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与合唱教学] 声乐资料摘抄选编 (5) [原创]

3
回复
100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5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乐资料摘抄选编 (5)   [原创]
三、歌唱的呼吸

(编者的话)要想声乐学得好,掌握呼吸很重要。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许多歌唱上的毛病都和呼吸有关。学声乐的人,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方式。要用唱歌时所要求的呼吸方式进行呼吸,把这种呼吸方式,变成自己的习惯。

从以下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呼吸,其实并不难,而且人人都使用过声乐上所要求的呼吸方法。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爱好唱歌的人,还没有掌握好呼吸方法呢?我想,1、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正规的学习过声乐,它们不知道呼吸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歌唱对呼吸有什么要求,唱歌时,根本没注意过自己的呼吸状态是什么样的;2、他们平时就是用声乐上不提倡的那种呼吸方式进行呼吸,已经习惯了,虽然现在知道了,但还没有改过来;3、有的人一唱歌就紧张,吸气时,使用了不该使劲的地方,比如:过高地抬胸、耸肩等。

唱歌时要求的呼吸方式,虽然人人都可以学会,但不经过练习,就不能让这种呼吸方式成为自己的习惯,要想在唱歌时自如地使用这种呼吸方式,确实是需要经过认真和长期的练习才能作到。

3-1、今天讲呼吸,呼吸是十分重要的。你们躺着睡觉时也要呼吸,这时呼吸的方法是正确的。请记住,在歌唱时,要用躺着时的呼吸方法来呼吸。有两种呼吸法:一种是“胸式呼吸”;一种是“腹式呼吸”。我倾向于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吸得深,可以很快的吸气。一般妇女爱用“胸式呼吸”,用“胸式呼吸”,吸足了气,但一开口唱,气都跑掉了,这样唱很紧,也没有用。“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横膈膜工作的方式不同的。(示范)“胸式呼吸”,上腹部往里控制横膈膜,“腹式呼吸”则是上腹部保持住,稍有些往外来控制。(贝基:《讲学记录》9页)

3-2、吸气要与闻花时一样自然、平静、柔和,气不要吸的太多,但要吸到隔肌。
你高兴地闻花的芳香,这时你会发觉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为地向上向前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保持这个状态,仅将腹部横膈膜以下的肌肉放松、送气。

在呼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状态,要让吸气肌肉群有控制、慢慢地放松。呼气时以吸气时下降的隔肌及下肋骨两侧为支点。但保持的力量不在肋骨上,而在横膈膜上。歌唱时明确地感到了气息支点的部位后,就放松腹肌,让气息由于腹肌的收缩而呼出。(周小燕:《声乐基础》5页)

3-3、有一些关于呼吸的要点,大多数人还是有一致之处,例如:呼吸要自然通畅,便易从容、没有声音、排除紧张、不能让人明显地看出是在进行呼吸。由于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而姿势又是呼吸的基础,因此对于呼吸时的姿势,应给予足够的注意,不论是吸气,或呼气,都要适度地抬起胸膛并保持恒定,两肩松垂,颈放松,为了发挥呼吸器官的功能,气要吸得较深、柔和适度、肺,要全面地扩张。呼气时胸膛要保持吸气时的自然抬起状态。出气要均匀、集中、稳定、节省、有控制、不漏气。注意横膈膜、肋肌、腹肌、腰肌,对气息控制的作用,以及各器官在呼吸时的相互协调。气息的运用要有所安排,应按乐句的长短、声音的高低强弱,对气息进行有效的调节等等。(薛良:《歌唱的方法》25页)。

3-4、有一次,我和爱人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女儿去看沈先生。沈先生摸着正在啼哭的娃娃的肚子高兴的说:“她哭的时候用的是横膈膜呼吸法,因为她的呼吸方法正确,所以哭上三天三夜嗓子也不会哑。”(邹本初提供——见《沈湘声乐教学艺术》87页)

3-5、我们搞声乐的很讲究“深呼吸”、“高位置”。所谓“深呼吸”,就是把气吸到肺的下端腰部周围,横膈膜下沉,最好能感到气沉到小腹,这一点,我们唱歌的与唱戏的虽然说法不同,但道理一样,戏曲的说法是“气沉丹田”,古书上讲:脐下三指为丹田,这就是要求气要沉下去,而不是浮在胸部。(吴雁泽:《心儿在歌唱》)

