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几款绮丽的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4
回复
166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8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大家介绍几款绮丽的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给大家介绍几款绮丽的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对不起,不能上传更多了,喜欢的朋友请到 http://shop784783.taobao.com 里看吧,

欢迎与我交流。 qq:277613454 mailt.email: sunlad@sohu.com

 
发表于 2004-5-27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说明??这是什么阿??

 
发表于 2004-8-28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历程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中,有着品种繁多的乐器,如:木笛、苇笛、唢呐、萨它尔、艾捷克、弹布尔、独他尔、热瓦甫、卡龙、手鼓……等,可以说是吹、拉、弹、击,应有尽有。有些乐器在日常生活中,在农民举行的“麦西热甫”里,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上,直到精彩的杂技表演时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乐器伴随着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曾经历过漫长的发展道路。

史书上记载的丁零、乌揭、袁纥、铁勒、回纥、回鹘、畏兀尔等,都是维吾尔族从汉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称谓。早在公历纪元以前,维吾尔族还在过着游牧生活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热爱歌唱与舞蹈的民族,在日常放牧,部落集会,习俗祭祀以及萨满术士等等活动中,常常使用苇笛、布尔咖、手鼓、铁鼓乐器。最早的鼓,以木为框,以羊皮蒙面,以槌击奏。苇笛是一根苇管,管口削平压扁,吹出单音。以后在管上开孔,逐步发展到六、七、八个音也和双管形制。

从两汉时代到公元1949年之间的两千多年中,维吾尔族乐器曾经历过两次比较明显的发展时期。

古代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枢纽通道,早在汉代,亚洲各国人民,沿着丝路,跨越葱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频繁的友好交往。居住在塔克拉玛干周围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在 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中原音乐和印度、波斯音乐的影响,创造了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等灿烂的绿洲音乐文化。她曾受到中原人民的欢迎,丰富了中原的音乐文化生活,也给西亚、东南亚等国家留下一较深的影响。

古维吾尔族在从游牧生活转变到以定居农业为主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在音乐方面经历了一次接受、吸收、融合绿洲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时期。到公元九世纪中、十世纪初,以回鹘人(即古维吾尔族)为主先后建立起“甘州”、“西州”、“喀喇汗”三个封建王朝的时候,民间乐器有苇笛、筚篥、排箫、横笛、唢呐、铜角、贝、陶埙、竖箜篌、凤首箜篌、曲项琵琶、五弦、阮咸、阮琵琶、铜钹、碰铃、磐、手鼓、铁鼓、腰鼓、羯鼓、鸡娄鼓……等。

源于中原的乐器有、笛、磬、排箫、阮咸、鸡娄鼓…等。

从西亚、波斯、印度传来的乐器有竖箜篌、凤首箜篌、琵琶、铜拔、碰铃等。

从历史文字记载,从新疆拜城、库车、吐鲁番的石窟乐器彩图与出土文物可以看到当时这些乐器被应用在各阶层的音乐生活中。

公元981年,《王延德使高昌记》中写道:“乐多琵琶、箜篌。国王拜受赐,旁有持磐者,王以节拜…,遂张乐宴饮为优戏至暮。明日,泛舟于池中,池四面作鼓乐。……俗好音乐、行者必抱乐器。”

巴楚脱库孜沙来出土的骨制残笛,追溯到公元五世纪以前,在喀什地区不仅有木制笛,而且还有骨制笛。

和田枣花公社出土的陶制器皿上的装饰乐手,可以印证隋唐时代,和田地区流行有琵琶等乐器。

有些乐器不只用于当地民间,而且其中的排箫、笛、铜角……等,经往返于“丝路”的商旅,或西迁的民族,先后传到西、南亚许多国家。排箫传至中亚、远达东欧,被吸收到当地的民族乐器行列之中。 公元十世纪末,伊斯兰教从河中地区传至喀什,经过数世纪传入哈密后,遍布了天山南北。在西亚文化的影响下,维吾尔族乐器又经历一次变化,这次变化从西向东经数百年时间,有些原来的乐器,如:木笛、苇笛、筚篥、唢呐、排箫、铜角、螺贝、陶埙、箜篌、琵琶、阮琵琶、手鼓、铁鼓、磐…等,继续流行在民间。

