,在多门艺术课程综合的基础上,加入了科学、社会、人文等课程领域的内容要求。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强调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内容的合理设计和安排。

2、研究型课程部分

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为目的,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教育资源,进行体现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等基本原则的研究型课程的设计。

各学科在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设计思想或基本原则

根据艺术门类(学科)的特点,提出与本门类(学科)有关的设计原则,要围绕问题的形成、资料的选取、研究活动的形式、课程资源的利用、成果的评价与展示、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2)研究的方法

根据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围绕学生对艺术学习中的问题生成、方法选择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探究学习。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创作(表演)设计等。文献研究主要针对艺术史料的探究学习;调查研究主要对社区、民间艺术特色与遗产等进行发掘与探究;创作设计主要按照一定的艺术活动任务,有计划地进行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设计。

(3)实施案例

要重视运用具体案例解释艺术学习领域中研究型课程内容的实施思路。案例一般要包括:针对何种背景(目标);研究的对象;运用了哪些艺术方法与手段;分析作品影响与效果,反思不足等。案例要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文字表述要平实通俗、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07-12-27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纲要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