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版主的建议!

4
回复
118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9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希望能够放多点咽音的教学视频上来!~最好就是多点详细的质料!`因为太多的文字说明已经太多了!~!
 
发表于 2008-3-29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http://blog.sina.com.cn/bluemayflower;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8f31601000bkd.html

廖小宁——嗓音训练系列谈(续)

注:本文已由作者授权本博予以刊发,任何人未经作者本人及本博编辑室允许均不得擅自引用和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一.有关咽音练声法的科学理论

“咽音”一词是上个世纪英国声乐科学家、理论家赫伯特.凯沙雷(E.Herbert Caesari)在其所著《心的歌声》"The voice of the mind" (中译本由李维勃翻译)一书中最先提到的。

凯沙雷在他的文章中最主要是阐述并倡导了“音柱”的学说,他认为:歌唱(主要指古典意大利美声——即真正的Bel canto学派)时的声源并不仅仅来自于声带在不同音高上所产生的不同振动形式,同时也还存在着空气柱状的振动。

在具体分析声带振动形态的时候,他从物理、振动、音响、生理机能等多个层面入手,尤其是他从人体声带的生理机能解剖、结合振动力学的原理昭示人们:人体的声带在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递进过程中其生理机能及相应的振动形态处在一个渐变的过程,那就是一个从整体的全质量振动渐变到一个局部的非全质量的震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凯沙雷根据他长期研究与观察当时大歌唱家们的演唱状态(特别是男高音Gigli及其前辈等),从中得出结论,他分析指出:在最低音区,受声带整体全质量振动的影响,人们发出的是所谓真声(注:男女有别);而在最高音区,受声带局部的非全质量震动的影响,人们发出的是所谓假声;而在这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声音的真假二者中间,在实际的音阶上下行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所谓“暗藏的声音”,它实际处于我们常说的高声区与低声区之间,即所谓头声区与胸声区之间——曾有人称之为“过度声区”。

在这个区中,声带的振动姿态大概处于前述二者之间。如果以自上而下分层的直观方式加以说明的话,就是说:在高音区,声带基本处于表层、边缘、局部的振动态,此时的振动质量最轻,声音也最轻盈、纤巧,甚至缺乏表现力(注:成年男生的未加训练的原始头声基本是我们常听到的假声);在低音区,声带则处于底层、整体、全面的振动形式,其振动质量最重,声音也最真实、厚实,甚至显得粗糙、沉重,少有致远力等;而处在上述两个声区的衔接处,凯氏认为事实上存在着一个过渡声区,在这个过渡声区中,声带参与振动的部位则处于所谓“中间层”,在这个层面声带的振动形式大致处于半整体、半局部、半边缘状态,其声音形象非真非假、质色奇特、带有特定的“金属”色彩,初次听到人们会很不适应,感觉很奇怪,凯氏将其喻为“咽音”。

上述声带的三种振动态,任何一种单独呈现都不可能产生美声——特别是意大利古典美声所特有和应有的质色,唯有这三种充分结合融汇在一起,形成所谓无痕衔接,才可能呈现意派古典美声歌唱所特有的声音特征:音质纯净、音色优美、共鸣丰富饱满、音域宽广似无极限、声音洪亮等等。而在此担负承上启下重任的就是所谓“咽音”振动态。

事实上,在人们通常实际用声过程中,我们都知道,这个所谓“中间声区”——即声带的“咽音”振动态,是很难被发现、发掘的。因此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它的存在,即便知道,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也是非常难以把握的,甚至最初是找不到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系统的训练才有可能将其发掘并加以应用。然而,人们不能因它的难以被发掘而否认它的客观存在这个事实。

根据有关的历史资料记载,与凯萨雷氏的“咽音”理论相关的训练嗓音的一些特殊练习方法,早在数百年前的意大利就已经存在了,它为稍后意大利古典美声歌唱学派(即:Bel canto学派) 的诞生,在技巧发展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二.咽音练声法的具体实践

凯氏在其有关咽音的定义中为世人揭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在古典美声歌唱技巧中,人们的声带可以呈现三种不同的振动形态,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从而为使歌者本身可以不受限制的穷其生理极限发掘自身嗓音的音质、音色、音域等等提供了可靠、可信的物质基础——那就是声带三种振动形态的完美融合,从而最终形成所谓“声带无极振动态”(注:本文作者自定义)。关于这一定义的实际内涵,今天全世界声乐科学界的有识之士都是充分认同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具体的歌唱艺术实践活动中,歌唱者如何才能在技术上顺利的、自如的实现这一“声带无极振动态”呢?