大约在十世纪到十四世纪中,先后出现了许多新乐器,如萨它尔、弹布尔、热瓦甫、艾昔塔尔、卡龙、筝等。新乐器的产生与来源:一类是借鉴波斯系乐器与印度系乐器的二弦、三弦等,在阮琵琶(即多兰热瓦甫)和库布孜(Knbuz)的基础上创制了细长柄、小瓢形共鸣箱形制的弦乐器系列,即:萨它尔、热瓦甫、弹布尔、独他尔。这些乐器名称都引用了波斯、阿拉伯乐器名称,然而乐器形制却独具风格。另一类是在中亚地区先后引入了卡龙、筝等。

流传在哈密地区的古老乐器二胡,俗称“胡胡”,它受古阮琵琶的影响增加了共鸣弦,十五世纪末改名哈密艾捷克。

公元十七世纪中,扬琴从西业由海路传入中国沿海城市。不久从中原传到哈密。与此同时,扬琴从另一路的河中地区传到喀什。

在这段时间里,箜篌、琵琶、艾昔塔尔、筝等逐渐相继消失,到甘世纪三十年代,喀什地区有筝,拜城、库车有箜篌、陶哨和口弦,哈密地区有琵琶。但是这些个别乐器,已不在群众音乐生活中露面,只是被当作文物收藏品。“螺”偶而在新疆南部农村群众集会活动中见到,平时只在农村中用作劳动生活的讯号工具,在日常音乐生活中已见不到了。到1949年以前,浒在维吾尔族民间的乐器,除去水葫芦、木匙、碟子用作伴奏歌舞的击奏器物外,常见的乐器有四类十七种。 1949年以后,维吾尔族民间乐器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三十多年来,维吾尔族音乐艺术得到巨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改良乐器,如采用十二平均律布弦的扬琴;音域宽广的高、中音艾捷克;音量宏大,音质纯净的热瓦甫;和新设计创制的忽西塔尔等,丰富了民族乐器内容,随着维吾尔族声乐、器乐、歌舞剧、歌剧的发展,舞台上出现了各种乐器组合的乐队形式。

分类

气鸣乐器 木管乐器 乃依(Naiyi木笛) 乃依是古老的木管乐器,流传在民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汉代应劭《风俗通》载:“……笛者,涤也……其后又有羌笛。”笛的起源有二:一、早在东周时代,中原已有笛--篪类乐器发展过程的横吹乐器,其形制无膜孔,可吹出七声音阶。到汉代时以竹、铁、玉制作,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位置。二、“横吹,胡乐也”。后汉马融《长笛赋》载:“此器起于近世,出于羌中。”唐代王之焕作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羌族也有笛,称羌笛。

公元三世纪以前,笛已流传在天山南部地区,改为木制,一直流传至今。在拜城、库车和吐鲁番等地的石窟壁画中,有很多乃依的图形可资考证。在喀什地区的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出土的骨制残笛,表明在公元五世纪时,巴楚地区曾有过骨笛。 乃依分布地区很广,除伊吾及塔里木河流域的个别地区外,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

乃依一般用枣木或桐木制成,管的长度与管的内径不尽相同,因此,音域高低不完全相同。

它有一个吹孔,六个指孔。尾部另有一个气孔。乃依的音高和音域,从d1到d3,两个八度音域,其声区的音色:从d1-b1,宏厚、柔和,C2-g2明亮,b2-d3尖啸、透明。

技艺熟练的演奏家,能够用“闭半孔指法”奏出许多半音,和多种调式音阶。

乃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常常作为独奏乐器,吹奏些节奏舒展悠扬动听的乐曲,如《放牧人》、《商队》、《幸福的孩子》等,它是牧羊人、赶骆驼人的良伴。小伙子们也常常在月夜的河畔林边,吹着它以舒情怀。乃依有时也常常与弹布尔、独他尔、锵、打甫一起,吹奏民歌或是旋律跳跃而明快的舞曲。

