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弊病与对策探析

1
回复
109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18: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溯流而上   追根究源
               ——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弊病与对策探析
浙江省温岭市音乐论文评比公示,特隐去作者名字

【摘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这充分肯定了音乐欣赏的价值与意义。当前,我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新课程改革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教学制度,更加强调了音乐欣赏对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健全人格的意义。本文将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笔者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小学音乐  鉴赏情境   新课程标准
  
  《毛诗》序中记载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极力阐释音乐对于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也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儿童从文化、生活中欣赏音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拿出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走马观花,名存实亡
  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莫塞尔在其《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欣赏是一件多么陶醉的事情啊!然而,音乐课堂上常现死板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氛围,采用“讲讲”(介绍作者生平与作品内容)、“听听”(没有任何指导性的听音乐)、“记记”(应付考试)“三步走”的教学模式,或者只顾预设的教,不管学生的学,课堂完全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自讲自话,将原本美好的旋律变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享受,音乐学习兴趣极低,音乐素养迟迟得不到提高。现随手摘录几则教学场景,就可管中窥豹。
   片段一——“教”“学”分离:一位音乐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宣布,今天的音乐课是欣赏课,接着便开始放音乐,一首接着一首,一曲连着一曲,师生间没有互动更没有参与。另一位音乐教师在学生学会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以后,因为还没有到下课时间,就随意地让学生反复听乐曲《嘀哩嘀哩》。课堂上学生的态度逐渐从热情转向冷漠,对欣赏音乐不情愿、不积极的神情溢于言表!
   片段二——舍“本”逐“末”:在一堂音乐课上,老师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学生对此做出了热烈的反应,然后老师请了位学生来讲述这个故事,完了老师再用生动流畅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一遍故事,这时时间过了近乎一半。此时老师把话题转到音乐《龟兔赛跑》上来,又花时间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至此所剩时间不多,当老师播放音乐时,已经接近下课,学生失望的神情写在脸上!
   片段三——强“拉”硬“扯”: 某老师带着《大海的歌》到山区送教下乡,课一开始,她就自信的问孩子:“你们见过大海吗?”“没有!”大山的孩子们淳朴的回答,老师一愣,耐心的引导:“大海就像你们家乡连绵的大山啊!”生似顿悟!接着,教师也不给这群没出过大山的孩子们欣赏大海的视频,而是立马播放音乐,让孩子们一边聆听《大海的歌》,一边把想象的大海绘画出来,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呆成一片。
   二、下马看花,追根究底
   1.营造氛围,情境中激趣
  音乐作品都是与一定的事实形态联在一起的,是音乐家生理、心理特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如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欣赏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还原意境,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播放视频、展示海报图画等充分诱发学生们的联想与想象,在教师指引大方向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脑海中营造出一幅专属于自己的音乐意境画面,逐步形成自己的音乐思维、音乐欣赏体系。
  例如上述片段一所述的“走过场”,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教学欣赏歌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这样才能充分感受春天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首先我用多媒体提前准备好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课件,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氛围,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听优美的歌声《嘀哩嘀哩》去发掘春天的美,还可以自己编唱春天的歌曲。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角色,歌曲唱得异常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最后,我们开展了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会活动,我认为这是对欣赏歌曲最好的理解。
   2.角色扮演,体验中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音乐欣赏不应该局限于“听”这样一个被动的形式,还应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境域中,调动多种感官,充分体验余音绕梁的感觉,在潜意识的指引下随着音乐畅想、活动,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的美妙当中。
  例如上面描述的片段二,如果教师在欣赏《龟兔赛跑》这一课时,由可爱的故事入手,再放代表乌龟与兔子的音乐,让学生来辨别哪段音乐是代表乌龟、哪段音乐是代表兔子。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随着欣赏曲,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手、脚、表情等办法来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先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这样是不是更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呢?
   3.调动感官,畅想中意会
  艺术大多都是“不可言说”的,尤其是音乐欣赏,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可能产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而这些理解都不应该算是错误的。如果教师将成篇成章的音乐欣赏内容事无巨细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标准化答案般的教学策略按部就班地进行音乐欣赏,无疑会大大削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也就名存实亡。因此,笔者建议教师要“难得糊涂”,“懒”一些、“巧”一些,省去那些繁琐的教学步骤,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启发性、儿童化的语言,科学引导学生,只给学生们提供正确的大致方向,求同存异,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探索。
  例如上面描述的片段三,如果哪位老师能在教学《大海的歌》时,先让孩子们欣赏“大海”的视频,再出示连绵大山,唤起类似对比,沟通学生生活经验,就不会让孩子们手足无措了。接着教师就可以围绕“大海”的主题,充分调动脑、眼、手、嘴多种感官,让学生们在欣赏歌曲《大海摇篮》、管弦乐《海上风暴》、歌曲《云》等后,自由畅想心中美丽的大海,以及海上的云、海底的生物等,抒发自己的音乐情感,最后再让孩子们动笔画出心中的音乐意境,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以生为本,拿捏有度
  只有找准了音乐欣赏的课堂弊病,才能找到有效的针对办法,除了本文例举的几种对策外,当然还存在别的一些对策。然殊途同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都不能矫枉过正,必须拿捏有度,这就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顺学而导,学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逐步改变自己过去的教学习惯,杜绝“讲、听、记”三步走的教学策略,真正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征出发,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语言,逐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科学的引导、塑造,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感受音乐、参与音乐,同时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主动享受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逐步形成既适合学生们的学习特征、持续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并适合教师教学习惯、能够发挥出教师所长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2.适时而导,合情合理
  新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又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质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迅速改变过去落后的、效率低下的教学方式,积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同时,教师又要重视“量变”,慢工出细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音乐欣赏课程的创新、试验、修订、再试验,切不可一下子对学生们提出过高的要求,打击学生们的学习信心。
  同时,音乐欣赏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的一部分,单纯地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而不进行音乐的表现、创造教学,教授学生们与音乐的相关文化,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必然不能持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就不能达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不应将音乐欣赏独立出来,而是应该在音乐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渗透,让音乐欣赏时时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相伴。
  总之,素质教育呼唤生动、活泼、愉悦、和谐、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心声,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做学生的朋友,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收获一定回更多,因为我们的教育因为有了孩子的笑容而精彩。我们老师并非神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只有勇敢直面自己的短板,并能勇于大胆改进,才能在不间断的阵痛中获得新生,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我们憧憬的远方才不将始终只是遥远的远方。
   
  【参考文献】
  [1]席贺.《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模糊教学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4
  [2]沙艳.《摭谈音乐欣赏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3]朱斌斌.《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综合素质评价》科技信息.2009.31
  [4]吕志芳.《从儿童心理角度谈如何选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艺术探索2006.6
   
 
发表于 2014-6-5 0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片段反映音乐课堂教学的问题很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