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版主“风舞十天”的艺术教学新著《最美,艺术课》

24
回复
370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我(风舞十天)的教学专著《最美,艺术课——上好艺术课并不难》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教育”书系)出版发行,从20116月起将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与书城上架,希望各位艺术教育战友多多捧场!

内容简介: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课综合化的趋势使得上好一节课成为很多从音乐或美术专业毕业的艺术教师的难题。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告诉艺术教师,只要:

认清当前艺术课的发展现状;

有效构建艺术课堂教学环节;

明确艺术教学实施的原则;

深入挖掘艺术课程教学资源;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

你就可以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同时也会发现,原来,上好一节艺术课并不难,实现做一个幸福艺术教师的梦想变得如此容易!

出版信息

作者:陈璞

出版发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东长安街6号,邮编:100740

页码:228

字数:147千字

定价:28

经销:各地新华书店

版次:20116月第一版

书号:ISBN 978-7-5019-8150-2

读者服务部邮购热线电话:400-698-1619

010-65125990

传真:65288410

网址:http://www.wqedu.com

作者简介

陈璞 1973年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民盟盟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上海市浦东新区音乐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东新区教科研先进个人、上海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干事、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名师培养对象等,区、市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入选“全国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骨干指导教师”人才库。主持或参与区、市级课题研究多项;多次执教市级公开课,并拍摄上海市教师全员培训音乐示范课录像;先后获区、市、国家级课堂教学与教科研奖三十多项,多次被区记功与嘉奖;在《上海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中国教师报》等发表教学文章六十多篇;《上海教育》、《现代教学》、《现代教育导报》、《实践新课程》、《信息教研周刊》等教育媒体对其做过人物专题报道或推介。

推荐语录

陈璞老师在他的课堂中进行了富有个性与创意的探索,为艺术教学人文内涵的深度开掘做了大量工作。他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激情、大志向、大文化!

——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导师,特级教师张展英



本书是好友陈璞多年潜心于艺术课一线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总结和升华,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艺术教师、如何有效拓展艺术教学内容等,对于从教艺术课教学的朋友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导师,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赵洪啸



陈璞的这本书,给学校艺术课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来自一线教师的某个视角的回应,也对广大艺术教师探索艺术教学起到了参考作用。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主任,特级教师黄建初



本书是一道基于一线课堂研究的亮丽风景线。在书中,陈璞以细腻而有见地的笔触,将其艺术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娓娓道来,为广大艺术教师提供了一份精神上的“饕餮大餐”。

——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主持人,特级教师曹建辉



我认为这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的艺术教学专著,值得一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理论工作者研读与借鉴,也值得即将成为艺术教师的大学生、研究生好好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郭声健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向青草更深处漫溯/郭声健

推荐序二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曹建辉

推荐序三
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山峰/黄建初

导言
我看艺术课

第一章
艺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构建

艺术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叙写

艺术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艺术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艺术课堂教学的高潮处理

艺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

艺术课堂教学的小结方式

艺术课堂教学意外的处理

一堂艺术好课的关注点

艺术好课“磨”出来

第二章
艺术教学实施的原则及教学案例

人文性原则

教学案例:能不忆江南

综合性原则

教学案例:琴棋书画——文人四雅

情感性原则

教学案例:月之情,乐之魂

审美性原则

教学案例:黄土歌魂

开放性原则

教学案例:“艺术之城”维也纳

实践性原则

教学案例:悠悠思乡情

时代性原则

教学案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育德性原则

教学案例:碧血丹心《满江红》

第三章
艺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挖掘及教学案例

从“京剧进课堂”到“戏曲进课堂”

教学案例:走近戏曲,感受经典

流行艺术也是课程资源

教学案例:香港早期流行音乐之旅

民族元素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学案例:云南风情

“文化型”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学案例:周杰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来

基于网络的艺术课程资源的运用

教学案例:生活与音乐

第四章
艺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及教学案例

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艺术与生活中的酒

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架”

教学案例:梁山伯与祝英台

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案例:留住瞬间的美

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

教学案例:走近小品

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教学案例:《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民歌吗

第五章
做一个幸福的艺术教师

幸福来自成长

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划分

规划自己的艺术教学生涯

解读优秀艺术教师的成功密码

艺术教师成长要过好“五关”

后记
做一头“千里牛”