民间乃吹奏家,卓越的艺术技巧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以气息控制的口唇动作吹出不同的音色和力度,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例如吹奏《放牧人》中第一小节的f2长音和第三小节的C2长音,用气息控制与收缩嘴唇的mp奏,音乐给人以辽阔的遥远的感觉。

转换音区,表现音乐情绪的起伏,也是经常使用的吹奏技法之一。有些音域宽广的乐曲,旋律起伏有高有低。旋律进行本身包含有音区转换。另有些单一段式民歌体的乐曲,旋律从始至终反复在一个音区中,音乐难免有单调之感,遇此情况,吹奏者常常以转换音区,获得音乐情绪变化的效果。

民间吹奏横笛不熟悉花舌、飞指颤音……等吹奏技巧,但非常重视情调和运气,以达到“情”、“声”的完美统一。

 

苏呐依(Suonayi唢呐)

苏呐依是民间古老的木管乐器。早在公元十三世纪以前,已经在民间流传。 苏呐依流行在西、南亚的伊朗、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与中亚许多国家,其形制大同小异,名称也不完全一样,多数与波斯原语zounu大体相同。

约在十七世纪初,苏呐依传到汉族地区,称唢呐。十八世纪中,清代宫廷列入燕飨回部乐,称苏尔奈。唢呐、苏尔奈包括苏呐依都是汉译音名。

维吾尔族民间苏呐依,多数以枣木或桐木制作,苇片哨头,尾部呈小喇叭形,管内圆周直径约一厘米左右,从上向下到管长的四分之三处逐渐扩大。

各地苏呐依的形制大体相同,只有管体长短、音域高低之别。有的苏呐依镶骨质花纹和彩色钻石,异常美观。

苏乃依一般有八个指孔,正面七个,背面一个,背面一个孔位置在上部第一孔的下方。

哨头是活动的,可以更换哨头吹奏。

苏呐依声音宏亮,在中古时代,它与喀呐依、额纳热合为军乐,以后逐渐成为民间重要的乐器,它经常与额纳热结伴,吹奏在盛大的节日活动中,婚礼喜庆之时,或者是杂技表演的广场上。

技艺熟练的民间乐师,善于吹奏各种旋律装饰音,给音乐更增添浓厚的民族色彩、生动的情趣和鲜明的形象。

技艺熟练的演奏家,能够运用舌根起伏,口腔变形与苏呐依哨头苇片的闭合,改变声音的音高与音色,这也是苏呐依具有能够模拟各种声音的原因,恰如其份地运用这种吹奏技法,往往可以获得美好而生动的音乐效果。苏呐依演奏家阿不都·古里吹奏的《伊犁赛乃姆》中,有两节带着模拟性的旋律,把欢乐歌舞、兴奋欢叫的热烈场面,形象地吹奏得维妙维肖。

苏呐依是小双簧苇片唢头,吹秦发声音准比较灵活,这是苏呐依的特点。它不足的一面也正是这种灵活,而且每只苏呐依这种灵活的程度不同,这里有乐器本身的形制构造,有制作工艺不够规范等问题。另一点是音域窄,不能吹奏音域宽广的乐曲,这些都是在乐器改良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喀呐依(Kanayi长喇叭) 喀呐依是民间铜管乐器。

从九世纪中喀呐依已在维吾尔族民间流传,俗称“乃热”(Naire意思是吼声)。早期它用于社会上层作为礼仪的用器,或用作鼓乐队;以后逐渐传于民间,在天山南部许多地区举行的宗教性的群众集会中,常使用喀呐依;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柯坪县演唱《木卡姆》或《麦昔列普》时也用喀呐依。

喀呐依长短不一,管身细长,形如棒。早期有用木作喀呐依的,多数用铜作,以后发展到可分段收叠,便于携带。

喀呐依只能吹出几个自然倍音,其音高决定于管体长短。它只适用于群众性的热闹场合。由于它体长,又不能奏旋律,因此,逐渐在民间音乐活动中消失,现在,偶而在舞台上用作道具出现在欢乐的歌舞场面中。 巴拉曼(Balaman苇笛) 巴拉曼是最古老的苇管乐器。民间又叫皮皮(pi-pi)和孔姆昔乃。