3-6、吸气时,先抬胸再吸气(不是边吸气边抬胸),呼气时,先凸胃再收腹(不是一呼气立刻就收缩腹肌),呼吸的这四个动作是连续而圆润平衡的。

其中,抬胸和凸胃——保持吸气状态——是控制横膈膜和呼吸的两个关键动作。这就是最简单最明确的呼吸控制法。(王福增:《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

(编者的话)怎么吸气,怎么呼气,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在声乐学习之初,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最难的问题,有的人学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掌握怎么吸气和怎么呼气.尤其是掌握不了”先凸胃再收腹”这个要求.

怎么吸气,怎么呼气,教声乐的老师都要讲,介绍怎么学习声乐的资料里都要写,我看的资料并不多,但从我看过的资料中发现,这个“先抬胸再吸气”,“先凸胃再收腹”的说法,是最具有操作性的.做的对不对,用手一摸,用眼一看就知道了.你再往下看,这位意大利的专家不是也要求凸胃吗!

3-7、你唱后面华彩乐段时上腹部有时进、有时出,应固定下来,是一个方向的。......用腹式呼吸(唱高音)上腹部应向外。(吉诺-贝基:〈讲课记录〉25页)

3-8、首先谈呼吸的部位,这是很多歌者都关心的问题。对此,贝基先生的观点非常明确,他认为是上腹部。大约在胃部一带。这是腹式呼吸的支持点。有时贝基先生也称为横膈膜支持点。所谓支持点,我理解就是歌唱呼吸的着力点。(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44页)

3-9、在歌唱时,当发出一个明亮而有力的长音、高音时,就必须有平稳强劲的气息做保证。这时会体会到,胸腔、两肋和横膈膜有一种向外、向下的力量来控制,而小腹又有向内压缩的力量,从而产生对抗的平衡,在腰围产生支撑的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呼吸支点”。(幼儿师范学校课本〈唱歌〉7页)

(编者的话)唱歌时究竟怎么使劲?哪里使劲?什么是“呼吸支点”?初学唱歌的人是不容易理解的.其实,还有一些说法更容易理解.比如,有的老师说:吸气后把钢琴抬起来.(你最好真的去抬)体会一下腰部怎么使劲?还有人说:唱歌时,腰和小腹的状态,就和你大便干燥时,用力排便的感觉是一样的.说的多么形象啊!这么说,你还不理解吗?当然,也必须指出:抬钢琴和排便时,是憋气,而唱歌时是呼气、不能憋气。憋气,则气息就不能流动,就要僵,那样是唱不了歌的。.下面我摘引的这一条,对呼吸,尤其是对怎样呼气,说的更明确。

3-10、歌唱要求的气息运用是特殊的,关于这方面的论著,已相当丰富,毋庸赘述。需要探讨的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论述,包括如何“保持气息”;“气息究竟该放下来还是提起来”;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声音靠在气上”这个美声的根本原则等方面。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保持”气息常被误解为静止不变。......“保持”的全名应是“歌唱时要始终保持吸气状态”,不是“迸气状态”,更确切一点的解释是“保持”气息的“流动”,做不到这一点,什么技巧都谈不上。......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由于在气息调解中间有一个“鼓”上腹的动作,而真正建立支点的全部内容却是在收下腹(中国也叫提“丹田”)基础上的“鼓”上腹(胃部)。正是这种对抗,才能使肺内吸入的气息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支持较长时间的歌唱需要。(声乐术语把收下腹较“提气”,把“鼓”上腹叫做“压气”。)关于歌唱时腹部肌肉应是“收”的这一要求,19世纪许多声乐大师和今天的声乐家们都是一致公认的。中国几千年来也始终把提丹田看作最重要的发声基础,甚至把丹田穴叫作“气海”,可见其重要性了。可怕的误解却完全弃置了这个原则,不仅鼓上腹,甚至连下腹也一起鼓了出来,造成歌唱时让气息“反”其道而行之。......殊不知在形成气息支点的对抗中,提气是目的,压气只是为提气增设“制动阀”。“提”是绝对的,压是相对的。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许多声乐家都认为气息要“放下来”么?一点也不错;气息如果放不下来又怎么能提上来呢?而整个换气技巧就在于:能在音节的间歇中迅速完成“放下来”与“提上来”的交替;但决不是在歌唱时把气息反而放下来。(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41-42页)