[推荐]推荐一本艺术教学专著《最美,艺术课》

[推荐]推荐一本艺术教学专著《最美,艺术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6 15:15:15编辑过]

[推荐]推荐一本艺术教学专著《最美,艺术课》

[推荐]推荐一本艺术教学专著《最美,艺术课》
 
发表于 2011-5-31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序一 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中小学一线教师写书难,艺术教师写书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每当有老师需要我为他们的著作写几句话的时候,我即便还没有看到书稿,都是先爽快答应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深知一线教师著书立说太不容易,理当全力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我没有任何资格和理由辜负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和期望。基于此,有时候我应作者之邀推荐书稿,或许主要是出于一种情感的认同,而并非是被书稿本身所打动。但是陈璞老师的这本书不一样,可以说,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我所读过的出自一线艺术教师之手的最有分量的书。

读了陈璞老师的书稿,我首先读到的是一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艺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据我所知,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音乐学科带头人,陈璞老师这些年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主持过多项课题和教师培训项目,获得过许多奖项和荣誉,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中学艺术骨干教师。我也曾在中小学工作多年,非常清楚越是优秀的教师,各种事务性、专业性任务就越繁重,要想写点东西,就必须善于利用时间,甚至牺牲自己的业余生活。看到陈璞老师的书稿,我不难想象,静夜里,孤灯下,考验他的不仅仅是恒心和执着,还有实践、思辨与才情。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作者用自己丰富的艺术课堂实践案例串连起相关理论阐述与教学策略,这是“田野式”研究的优势所在。陈璞老师虽然是一位音乐教育专业背景出身的艺术教师,但从书中可以看出陈老师的教学视野非常开阔,写作功力和文化功底都很扎实。书中用流畅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的教学实践案例及理念,力求以文化为课堂的底色,走出了一条洒满芬芳的艺术教学通幽小径。该书既有对艺术课堂“实战”技术的探究,也有对艺术课堂理念导向性的实践与研究,还有对艺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阐述与激励。纵观全书,我认为这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的艺术教学专著,值得一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理论工作者研读与借鉴,也值得即将成为艺术教师的大学生、研究生好好学习。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成果,综合艺术课程因为师资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在实践中推进的步伐有些缓慢甚至艰难,但其艺术学科综合的理念是不容置疑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璞老师的《最美,艺术课》一书给了我们信心,更为我们树立了实践的榜样。一位善于思考并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教师,应该敢于昂首作自己学科的决策者,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而当下的艺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仍然极其缺乏“研究型”、“专家型”的一线教师。我们期待着能涌现出更多像陈璞老师一样,既深深扎根在艺术课堂,又能抬头望天的艺术教师,这样,我们艺术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艺术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华南师范大学博导、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郭声健

20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序二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

我曾问过陈璞:“你认为参加名师基地培养最重要的是得到什么?”他回答:“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又问:“然后呢?”他则回答:“继续走下去!”

是啊,“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走下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设立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的意义就在于薪火相传,通过专家导师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帮助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找到发展的方向,激发其发展的愿景,奠定其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基地的培养是有效的,在第一期基地学员中已经涌现出了音乐特级教师席恒、上海市艺术教研员钱熹瑗等高端艺术教师。而第二期14位学员中也是人才济济:他们或具有鲜明的课堂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或具有对教材的选择与课程的开发能力;或具有一种或几种艺术特色技能;或具有对学生独到的培养方法与手段……作为唯一的男学员,陈璞也是其中异常出色的一位。“人生有梦”,走进名师基地,他们都是携梦而来,经过基地三年的磨砺,我欣喜地看到他们正走向卓越!这一切,都是基于“筑梦踏实”。

我对陈璞的评价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我自己是个只喜欢埋头做事的人,所以也喜欢这样的老实人,我常对陈璞说:“老实人其实是不吃亏的”。在三年的接触中,我感到陈璞是人如其名,纯朴、踏实、直率,我和陆亚芳等基地导师都很欣赏他,特别是张展英老师常说陈璞有许多与她年轻时相似的教学特质。