民间有个关于巴拉曼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有个放羊娃,在戈壁上折了根芦苇管赶羊,当他挥动苇杆,管子里发出嘘-嘘动听的声音,他便把苇头削平压扁吹出声来。”这就是最早的苇笛。因为孩子们很欢喜这种笛,维语叫孩子是巴拉(bala),曼那(manan)意思是芦苇花,所以人们就给取名为巴拉曼。

维吾尔族早在游牧时代已经有巴拉曼,早期的巴拉曼有三、四个指孔,以后逐渐发展成六、七、八个指孔。

巴拉曼也流行在中亚许多地区,其中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的塔什干地区,有一种七孔的双管苇笛,在管的上边削开簧舌,顶端闭塞,吹奏时置簧舌于口中,每一手指按并排的双孔,可以吹出各种三度音程并行的旋律。 弦鸣乐器 弓弦乐器

胡西它尔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胡西它尔]意为[悦耳的琴弦]。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等地。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新疆艺术学校吐尔逊江参照古回族乐器[艾西塔尔](波斯语,意为八根琴弦)研制而成。 音箱呈梨形,用六块桑木或杏木拼合而成,面板用白松。琴头较短,正面粘有指板,无品位。琴头雕成百灵鸟形。设四个核桃木轴,有四条弦,琴头一侧另有七条共鸣弦。音箱底部有活动支架,用马尾弓拉奏。

演奏时,将琴竖置于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在弦外拉奏。琴身可自由转动,连弓方便。

艾捷克(Eijieke) 艾捷克是弓弦乐器。艾捷克最早起源于伊朗,公元十四世纪有前传入中亚,流传在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以后传入喀什,增加了共鸣弦,形成有共鸣弦的艾捷克形制。

公元十八世纪中,清代宫廷列艾捷克为燕飨回部乐器,叫“哈尔扎克”,与现在民间的艾捷克形制相同,有两根主奏弦,八根共鸣弦,八根共鸣弦分排在“柄”的两侧。

这种弓弦乐器,在西亚因“弓”而被称作喀曼介(Kaman-ane)。Kaman意思是“琴弓”che是“小”的意思,kaman-che意思是“小琴弓。”喀曼介在亚洲地区分布很广,埃及古老的弓弦乐器叫喀曼加阿古兹(Kamanja aguz)。用于古波斯音乐的喀曼介又叫艾捷哈克(Ghizhak),它有2-4根钢丝弦,与伊拉克的朱兹(juza)、土耳其的喀曼加(Kamanja)相似。阿尔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区也都有这类乐器,但是除克什米尔等地的喀曼加以外,都只有1-4演奏弦,而没有共鸣弦。

分布在喀什、阿克苏地区的维吾尔族民间艾捷克主要是达斯坦其(Dastanqi)与柯夏克其(Kaoxakeqi)使用的乐器之一。另外,民间巫师巴克西(Bahexi)也使用它。分布在叶尔羌与塔里木河流域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等地的多兰艾捷克经常与卡龙、多兰热瓦甫和打甫组成多兰小乐队,活跃在民间的麦西热甫中。

演奏艾捷克有两种姿势。一是坐势,把乐器底柱放在左腿上部,左手执柄按主奏弦,右手执弓,执弓法与执萨它尔弓相同。另一种是站势,奏者腰系布带,布带前侧有一口袋,乐器底柱插入口袋中,可站立演奏或边走边奏。 艾捷克演奏法与萨它尔演奏法大体相同,但艾捷克琴身短,柄上无品,弦与枘的间距较宽,按弦松紧、音高可相差大二度,因此,不易掌握音准,但是熟练的民间演奏家演奏起来却如象唱歌一样的灵活自如。它最适宜演奏如歌似的小曲,经常为歌唱伴奏,或演奏些小型的乐曲和舞曲。多兰艾捷克除用一般演奏法外,常奏吟音,各种滑音。它更多奏顿弓或连顿弓,表现粗犷、豪迈的多兰音乐风格。