中国的已故嗓音科学家林俊卿博士生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长期刻苦的自我训练与教学、演唱实践中,他一步步揭示了前人所没有彻底揭开的迷,即:“声带无极振动态”的实现,必须由咽部——喉咽腔的某种活动,来加以实现。这就是林本人所说的所谓“咽部形成一个能独立调节共鸣的发音管”从而发出“咽音”的道理。那么,为什么呢?答案如下:

大家知道,人们的声带仅仅是两条位于我们喉室两侧的纤弱的韧带,它本身不具有感知神经,我们本身似乎谁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声带有多大,胖了、瘦了、疼了、痒了,我们都无从感知,不借助医疗器械的话,我们仅仅也就能从自己言语、歌唱的音质、音色等方面去判断自己声带的健康与否,而人为的控制声带本身的活动等等,更是不可能的!日常听到的一些声乐教师们时常告知自己的学生们要“闭紧声带”等等类似的话,其实那闭紧声带的动作却是靠了咽部肌肉的相应活动来完成的。

由此我们知道:控制声带乃至整个喉器的工作状态,必须依靠整个喉咽腔,甚至是口咽腔、鼻咽腔,甚至要有呼吸系统的良好有效支持,甚至要在大脑神经系统的高度控制下,甚至还要有来自心灵上的某种感应等等,如此,在一个高度协调统一的环境中完成一个最复杂又最协和的器官动作。而这当中,喉咽腔的作用最为直接。

林说要“咽部形成一个能独立调节共鸣的发音管”以利于发出“咽音”,是因为:首先一点,我们的喉咽腔就其横向切面来看,本身就是一个圆的管状体,只是如不加以后天训练的话,这个管体处于松软状态,其内壁坚实度达不到美声歌唱的基本共鸣腔所要求并必需的强度,固不足以引发声音的良好共鸣,因此,有意识的训练并调节这一器官——咽部形成发音管,对声音的基础共鸣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二点,在管体的状态与作用下,人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调节管体的直径大小,也即张力大小,来间接的改变位于管体内部两侧的两声带的张力大小,这里有一点要认识清楚的是:人们有意识调节管体直径大小的能力,更多的在于调控改变其横向张力(很难想象一个人的脖子会前后改变粗细,而横向的改变则是显而易见的),这就为控制喉室内两侧声带的张力提供了依据。——事实上,这就是意派古典美声歌唱几百年来强调歌者“打开喉咙、唱在气流上”的所以然。

“打开喉咙”意味着能够最有效的控制喉咽腔内部张力的大小,近而改变喉室内部两侧声带的张力大小,从而使得歌者在音阶上下行过程中可以间接的控制声带在三种不同振动态中完成“自由交换”,实现所谓“声带无极振动态”。

从咽音理论这一角度讲,则告诉人们:“林氏咽音理论”进一步揭示了“凯氏咽音定义”的客观存在,并使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人们所把握成为了可能。

以上论述仅仅讨论了林氏所谓“咽部形成一个能独立调节共鸣的发音管”从而发出“咽音”的可能,尚未讨论“咽部发音管”本身对调控声音共鸣的积极作用,鉴于时间关系,本人以为这似乎不在本讲探讨之列,且类似常识似也无需赘述。

至此,我想带领大家一同欣赏一幅及其动人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出百多年来世界上诸多所谓美声歌唱“流派”的内在渊源:

意派古典美声歌唱几百年亘古不变的技巧真理是“打开喉咙、唱在气流上”——而“打开喉咙、唱在气流上”的机能动作派生出了一个历史上确曾存在的所谓“咽音”学派:利用打开喉咙的机能动作在音高变化过程中间接的、同时又是自如的控制改变声带自身的“振动态”——同样,这“打开喉咙、唱在气流上”也派生出了人所共知的所谓“关闭”学派,只不过“关闭”学派是通过母音变换的手段(通常是a 、o、 u等)来达到调控喉咽腔张力及姿态,进而达到改变声带自身“振动态”,从而实现歌者声区的自然转换。

史上其它相关美声歌唱学派与以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里不赘述了,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种种“声乐学派”其渊源是相通的、其本质是一致的。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欣悦的美声歌唱科学史的画卷啊!