他的课,激情洋溢,文化气息浓厚,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思辩能力,在艺术教师中是少见的。在艺术课程实施的这几年间,许多一线教师在实施中遇到了诸多困惑,而无法获得有效的方法指导,虽然教育理论界也对艺术课程有很多相关研究,但总的来说,这些论著往往理论色彩过于浓郁,太上位,还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案例,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艺术教师的实际需求。由此,一些艺术教师也开始了“由下而上”的艺术教学研究,陈璞的《最美,艺术课》正是这样一道基于一线课堂研究的亮丽风景线。在本书中,他以细腻而有见地的笔触,将其艺术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娓娓道来,为广大艺术教师提供了一份精神上的“饕餮大餐”。

如今,在艺术课程改革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正是艺术教师可以一展身手的时候。我希望有更多像陈璞一样有思想、有实践的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在所在地区乃至更广的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为艺术教育的华屋大厦“添砖加瓦”。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我想,这是陈璞能获得成长与幸福的关键因素吧!

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主持人、音乐特级教师曹建辉

20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序三 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山峰

我较早就认识陈璞了,但了解陈璞,却是因为读了《与优秀教师同行》一书,这本书中记录了50位优秀教师撰写的成长故事,其中不乏在全国渐有影响的教师:魏智渊、陈惠芳、屈红霞……在该书中,我意外发现了陈璞老师的一篇自叙文章《一个农村音乐教师的成长之路》,读认识的老师的成长故事,心里倍感亲切,细细读之,很为他的努力而感动。

2009年初,我的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招生,陈璞报名参加。此时,他还在参加上海市的名师后备人选培训,我有点担心他无法坚持学习,所以事先与他有过一番交流:“你学校的工作也忙,又要参加2个培训项目,会不会太紧张了?”他则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我能安排好工作和培训的!”在而后的学习中,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每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每次作业,他都认真完成,为学弟学妹们做出了榜样。看着他的作业,我常常感叹其文笔的流畅,立意的清新,并时常把他的文章传给学员们欣赏、品读。

“人生百年,其实也短,如果浑浑噩噩,没有高远的目标,一个人活着又有何意义?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引领着学生踏上漫漫追求之路,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一盏明灯,又如何照亮学生的心途?”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曾在《教师月刊》上发表过一篇《“明霞道路”及其意义》的文章,并被收录于《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一书,那篇文章阐述了我眼中孙明霞老师的成长关键词:读书、学习、实践、内需推动、教育写作等,我还坦言:“明霞道路”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走、走了必然有成效的路,区别无非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多远,而坚持的时间往往与行程成正比。

我试着用孙明霞老师的成长轨迹,观照陈璞的成长,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借鉴的地方:

首先,好教师都爱看书。如今,不看书的教师多矣,这是令我很心急的一件事(所以,我的工作室的首要学习任务就是读书)。而明霞老师与陈璞老师虽然都执教“小学科”,却都是“书虫”,他们看的书多而且广。

其次,好教师都由强大的内需推动自身专业发展。明霞老师的成长不是外力所致,她曾“转战”四方,自费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结识并求教许多专家。陈璞老师虽然一直在郊区的普通中学任教,但他对于每一次学习机会都极为珍惜。

再有,好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或特点。明霞老师关注生命化课堂,而陈璞老师致力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都能够把反思与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发表于媒体以作交流。

由此我以为,明霞老师、陈璞老师他们走过的成长历程,是具有仿效意义的,特别对那些教育教学条件比较艰苦的教师来说,改变心态、勇于实践和研究、上网学习、撰写教育随笔等,都不是很难的事情。

我一直呼吁教师要勇于建立自己的山峰。站在山峰上,易于俯瞰大地,更易于仰望星空。凡优秀的教师,一定会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凡优秀教师不仅能传承知识,也能创生知识;凡优秀教师都会建立自己的山峰,树立人生的标高。陈璞的这本书,给学校艺术课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来自一线教师的某个视角的回应,也对广大艺术教师探索艺术教学起到了参考作用。

祝贺他,给我们一线教师树立了一个榜样。

期待他,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做得更精彩!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主任、特级教师黄建初

20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地区暂时可以去美商天龙图书购买:

http://tl.bookuu.com/kgsm/ts/big5/2011/05/20/1989582.shtml

博库新华书城纽约网(美国购买):

http://xinhua.bookuu.com/kgsm/ts/2011/05/20/1989582.s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31 23:58: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教育学者陈大伟老师写的本书读后感:

美在真性情

陈大伟

在给学生介绍多元智能理论时,我常用“形象丑陋,动作难看,五音不全,画虎不成反类犬”说自己的智能缺陷。小时候家里穷,下里巴人知道多,阳春白雪听得少;工作以来也一直忙于生计,缺乏赏玩艺术的闲情逸致,虽也知道“秉烛之学”,但终究有所取舍,种种原因使自己成了艺术的门外汉。

这一次,收到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陈璞老师的赠书《最美,艺术课》,是希望补一补课的。所以读得认真一些。

对艺术的常识补了一些课,对于艺术教学也有了原来研读《课程标准》以外的新认识和新连接。相信做艺术教育的人读这本书的感受和收获可能会更多。

我也写书,现在的书既写自己的成功,也写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但有这样的处理只是近两年的事。看老师的介绍,小我10岁,能坦然写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承认自己“还有着教学上最终都没有能解开的困惑”。这样的反思和批评处处可见,透着真诚和真实。我以为,美的不仅是艺术课,而且是真性情。

我主张在叙事时,不要只是告诉别人我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而是要让别人理解我怎样选择这样的道路以及我怎样走到这样的境地。在这一点上,我读《最美,艺术课》,也是“心有戚戚”。

作为学习艺术的困难生,我十分赞成“我们只要让学生能流畅而有感情地演唱,这就够了”,“在现阶段的艺术课上,技能不能不提,但必须淡化”,“不要只想着用我们的艺术课堂去培养音乐家、美术家、雕塑家,让我们的艺术课堂能培养更多热爱艺术的普通公民吧”等主张。“鱼与熊掌想要兼得的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的说法虽然失之绝对,但总要有轻重、有先后的考虑的。

书中的课例的设计和解读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同一内容,就有“以情导入”“以趣动人”“以疑诱人”“结合音乐律动”四种导入方式的设计分享,这可以看出老师的艺术教学功力和对教学艺术的深入研究。

算一个读后感吧。

陈大伟写于 2011530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风舞多谢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31 23:30:5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24][em17][em27]
 
发表于 2011-6-19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3]
 
发表于 2011-7-22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凤舞!大作正在学习中。
 
发表于 2011-8-5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风舞十天!
 
发表于 2011-8-17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商城:

http://book.360buy.com/10667746.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7 10:52:0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看看![em01]
 
发表于 2011-8-24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艺术性、实用性很强,不愧是专家!!![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11-10-23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大家读来尚有一二所得,风舞就不算白写啦

[em0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门,让艺术课堂灵动

——《最美,艺术课》读后感

上海 祝凤丹

陈璞老师通过多年的艺术教学实践,出版了《最美,艺术课》一书,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书中呈现的一个个生动的课堂实例,看着看着仿佛身临其境,不禁赞叹:“他的课堂是多么灵动”!陈老师不但专业知识精深、基本功扎实,而且知识面非常广博,“琴棋书画”、“诗词歌戏”,信手拈来、点石成金。他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中的“通人”。 一般来说,“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有限,通常只能在一个领域里下功夫,但是如果他能再进入一个别的领域,并且专精和博习适当结合,就有可能触类旁通,有可能掌握蕴涵在各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的总规律。这样,就能跃上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一通百通,“从心所欲不逾矩”。当他做自己本来的专业工作时,就会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业绩明显高出其他人,从而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也倡导“杂艺”,包括文章、书法、弹琴、博弈、绘画、算术等。只有尽可能扩大获取知识的范围,又通过实践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更接近客观真理。所谓“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陈老师博学广见,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学生阐释知识,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他所教的艺术课涉及的领域很多很杂,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想了解某个陌生的艺术领域,所需要的是一位“关键的线人”。 陈璞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关键的线人”引导学生愉快地登堂入室,享受到艺术的美,并尝试去展现美、创造美,这种美好的经历往往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本书的实践课虽然看上去杂取并收,内容丰富多彩,但有着一条主线,就是:以文化为课堂的外延、以音乐学识为教学的切入点、以文学素养为教学底蕴。陈老师曾兼任过语文教学工作,文学底蕴深厚。他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特质,于是寻找到了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同时也就驶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他的课堂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灵动的课堂。