萨它尔(Sataer)

萨它尔是弓弦乐器。它在民间已有数百年历史。大约于公元十世纪至十二世纪的时间里,在阮琵琶(多兰热瓦甫)和突厥古老乐器库布兹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它引用了伊朗乐器塞它尔Satar的名称,se是三,tar是弦,aetar意思是三弦(实际并非三弦)。公元十八世纪中,清朝宫廷用作燕飨的新疆回部乐叫塞它尔。其形制与现在萨它尔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下冒以革,弦九根,丝弦二,钢弦七。……将拨套在手上或执木拨弹奏”。据民间老音乐家吐尔地·阿洪回忆:“过去唱《木卡姆》,萨它尔只用手弹。”由此可见,萨它尔既可以用弓奏,也可以拨奏。 萨它尔多用桑木制成,一般长140厘米上下,长柄下部是瓢形音箱,薄木作面板,柄上用丝弦缠品位,乐器有一根钢丝主奏弦,有8-12根钢丝共鸣弦。

萨它尔是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专用乐器,它经常与锵、打甫组合一起,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伴奏。演奏萨它尔,一般即席盘腿而坐,或跪坐。乐器板面向前,琴头置于左腿上,左手握乐器柄,大指在后,其余四个指在前按弦,右手拇指与食指执弓,中指托弓,四指和小指自然弯曲。

弹拨弦乐器

指弹乐器

独他尔(Dutaer)

现代维吾尔族弦乐器中,唯有独他尔是用手指弹奏的。它从中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二弦的形制。独他尔在民间分布很广,男女老少都喜爱弹。是城乡家庭音乐生活中常见的乐器。它经常用作自弹自唱,或者是与小打甫一起为歌、舞伴奏。由于它的音量小,因此,很少出现在盛大的社会音乐生活中。

独他尔用桑木制成,音箱背面用薄木条接合成瓢状,用平江板作面板,柄与音箱背面,镶着骨饰花纹。

独他尔有大、小两种,一般大的长125厘米上下,柄上用丝弦缠有十七个品位。小的长约110厘米上下,有十四个品位,适合于妇女弹奏。  

拨弹乐器

弹布尔(Tanbuer)

弹布尔是拨弹弦乐器。弹布尔一词源于波斯,公元十世纪,在阿姆河以南呼罗珊地区的波斯三弦弹布尔广为流行,约十一世纪中,喀喇汗王朝时代,维吾尔族在传统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受波斯三弦弹布尔的影响,创制了新弹布尔,其形制不同于波斯三弦弹布尔有两点:(一)音箱为小瓢形。(二)中间一根弦,两边的为双弦,包括乐器正面左侧的主奏双弦,增大了音量。弹布尔不仅受到大家的喜爱,也风靡中亚。公元十五世纪,著名大诗人伊里西尔·纳瓦依,在他的诗句中提到了弹布尔。

弹布尔分布在喀什、阿克苏、伊犁等地区,和田地区较少,近几十年才传到哈密。在民间,弹布尔常用作独奏乐器,也经常在家庭“麦西热甫”和喜庆婚礼中,与艾捷克热瓦甫,锵打甫等乐器组合一起为歌舞伴奏。 弹布尔用整块薄平面板,面板上有一对眉状音孔。

流行各地的弹布尔,形制相同,但有长有短,长的约140厘米上下,有26个品位,短的约110厘米。左手按弦比较方便。

热瓦甫(Rewapu)

热瓦甫,是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人喜爱的弹拨弦乐,有四种类型,比较普及。木制琴身,音箱呈半球状,用羊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颈与音箱相接处两侧各有一个羊角形饰物,音箱造型像一个公羊头,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早期的热瓦甫有三根弦,以后发展到四五根弦。其右侧的主奏弦是双弦,一根是肠弦,其余都是钢弦。琴身四周用黑白对比之色绘有巴旦木及几何图案,油漆成古铜色,古色古香,光亮照人。其它还有艾杰克、萨塔尔等。  

