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教素材 音乐教案 三年级下册(人音版)第六课《牧童之歌》课件资源

三年级下册(人音版)第六课《牧童之歌》课件资源

2018-12-28 10:13| 发布者: 乐未央| 查看: 458 | 评论: 0 |来自: 洪啸音乐工作站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1.师生边唱《剪羊毛》边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既复习已学歌曲,又为新课教学设下了伏笔。

一、复习歌曲《剪羊毛》

1.师引言

2.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3.将歌中的“X.X”节奏改为“XX”唱一唱,比较感觉如何?

4.学生自主感受改变后的节奏,反馈各自的感觉

5.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配有律动。

二、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

1.师引言:我们剪完羊毛后,还会怎么样呢?(引到羊儿要回家)

2.出示课题,提问: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3.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内容、速度和情绪

4.学唱曲调:

(1)听一遍教师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XXX—

(3)新授全音符X———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X———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5.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2)师生讨论《剪羊毛》和《小小羊儿要回家》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

(3)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4)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5)分组讨论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

采取分组讨论方式,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

拓展情境

1.师言

2.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

4.(下课)师生再见。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角色是服务者、观众,而不是导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2.曲调接龙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再一次感受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音乐之声》影片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1.师生边聆听歌曲《雪绒花》,边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聆听歌曲,为新教学内容作铺垫。

一、游戏:曲谱接龙

1.出示曲谱,讲解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按组接龙。

3.师小结

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师引言:刚才我们进教室时所听到的歌曲,谁知道叫什么歌名?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影片《音乐之声》的剧情

4.播放影片《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聆听英语版《孤独的牧羊人》)

5.教师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提问: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6.再次欣赏(中文版《孤独的牧羊人》)

7.教师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8.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

等综合能力。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

生的兴趣。

结束

1.师小结

2.(下课)师生再见。

 

 

 更多优质课件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ZLlgBVsgY32YoQHtfOLTQ

提取码: ixi3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