从陈璞老师的成长过程来看,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学到一定程度,如果能跳出来,就化得开,能化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生,创新就是在化了以后产生的。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几经挫折后,找到数学家格罗斯曼,得到了忠告“缺《黎曼几何》”。当有了相关数学知识的支撑,他的研究突飞猛进。而法国作家左拉形成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理论,是由于自然科学给了他启示,特别是贝尔纳的《实验医学导论》激发了他的灵感。其他领域,比如军队在实施“海陆空”一体化战略,这不仅仅是量的飞跃,更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集成的飞跃。

“君子不器”,教师一旦拘囿于某个固定学科,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其他的各种可能。而陈璞老师作为音乐教师被要求兼任语文教学工作时,便欣然接受了挑战,通过学科融合、兼收并蓄,无形中拉高了自己的水平、拉大了自己的格局,达到了更广的人生视点。他成功的契机在于有效突破学科壁垒,让生命开阔灵动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能够用知识武装自身的教师是最美丽的!投身教育科研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并不只是“苦行僧”式的旅途,更有着路上绚丽的风景等待着我们的发现!甘甜的露水等待着我们的酌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3 8:31: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艺术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心灵的培育,以促成学生成为独立思想、平等人格、自由的与审美的人,最终成为一个有普世价值与人性光辉的人,这是我们所以音乐教师都应该思考的。
 
发表于 2012-8-30 21: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上海市  浦东新区  祝桥高级中学  陈璞

今天,在嘉定听了嘉定区小学音乐教研员刘婧老师和中光高级中学丁志红老师的课,感觉不虚此行,也不枉我清早5:55分出门赶车了。

刘婧的课为《古琴·引》,这节课中她所体现的全面艺术素养,以及她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自不用多提,我想,起名为《古琴·引》,是她希望以这节课引出学生对古琴音乐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更希望由古琴音乐把学生们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其实,在学生一生的历程中,学生时代的学科知识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素养的养成、人格的塑造、文化的认知等等,可能更加重要。琴者,情也,禁也,古琴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把这些传递给学生,更加重要。

丁志红的课是一节由舞蹈拓展生发的课,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这就不容易,其实,听过好多公开课,教学设计上的三维目标都是非常漂亮到位,可就是教学落实上不到位。更难得的是,教师在学生音乐知识习得的同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不断带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高中学生的高度参与,当是本课的亮点。

中午吃饭休息时,特意与张展英老师坐在一起交流,已经有一段时间不见张老师了,她依然是那么精神熠熠,看到张老师身体健康,如此有活力,我真开心。我知道张老师一直对我这个弟子有所偏爱,经常在外人面前夸奖我。今天依然先得到了她的鼓励,对我如今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在大方向上作了肯定,但也直言我不能有固执的臭脾气,不能“虚心接受……”,我笑着接言,改了,改的。其实,我与一个个的导师们接触、同行,他们的精神世界都在暗暗不断地点化着我,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我生命中不褪色的印记,我是在不断改变中,虽然,我不会改变得和导师们要求的完全一样,也难以完全达到他们期待的高度,但我相信我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努力,因为,我爱音乐这学科,我爱音乐教师这个工作!下午,张老师的点评与讲座依然是那么吸引人,幽默睿智,直率坦诚,在结语时,她提出“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这是一个看似不难,其实不易的要求,“认真”是没有办法给出标准的,以为自勉吧,也与刘婧、志红互勉!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舞十天 于 2012-11-3 22:17 编辑

走近大师维尔特

上海 陈璞

2012年11月1日——3日,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艺术总监、指挥杰拉尔德•维尔特来上海开设合唱指挥大师班,地点就在浦东新区东方艺术中心。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天籁之音早已心中留存,现在大师来到中国、上海、我们浦东,这样的学习机会怎能放过?

维尔特深信,充分地接触音乐对塑造人的性格大有裨益,他还特别注意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合唱开发自己的潜力。多年来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训练发声、韵律感、听力和读谱能力,使得不同年龄层的人们善于用音乐表达自己。这次大师班一共有日新小学天空合唱团、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合唱团、复旦大学合唱团、上海少儿广播合唱团、进才中学合唱团、上海小荧星合唱团等6个特邀合唱团队,作为教学对象。通过现场的教学观摩,我觉得大师的成功可能基于以下几点:

1、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是维尔特一直挂在嘴边的,其实,对于几个特邀合唱团的指挥、钢琴伴奏,维尔特也一直用鼓励的话语来评价他们。由于大师的地位,我想这样的激励尤为重要和有效,会成为他们以后生涯中对音乐热爱和专业发展的推动力。

