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低年级,采用轻声教学是掌握头声最有效的手段。
在头声训练中,对声音要限量求质,要求学生在唱歌时音量尽量小一些,时间尽量短一些,不允许他们习惯性地、喊叫似地歌唱。我们可以让学生像打哈欠般的吸气,轻柔地练声,音程跨度控制在五度以内,母音练习可用“u”、“i”、“ü”等母音,使声音容易进入头腔。在教学中,还可采用鸣声练习及启发儿童用假声来进行练习。教师要具体地、生动的示范和讲解,示范时,注意口形要准确,母音要注意要清晰。
二、小学中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有控制地歌唱。
首先,要求有良好的呼吸。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学习歌唱的最佳呼吸方法,即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状态吸气,用小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发声,这样的动作状态所产生的力量是稳劲的、灵活的、有弹性的和流动的,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言的“丹田之气”。教学方法可让学生体会闻花香的感觉,向远处呼喊某人、喊口令等。
其次,科学的发声是关键。教师要有良好的声音听辨能力,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改正他们不正确的听觉习惯,改正在歌唱发声练习中的错误方法。
再次,在中年级唱歌教学中还应重视科学的共鸣训练。可采用哼鸣练习,在自然发声的状态下,使之提高共鸣的位置。也可多选用舌尖、双唇着力的辅音以及在口腔前半部着力的元音进行歌唱发声练习,使之摆脱撑大喉咙的习惯,把发声部位从喉咙里拉上来送到口盖上面去。采用不同的母音练习,先练习闭口母音,后练习开口母音。
三、小学高年级应强调情感表达对歌唱的作用。
教师注意从歌曲内容和情感出发,注重感情表现于技巧学习的相互依存关系,引导他们全身心来歌唱,也就是“声情并茂”的歌唱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