3-11、歌唱时的吸气也应该是下意识的。在乐句的间歇中,快速地松弛一下支持状态,气会自动吸入,下腹也就会自动还原,在下腹肌既取得了休息的时间,也完成了吸气。这就是唤气的技巧。也是“劳”中取“逸”的唯一取巧之法。只要胸廓是挺拔的,唱者永远也无须“有意识”去吸气。(同上45页)
3-12、声乐教师重点应该教的是“呼”的技巧,.....正确地控制‘呼’的技巧,才是控制好歌唱气息的真谛。
训练“呼气”技巧的方法是:
1、 发音时立即收紧小腹,挺起胸廓,坚持到练习唱完。其目的是锻炼下腹肌的收缩能力,使气息不僵化。
2、 在第一步习惯了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用两肋张开来发音的动作,要求作到二肋的张开好象是被下腹的收缩所“推”上来的结果。这是呼吸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
3、 第二步完成之后,才谈的上使用“鼓”上腹,因为两肋如果张不开,“鼓”上腹的动作是做不出来的,硬要做的话就会弄巧成拙,成了鼓出整个腹部,这将完全失去“支持”的本意——“对抗”,没有“对抗”也就没有“支持”。但压气的力量永远大于提气。

(编者的话)这最后的三条,是我近期读到的关于呼吸训练的论述。我认为是很好的论述。和前面那个“先凸胃、再收腹”的论述要求是一致的。不过这里讲的更有道理,他强调练习的顺序是:收小腹、张两肋、鼓上腹。我的体会是;吸气时一定要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如果站着吸气不能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可以用哈腰的姿势来吸,这时肯定能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在此基础上呼气,可以吹气,也可以咳嗽一声,体会后腰向外鼓的动作,后腰鼓了,胃也就凸了,小腹肯定也就往里收了。按3-12这条说的,收小腹是主要的,是主动的。我认为讲的很有道理。因为有人练鼓上腹确实是把整个腹部都鼓出来了。它们所以把整个腹部都鼓出来是因为它们还不会把气吸到腰的周围,他们还是把气吸到上胸,呼气歌唱时,上胸回缩,有个往下坐的动作,所以整个腹部就鼓出来了,这样呼气歌唱,小腹怎么能收回来呢。还有的人是因为误解了“把气放下来”这句话,它们以为“鼓腹部”就是“把气放下来”了。你怎么样?会收小腹吗?如果不会,就应该按这条讲的,先练收小腹。再练张两肋,然后才能鼓上腹。如果你仰卧,吸气后举腿的同时呼气,这三个动作就都体会到了。试试看。

                                此文未完,请看  声乐资料摘抄选编(6)
 
发表于 2004-12-11 0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人练鼓上腹确实是把整个腹部都鼓出来了。它们所以把整个腹部都鼓出来是因为它们还不会把气吸到腰的周围,他们还是把气吸到上胸,呼气歌唱时,上胸回缩,有个往下坐的动作,所以整个腹部就鼓出来了,这样呼气歌唱,小腹怎么能收回来呢。还有的人是因为误解了“把气放下来”这句话,它们以为“鼓腹部”就是“把气放下来”了。你怎么样?会收小腹吗?如果不会,就应该按这条讲的,先练收小腹。再练张两肋,然后才能鼓上腹。如果你仰卧,吸气后举腿的同时呼气,这三个动作就都体会到了。试试看。---------------------

我一直用的所谓‘腹式’就有这种缺点,在呼气时会有胸部塌下来的感觉,原来有个老师跟我说过唱到乐句的末尾胸部应该是扩张的,有挺胸的感觉,原来就是‘先凸胃再收腹’,这说法操作性比较强!谢谢陈彭寿老师!

应该好好研读陈老师的这篇‘声乐学习中的练习’。

 
发表于 2004-12-19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我看你楼上这位说得还挺深刻的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种方法都知道!!就是练好的没几个!!呵呵 !!
 
发表于 2004-12-21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好!这是我学习过的文章摘抄,加了点我的看法,你要了解练习的方法,情看我的《声乐学习中的练习》。那里面有一些练习方法。请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