2、大师的全能,除了合唱指挥,也能听得出维尔特的声乐一定不错,而他也曾提到自己从小就学习双簧管和钢琴,双簧管没能听到,但大师有时候即兴给钢琴伴奏老师示范讲解时,可以知道他的钢琴水平也是很高的。

3、对于歌声,他有着敏锐的音乐感知,合唱队出现的问题,马上就会在他这里反馈出来,并用委婉的话点明。

4、专业合唱指挥一般都比较注重合唱前的身体热身,而维尔特独特、有趣的热身尤其多。

5、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拔后寄宿制学习的,直到小学毕业(变声),学生期间一直是半文化、半音乐专业学习,这样的合唱队梯队体系支撑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然,大师也不是万能的,如这次某合唱团的音准问题,这也说明了音乐素养最好从娃娃抓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构建有生命质量的音乐课堂
上海 祝桥高级中学 陈璞
今天,在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听了周佳春老师的《我和提琴》、陈薇老师的《在遥远的森林里》(借班)两节课,感觉共同的特点就是很流畅,这个流畅来自于哪里?我以为来自于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有了合理的教学逻辑,才有课堂感觉的行云流水。曾在某区听课,有一节课教师的基本音乐素养不错,但课的内容显得杂乱无章,听得人摸不着方向,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逻辑上的欠缺,但因为其是成熟教师的缘故吧,该区教研员以“飘逸”来大力赞赏,我心里其实是不同意的,这对于这位老师并没有好处,对听课老师也没有好处,其实对这位并无职称等之忧的执教者而言,提出一些教学建议、甚至异议,并不会损其发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可能需要,但过犹不及。
今天这两堂课教师对音乐本体的学习十分注重,把知识性的学习溶于有趣的活动与律动中,是合乎技能与兴趣统一的教学理念的。宝二的学生们也很可爱,与教师的呼应及时而“有力”,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可亲的周老师与陈老师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像是天使!
在评课中,市音乐教研员席恒老师的观点我十分认同,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可以有多种途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可以达到,构建情境、寓教于乐也可以达到,那么,我们该寻找怎样的教学路径呢?课堂要有效,但不能止于有效,高品质、有生命质量的音乐课堂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周老师与陈老师,包括我自己应该在之后提高的方向。
沈洁老师与程遥老师的评课也很有针对性,在市音乐教研员后面评课,鸭梨山大呀!席恒老师是从大局观着手评课的,所以她们很聪明地另走蹊径,沈洁老师从周佳春老师课的细节入手评课,而程遥老师则以可爱幽默的话语点出了陈薇老师的特点。
因为陈薇老师是青浦区的,所以青浦区教研员王美华老师也特地赶来听课,从她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区域音乐教研员的责任心。有美华做教研员,是他们青浦音乐教师的福气!
导师们的话总是给我力量。陆亚芳老师提醒我们,放弃很容易,坚持很艰难,但明媚的果实总在默默付出与坚持中成熟。而曹建辉老师则提醒我们,要踏实干事,还要会反思、写作、发言等,这是一个新时代优秀音乐教师的成功源泉!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试(教研版)》 2013年01期
做一个幸福的艺术教师——读陈璞老师的《最美,艺术课》有感
吕文文  
【摘要】:什么是艺术,常人都以为所谓的绘画、音乐、舞蹈等才叫艺术,教这些方面所对应的东西才叫艺术课。这种理解是肤浅的、狭隘的、表面的。一位网友说艺术是一种生存状态,我很赞同。美国早期有一位将军曾这样说过:"今天我们骑在马背上征战,是为了我们的子辈从事科学与技术工作,是为了我们的孙辈能从事艺术工作。"在这里,他道出了艺术的真谛:艺术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本书的导言部分陈老师就带领我们领略了艺术的真谛。
【作者单位】: 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
【关键词】: 幸福 艺术课 教师 最美
【分类号】:G623.7
【正文快照】:
前两年因为刚刚当上一位妈妈,总想寻求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及经验,就借了几本育儿方面的书籍,平时课时多再加上是自己带孩子,总感觉是没有太多空闲时间潜心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次在学校推荐的教育书籍目录中,我的首选就是《最美,艺术课》。拿到书后我把它带回家放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