这里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打开喉咙是产生了张力,可是声带被向两侧的张力拉开了又怎样闭合呢?回答是:事实上,声带本身的闭合并不需要外力的帮忙,而主要是通过与喉器相连的呼吸道内部气流通过时所产生的“向心动能”——贝诺里氏原理加以实现的。

或许有人又会提出另一种质疑:即便声带可以闭合,可是张力的改变仅仅可以改变其中心振动体的厚薄度,而根据上述理论,音阶变换过程中,两声带不仅改变其自身振动体质量——边缘的厚薄度,同时也要改变其振动面积——最低音是整体振动;最高音则是局部振动。那么,一个开放、打开的喉咙又如何使声带做局部振动呢?我们的回答是:所有的神妙之处尽在“打开喉咙、唱在气流上”:

正是因为这“打开喉咙”的至理名言,我们的喉咽腔在充分打开的过程中,在外向张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依据力学平衡原理,我们的喉室内部会形成一股与上述力量相对应的反作用力:向心约束力!这股以向中心集中的“约束力”借助贝诺里氏气流稳劲的动能支持,在相关组咽部肌肉组织的牵引下会使得人体喉咽腔内舌根后部与之相背的会厌软骨组织两侧向后、向中心翻卷(注: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会厌为叶片状,极少数人呈现半管状——即婴儿形会厌),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形成了林俊卿声乐理论中所谓“双管”状态,即:一个充分打开的、宽阔坚实的喉咽腔——大管,内中又含着一个由会厌后卷而完成的开放形小管。现在来看看这个“双管”的奇妙工作状态和原理吧:

大管——其打开喉咙的“张力”为我们控制声带振动质量提供的依据;而小管——其“向心约束力”则帮助人们随音高的改变而改变声带的具体振动面积。

具体情形是,伴随着声音的增高,喉咽腔被进一步打开,在这逐步打开的过程中,伴随张力的不断增强,会厌借助于“向心约束力”逐步形成半管状,依仗这一管状会厌的约束作用两声带间闭合处的纵向振动面积被均匀缩短,形成局部振动。

以上便是林氏常说的:高音区声带处于缩短、变薄、边缘振动状态。这里所说的声带“缩短、变薄”并非有些人片面想象的声带自身的缩短、变薄,而实际指的仅是参与振动部分的缩短与变薄,即指振动面积的缩短与变薄。

三,母音的置放

母音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基本腔体为之做型。就人体语言器官来讲,可为母音做型者可谓多,它们可以是喉咽腔、口咽腔、口腔、甚至也可以是鼻咽腔等等,事实上,这些器官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它们之间并不可能被割裂开,所以,可以说它们永远是在共同完成某一个特定动作——做型某特定母音,仅仅在完成动作的过程当中、在倚重角度上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母音的做型和语言的形成更多倚重于口腔(大多数人),而就歌唱而言,特别是意派古典美歌,声音之被做型为特定母音的源动器官,当是离声音之振源体相对较近之处为佳,如此做型的母音会更加清晰圆润,同时也更有利于包含完美做型之母音的声音的共鸣激起与传导,因此我们说:意派古典美歌讲究以“咽部形成母音”,而所谓“音色”,那是共鸣修饰的问题。

…………………

(未完待续)

本文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bluemayflower;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8f31601000bkd.html
 
发表于 2008-3-29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建议,教学的视频一般不敢放上来的,大型文件会很消耗论坛资源并且很容易受到一些坏人的攻击。对于教学视频只能作外站的连接。
 
发表于 2008-3-30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关于廖小宁教授的看法!!
http://www.muat.net/bbs/dispbbs.asp?boardID=7&ID=8657&star=2&page=1

“一妙山人”
http://www.muat.net/bbs/dispbbs.asp?boardid=7&star=73&replyid=85242&id=378&skin=0&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0 18:21: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8-4-3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洪啸音乐教育论坛社区 → 音乐教学技能交流学习主论坛 → 声乐学习与声乐教学交流专区 → [转帖]林俊卿的“咽音”是喉音
http://www.hongxiao.com/asp/dispbbs.asp?boardID=30&ID=50996&page=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