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数今夏多事之时。暴雨连连,台风席卷。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恐慌不已。只因2012,壬辰年下,龙王执掌,犹如《哪咤闹海》般折腾。乃至民不聊生、死伤无数。随是灾年,我们20人支教小分队排除万难、迎难而上,走进了密密山林。
山林名叫:四川省泸州市双沙镇。那里有一座早已等待我们一年的学校,名叫:河屯。河屯小学原本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学,校舍就盖在半山腰,孩子们每日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从1年级---初一拥有200名可爱的孩子们。
支教队伍在暑假迅速组建,经过筛选、认定后精选出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音乐老师们组成强强支援队伍,自费自愿奉献爱心。活动组织方依然是坐拥十万会员的全国最大的音乐教育网站----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www.hongxiao.com组织并开展支边帮辅工作。并由我网站喻梅老师联系到家乡的学校,并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恩情。
7月25日,老师们不远万里,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按时到达支教地点。有老朋友,更有新面孔。开口随是不同方言,但是心中的理想却是为实现支援西部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而凝聚在一起的。双沙镇教委非常重视我们此次义举。亲自迎接,并招待。然而我们感谢在心中,即便推辞了领导们所有的饭局,我们依然会对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负责到底。
分配教学任务商榷到晚上23点多,了解到老师们各有所长之后,每个人承担起各自的专长教学。
首日,升国旗、分年级分班、赠送陶笛人人一支。孩子们拿到精美的陶笛眼睛都看直了。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小乐器,像玩具一样又好玩又能吹出歌曲,爱不释手。每个孩子的大眼睛都会说话,急切的盼望着老师,希望我们快速传授。
学习陶笛、学习舞蹈、学习葫芦丝、学习巴乌、学习北京琴书、学习合唱、学习非洲鼓。各种技能在这短暂的几天内迅速开展着。敲的敲、打得打、吹的吹、唱的唱,像一片蓝色音乐的海洋,怀抱着满是绿色的大青山,带来的是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真挚热情。我们和孩子们忘却了哪一顿饭没吃,哪一口水没喝。直至现在我都在回想,也许双沙镇的作息时间是科学的。一日两餐,中午不吃饭也能把连续六节课完成得很好。相反,这样的音乐课上下来有教有实践,比城里在40分钟内学一节音乐课有效果的多。学生们所用时间非常专一,孩子们的兴趣和认真程度堪称第一。聪明的河屯孩子们在一天内就能学会五首简单陶笛曲目。打开陶笛小手册,那里的指法,歌曲孩子们都能迅速自学,有的甚至自学成为陶笛高手。
也许今日的河屯小学已非昔日的破烂校舍,如今的孩子们都已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用功读书。但,教师资源仍是硬件设施完善下的悲剧。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没有更多的软资源提供给孩子们,孩子们并不知道远山那边的美,远山那边也许有他们未来的理想。然而我们在这仅有的时间内,让孩子们走进音乐殿堂,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小快乐,并在音乐学习中增长点点见识已是唯一能做的了。
演出当日,每个孩子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不仅仅孩子们开心,作为支教团队的我们更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当地村民都为我们到来而感到高兴。为我们准备山上最好的美味,每餐都有肉,每餐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奶奶亲手端上可口的饭菜。老奶奶在本村开餐厅最棒,学校周边的相亲们都知道。我们为了尽快吃好饭去教学,每天都到老奶奶家讨饶。天天见,次次见,老奶奶的餐厅成为了支教团队的大后厨。如今老奶奶已成为我们离开双沙镇后心中最惦记的人,也是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乡村最真挚、最朴实的情怀的可敬老人。
孩子们带着我们的礼物离开了,然而我并没有流泪,而是深深埋在心底。往日的泪水已化为坚定的支教年年行动,我对自己说,只要心中驻留坚定信念,美好未来依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