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啸老师的音乐课堂 10月26日,华中师范大学赵洪啸老师受邀在贵州凯里二中参加了青少年慕课支教活动。 该活动由网易中国,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起。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发起,通过平台上的学习者们进行投票,为孩子们选出符合青少年心理和认知特点的课程内容,旨在让中学生领略人文之美,感受科技之光。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 来自六所高校的专家接受媒体群访问 与赵洪啸老师一同受邀的还有四川大学王红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王鹏老师、北京大学顾红雅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徐学军老师、大连理工大学胡涛老师,诸位专家学者分别为凯里二中的孩子们带来了诗歌、绘画、音乐,生物、天文、化学的素质课程。 媒体记者提问 赵洪啸老师回答记者提问 26号当天,赵洪啸老师在凯里二中多功能教室为学生们上了一堂以"生活中的自制乐器"为主题的公开直播课。 吹口哨,弹吉他 向学生演示打手鼓 用三管陶笛演奏世界名曲《西班牙斗牛士》 吹奏《土耳其进行曲》 赵洪啸老师向学生们展示特色乐器——雨声筒 赵洪啸老师教导学生们“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捕捉身边物体的声音特质和频率”并教学生们“如何有效利用身边材料制作创意乐器”。 自制自画的小葫芦摇铃用垃圾桶敲出节奏 用空调排水管当青年号,演奏鼓号队出旗曲 "龙吟"宝剑和装酷的铜制洞箫刀鞘会舞动、歌唱的巨大豆荚 用薯片筒和吸管制作的低音陶笛双手一握就可以吹出音乐 赵洪啸老师的素质课启发了学生学习聆听万物之声,让学生体验了无门槛学习音乐的轻松和快乐,让学生们感受了音乐之美。 赵洪啸老师教孩子们打节拍 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听讲 工作人员和专家教师们合影留念 与凯里二中的教师和活动主办方合影留念 与凯里二中的孩子们合影 本次慕课结束后,赵洪啸老师回顾道,“在我的大课堂里,能够让音乐之美照亮每一个角落,这是我多年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常态和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