多兰热瓦甫(Daolan rewabi)

多兰热瓦甫是古代生活在塔里木河、叶尔羌河流域绿州上多兰人所用的古老乐器。据传说,早期的乐器是方形音箱,两根皮弦。后来,音箱发展成三角形,弦变成两根肠弦和一根钢丝弦。再发展音箱成为圆形,用整块桑木挖成一个浅圆盒形,用马皮或羊皮蒙面,有三根主奏弦与七--十二根共鸣弦。乐器的柄近似琵琶,上窄下宽,柄上无品,这一形制约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形成,在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第二、三、四期石窟壁画上,绘有不少这类乐器。

哈密热瓦甫也是三根主奏弦和七根以上的共鸣弦。哈密热瓦甫制作精致,尤其是音箱背面的刻花与一般骨饰花纹风格不同。它柄上有品,三根主奏弦中有两根是双弦。

卡龙(Kalun)

卡龙--另一类型的弹拨弦乐器。卡龙名字最早源于希腊,艾布·乃斯尔、法拉比的《音尔全书》中,称它为45弦“米兹阿夫”。公元十世纪以后,从中亚传入,流行在喀什、和田和叶尔羌河流域地区,在中原地区称它为72弦琵琶。十八世纪中,清代称为“喀尔奈”,列入四部乐。

卡龙流传在东、西方许多国家中。形制有斜梯形,有梯形,大小不一,琴弦一般都是七十多根,三根弦同律,名字多数叫卡龙,还有的叫桑吐尔(Santer)……等等。

流行在喀什、和田等地的卡龙,曾繁荣过一段时间,锵传入以后,卡龙的位置逐渐为锵所代替。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仅只在和田、麦盖提两、三地区有苏来曼阿洪、托合达洪、阿合买提、司马益·阿合买提等三、五人能够演奏卡龙,濒于即将失传的外境。 维吾尔族民间卡龙,一般用桑木制作,音箱梯形,后宽前窄,左曲右直,左边装两层棱形弦轴,音箱面板左侧有一排活动的小三角弦枕,弦枕左边是一条S形因定弦码,琴弦经过弦码到音箱左边弦栓。

击弦乐器

锵(Qiang扬琴)

锵是击弦乐器。

锵最早流行在波斯、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后遍布亚洲、东欧各国。

公元十七世纪中,从海路传至中国广东省沿海,叫洋琴、蝴蝶琴和扇面琴,后广泛流传,约十八世纪传到哈密。与此同时从另一路中亚传到喀什。由于锵双手击弦演奏,能奏多样体裁的曲目,尤其是明快的舞曲,因此,很快流行天山南北 。

锵经常与萨它尔、弹布尔、打甫……等乐器,在城乡的麦西热甫中为歌、舞伴奏。有时与几件弦乐器和打甫组合一起在城市的茶馆、饭馆中演奏。

锵是一扇面形木箱,前窄后宽,右边是弦轴,左边是弦栓,音箱平面,有一对音孔。锵最早有八--十组弦,后增至十三--十八组弦,每组有弦三--四根,弦用钢丝或铜丝。一个流行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十四组弦音三排的锵。

民间演奏锵,比较简单,一般不用复杂的演奏法。再因音域不够广阔,多数与其它弦乐器、打甫组合一起演奏些民歌曲调或小型乐曲。由于它使用的琴弦、琴笕的强度较大,与演奏音乐的风格,形成维吾尔族锵演奏独特的格调。

模鸣乐器

手击乐器

打甫(Dapu手鼓)

打甫是用手击奏的鼓,又叫手鼓。它是古老的乐器之一。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已在维吾尔族民间广泛使用,俗称吐姆鲁克。

打甫遍布天山南北,是民间器乐合奏和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甚至有个别地区的群众歌舞晚会中,只用几只打甫伴奏歌舞。而不用别的乐器。它在民间乐队中起着统一节奏和速度的作用。

