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与拿破仑扯上关系,第三交响曲凭精彩的结构安排、整部作品表达的思想就足以为贝多芬赢得无比的荣誉,并成为最优秀的交响乐之一。除了赞颂贝多芬心中的英雄,这首交响乐也反映音乐就象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神话人物,他为人类盗火,被宙斯绑在岩石上,一只鹰每天来吃他的肝,而他的肝在每天晚上又长出来),音乐能使人文明,可能也暗示作曲家就是英雄。第三交响乐的提献更使这首交响乐更具传记色彩。本来贝多芬将这首交响乐命名为"Bonaparte"(波拿巴,即拿破仑的名字),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Eroica"(英雄),目的是献给法国革命的年轻英雄波拿巴.拿破仑。当时他把拿破仑看成改变法国旧制度的英雄。但后来拿破仑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贝多芬第三交响乐1805年4月首演),据说他得知后马上撤销提献,贝多芬说:现在他将会蹂躏所有人的人权。现在流传下来的乐曲的手稿,封面拿破仑的名字被用力划去,以致纸都被划破。现在第三交响乐正式的名字是“英雄” ,意即纪念的仅是一个理想中的英雄,这个伟大人物已不存在了。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这首交响在1805年4月3日首演时使所有观众都震惊。这首交响乐一开始就是充满力度、朝气蓬勃的主题,就象要表现英雄的力量,把观众都唤醒进入音乐之中。整部作品在其后都充满贝多芬无比的自信。贝多芬第三交响乐可能大家记得它与拿破仑那段历史有关,但它在音乐上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该帖已经被我在蓝梦BBS上面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