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教素材 教学一线 关于创意教学法课程的收获与启发-石佳

关于创意教学法课程的收获与启发-石佳

2022-6-24 10:42| 发布者: 赵洪啸| 查看: 263 | 评论: 0 |原作者: 石佳|来自: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关于创意教学法课程的收获与启发

2019212991-石佳-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授课教师:赵洪啸

责任是脊梁,素材是血肉,爱是灵魂。这是音乐自由教学法的架构,如果我以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希望我可以践行这些。

学完这个课程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要积累素材,不拘泥于教材,备课不是写教案,而是备素材。回想一路以来的学习经历,广受学生好评的老师,基本都不是一板一眼将课本内容单纯复述出来的,而是在讲课过程中,通过素材联系自身的经历或者唤起学生的共鸣。

我高中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个随性(根据素材)讲课的老师,她的素材不像赵老师那样丰富多彩,不是图片和视频,而是语文老师的语言素材。先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然后提供一些让人共情的情境。最后再来一个升华,回归到一个朴素的道理。提出问题,用情境去引导意志不坚定的青少年,最后去推翻情境,升华主题。让人在否定之否定中,学会朴素的人生道理以及对事物的辩证看待,不至于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学完《苏武传》(节选)那一课,课本后有一个课后思考题,如何看待苏武和李陵,老师让我们课后查资料,第二天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正常来说,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容易的,夸苏武,贬李陵肯定是正确的。因为首先这是苏武传,苏武传中,苏武是一个着墨很多的角色,明显塑造的还是一个正面形象,而李陵更像一个工具人,来衬托(反衬)苏武,他与苏武都被匈奴抓了,李陵投降匈奴,并且由于以前交好,单于让李陵劝降苏武。

但是老师让我们查资料,我肯定也是要走个流程,顺便还能正当理由玩会电脑。苏武的形象多少有点印象,所以先查李陵。这一查,就发现李陵经历丰富,不像课本浅浅几笔就带过的。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善骑射,率5000精兵,被单于率80000余骑包围,浴血奋战,最后因补给和支援不足,败,被俘,降于匈奴。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教匈奴练兵,帮助攻汉,怒杀李陵全家。李陵被匈奴重视,单于还将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后来汉朝派人来使匈奴,想接李陵回去,他拒绝了。资料很详细,细节很感人。比如虽然5000打80000,但也消灭了很多敌人,比如被俘虏前,有人劝说李陵降匈奴,因为以往有俘虏逃回汉朝被以礼相待的案例,当时李陵大义凛然地说,自己投降了就不能算战士。

这些细节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身世曲折的将军的形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二天,老师请同学们分享看法,有一个同学,应该很喜欢李广,他高度评价李陵,大致说的都是骁勇善战,投降无奈,命途坎坷之类的。看来大家查到的都是差不多的资料。然后老师让大家举手表决,是更欣赏苏武还是李陵。当时青春期正是叛逆的时候,欣赏苏武的寥寥无几。老师也请了欣赏苏武的同学发言,但是说的内容与课本差别不大。

最后老师说到,大家认真查了资料,我很开心,但是关于苏武和李陵,毫无疑问,我们更应该尊重欣赏的是苏武。李陵5000精兵,被80000余骑包围,奋力战斗至最后一刻,最终被抓,由于被汉武帝误会全家人被杀,这固然值得同情。但他在匈奴娶亲做官时,可曾想过当年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和在汉无辜惨死的妻儿。而苏武宁死不投降,牧羊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有人说他愚忠,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兄弟惨死,汉武帝年老昏庸,无罪诛灭大臣全家,他有什么必要去守节呢。但这恰恰是他和李陵之辈的区别,他忠的不只是汉武帝,他还有博大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我们普通人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埋没英雄,这就是为什么这篇课文入选高中课本的原因。我很欣赏大家善于思考,欢迎大家多角度去看待一个人,但是我们基本立场得放对,不能随着某些舆论去吹捧小人,诋毁高尚。

这可能就是钱钟书说的,不读书的人上了读书人的当,读书的人上了印刷品的当。

这个课的设计就很有意思,有一种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回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先开始让我们查资料,引导我们发现问题,让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针对我们的看法,进行分析比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这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是很有必要的,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的爆炸发展,互联网上各类信息真假难辨,相信老师也是发现了这些诋毁英雄的内容,于是特意设计了这一课,让我们自己去分辨,最后引导我们深化爱国思想。

本课程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教学需要真实感才更吸引人。一部分是素材提供的真实感,当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来佐证某个观点时,此时如果提供一个素材证据,瞬间就真实可信,吸引学生。比如老师上课过程中,每次讲到支教故事,会找出相关素材给我们看,真实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示了支教的经历和过程,通过素材和语言,让每次支教故事都有不同,有恩施的麻茶沟小学的故事,有吃“闭门羹”的故事,有树上看表演的故事。真实感的另一部分是来源于诚实。记得有一个中国好人综艺,老师你说本来你是不想参加的,但是被忽悠了,说是采访整个支教团队的,但是并不是的,而且综艺还断章取义,不禁让人联想到某些节目的剪辑,让人大呼真实。另一个就是教科书巴乌和巴鸟事件,相关部门的推脱,也很真实。通过分享故事背后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向学生输出观点的同时,也提供了真实感,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

第三个收获是,混是一种美德。老师换了一个角度去解说滥竽充数的故事。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爱好,混在大乐队里一起吹。为什么没人举报他呢?可能他虽然吹竽不行,但是人缘比较好,待人和善,为人勤快等等。像这样的南郭先生,或者甚至我们自己在某些薄弱学科中也是南郭先生,混在其中,怕被人揭穿。在我们的大课堂中,我们允许学生混,来保护他的尊严,让他在集体的学习中明白自己和集体的差距,有尊严的去体会,有尊严的去努力接近目标。

总之,除了创意教学法课程本身,我还很羡慕老师的自由。支教不是为了什么特别的理由,也没那么伟大,只是想尽自己一份力,做些事情。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这么豁达,这么单纯的做一些喜欢的事情,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发光放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产品推荐

关注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免费资讯,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公众号
公众号
咨询热线:027-88881234
CopyRight © www.hongxiao.com. 武汉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鄂ICP备2022013670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