打甫形扁圆,用桑木作框,鼓面蒙马皮、山羊皮,框里边装有若干小铁环,击奏时振动铁环发“沙沙”响声。精致的打甫,框边镶有美丽的骨质花纹。

小打甫是民间职业歌唱家的专用乐器之一,声音脆亮,它用作伴奏歌唱,也常常在农村、城市家庭的“麦西热甫”中与弹布尔、热瓦甫、独他尔等乐器一起伴奏歌舞。

一般打甫使用比较普遍,职业艺人、农民、城市居民都可以使用。

大打甫是民间巴克西用作“驱鬼”治病的专用乐器之一,大家看大打甫为不吉利的物品,直到现在,莎车地区还有忌讳把大打甫拿进住户的传统习俗。大打甫声音沉闷,带有很重的皮质噪音,击奏起来“噗噗”作响,远不如小打甫声音悦耳。

击奏打甫,用双手托鼓于胸前,鼓面向外,用左手拇指扣住鼓左下侧框里,稳定鼓身,其余四个指头击鼓左边与左中。用右手拇指托鼓框右侧外边,四个指头,击鼓右边,有时用整个右手掌击鼓中心。妇女是用左手执鼓,只用一只右手击鼓。

槌击乐器

纳额热(Naera铁鼓)

纳额热是用木棍敲奏的乐器,纳额热汉译名叫铁鼓。它也是维吾尔族古老的乐器之一,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俗称库夫鲁克(kuvruk)。

在古代,纳额热作为仪式乐器和军乐使用,以后,逐渐流传在民间。它音量洪大,经常与苏呐依合奏在盛大的节日中或是人山人海的杂技表演广场上,鼓乐嘹亮,异常热闹。 纳额热是用铸铁腔作鼓身,半圆锥形,上面蒙驴皮或小牛皮,用皮绳穿在皮的周沿,系在鼓下部,绷紧鼓面。纳额热分大、中、小三种,另有一个冬巴克,冬巴克高约47厘米上下,鼓面直径约48厘米左右。

三对大小不同的纳额热,鼓体高从35厘米到19厘米,鼓面直径从38厘米到25.3厘米不等。

体鸣乐器

萨巴依(Sapayi)与恰赫恰克(Qiaheqiake对石)

萨巴依与恰赫恰克是本身碰击发声的乐器。

在民间,萨巴依多数为演唱《麦昔列普》伴奏,增添热烈气氛。

以往,有些在生活上遭受苦难的人或者是厌世不平者,披散须发,手执萨巴依在坟园、荒地,悲愤歌唱,以抒发能痛苦之情。也有的乞讨者,坐在路旁,手执萨巴依,唱着《麦昔列普》向人乞讨。另外,它也是巴克西,用作为病人“驱邪”治病的乐器之一。 萨巴依有用野山羊角做柄的,一般是用两根圆木棍并列在一起,上部穿两个活动铁圈,每一铁圈上有十多个金属环,在铁环接触的部位,包着一块铁皮。奏萨巴依时,手握木棍下部,用手腕与手臂的抛力,有节奏地摇动木柄 ,使铁环碰击木棍,发出金属“撒撒”声。

恰赫恰克多数是民间职业弹唱者使用的伴奏器物之一。在演唱民间歌谣,特别是诙谐性的叙事调时,以不同的节奏、力度与速度,击奏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深受大家喜爱。

上述四类(气鸣、弦鸣、膜鸣、体鸣)十七种乐器,是现代维吾尔族民间经常使用的乐器,当然维吾尔民间绝不只是这些,在所鸣乐器中还有贝、口弦、曲尔(陶埙)……等。在弦乐器中还有大筝、小筝。1957年我们在洛浦、和田等地发现两件不同形制的艾昔塔尔,据说这种乐器在十九世纪未还在民间流传,失传时间只有近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还有的乐器已接近失传,但还能找到其踪迹,如:贝等。总之这些乐器,如果能够得到民族乐器研究家、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关心,深入民间采集、挖掘,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发表于 2004-9-16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发表于 2004-11-2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唐堂在2004-9-16 9:23:48的发言:

好啊。:)

谢谢![em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